换源:


       别看这三大爷平日里抠抠搜搜的,可在某些方面还真是个讲究人。

这饭盒里里外外都被他刷得锃光瓦亮,就连之前残留在饭盒外面和底部的油渍,也被清理得一干二净,这铝制饭盒看上去崭新如初。

虽说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可胡同口国营饭店里的人却不少。

来这儿的,除了周边居住的轧钢厂职工,想借此解解馋,还有一些胡同里游手好闲的人,以及以前的遗老遗少。

原本四九城的小吃早点,都是小商小贩沿街叫卖。

随着新社会改造工作的逐步推进,政府决定将这些零散的小吃摊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就这样,最初的便民饮食店应运而生。

后来,这些小店参与到公私合营之中,进而演变成了一个个小型的国营饭店。

虽说挂着国营饭店的招牌,但实际上店面并不大,加上后厨也就三四十平米的样子。

外面供顾客用餐的区域,仅仅摆放着四张桌子。

在这个时代,可不存在两个人霸占一张桌子的现象,人与人之间都比较亲近,很容易就熟络起来。

只要说上一句“劳驾”,就能腾出个空位,大家挤在一起用餐。

饭店墙壁上粉刷着的“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的标语,颜色已经褪去不少,大部分还被新张贴的宣传海报给覆盖住了。

门口的黑色牌子上,用粉笔写着“今日供应,鲜肉水饺,贰两贰角”,显得格外醒目。

一碗炒肝搭配二两包子,这可是四九城早晨的经典组合。

张卫国付完票和钱后,在靠墙角的一张桌子旁寻了个空位坐下。

对于炒肝这道美食,大家的态度可谓是两极分化。有人对它爱得痴迷,时不时就想来上一口;而有人一看到就觉得反胃。

张卫国来到四九城这两个月,偏偏就钟情于这一口。

他口味偏重,像炒肝、卤煮、豆汁儿这些,他都吃得津津有味。

要说炒肝,最负盛名的当属前门的天兴居。这个由会仙居和天兴居合并而成的老字号,如今掌勺的还是原会仙居手艺最为精湛的德老师傅,那做出来的味道,简直正宗得没法说。

二两包子加上一碗炒肝,吃得张卫国满嘴都是肉香。

这时候包子里的肉馅,可不是那种速成的猪肉,而是临近公社乡村饲养了一年的猪,肉质紧实,吃起来一点也不塞牙。

特别是包子里的汤汁,香味浓郁还带着一丝微甜,轻轻吸上一口,全身的每个毛孔都仿佛舒坦得张开了。

从今年二月份起,肉食供应开始逐步恢复,四九城的老百姓这才又重新尝到了荤腥的滋味。

如今,虽然肉类供应依旧紧张,但相比之前已经缓解了许多,不会再出现像上一年那样,上半年还有肉罐头供应,下半年却彻底断供的情况了。

而且,随着自然灾害的逐渐过去,肉类短缺的状况还会进一步得到改善。

张卫国打着饱嗝,随着上班的人流走进工厂。班组里的人差不多都已经到齐了。

昨天那顿饭的影响立刻就体现出来了,好几个人都满脸笑容地主动跟他打招呼。

虽说司机的生活条件相较于普通工人要好一些,但大家也都是要养活一家老小,一个月能吃上点荤腥就已经很不错了。

尤其是上一年,老百姓根本弄不到肉,黑市上鲜猪肉的价格更是飙升到十块钱一斤,这根本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消费得起的。

也只有他们这些当司机的,凭借走南闯北的便利,偶尔能弄些野味来打打牙祭。

张卫国昨天请大家吃的那一顿,足够给他们补上大半年缺失的油水了。

“师傅,您喝茶。”

看到自己的师傅老刘拿着工作分配单从队长办公室走出来,正在和工友聊天的张卫国赶忙递上已经泡好茶水的茶缸子。

老刘接过茶缸子,喝了两口,吐出茶叶渣子后,便开始着手分配工作。

像张卫国这种情况,虽然已经通过了驾驶员考试,

但如果是开长途车的话,目前还只能担任副驾驶的角色,

需要有经验的老同志再带个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不过,要是在市内跑短途,他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了。

这次分配给张卫国的是一辆跃进轻货。

与解放卡车的载重有所不同,这可是国产的第一款轻型载重汽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