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渊与楚瑶商讨完毕,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深知改革之路困难重重。楚瑶似乎看出了他的忧虑,轻声说道:“陛下,只要我们初心不变,定能克服万难。”慕容渊握住她的手,坚定地点点头。然而,他们不知道,明日朝堂之上,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怎样的风暴。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朝堂的金砖之上。慕容渊身着龙袍,神色庄重地坐在龙椅之上,楚瑶则站在一旁,神色平静,然而内心却也隐隐有着一丝紧张。
随着朝会开始,慕容渊率先开口:“今日,朕欲推行一系列改革之策,旨在改善民生、整顿吏治、加强军事,以保我大楚王朝长治久安。此方案由楚瑶所提,朕已详加审阅,认为可行。”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炸开了锅。赵丞相率先出列,他身着黑色朝服,头戴乌纱帽,脸上满是忧虑之色:“陛下,楚瑶所提改革方案,看似美好,实则过于激进。改革民生,需耗费大量钱财,如今国库并不充盈,此乃不切实际之举;整顿吏治,更是会触动诸多官员的利益,恐生内乱;加强军事,又会加重百姓赋税,民怨必将沸腾。如此下去,恐会破坏王朝的稳定啊!”
其他保守派官员纷纷附和,一时间,反对之声此起彼伏。“陛下,改革兹事体大,切不可贸然行事!”“是啊,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
慕容渊眉头紧皱,目光在群臣之间扫过。他深知赵丞相所言并非全无道理,朝中大臣们的态度,他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可他又坚信楚瑶的方案,对大楚王朝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楚瑶看着这混乱的朝堂,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一步,高声说道:“各位大人,且听我一言。改革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利国利民之举。如今大楚王朝看似繁荣,实则暗流涌动。民生困苦,百姓流离失所;吏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军事松弛,边疆隐患重重。若不改革,王朝的未来必将岌岌可危!”
赵丞相冷哼一声:“楚瑶,你不过是一女子,又怎知这朝堂之事,国家大事,岂是你能随意妄言的?你提出的改革,不过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经验!”
楚瑶目光坚定地看着赵丞相:“赵丞相,我虽为女子,但对大楚的忠心,绝不亚于各位大人。我提出的改革方案,皆是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大楚现状所制定。改善民生,并非盲目耗费钱财,而是通过合理调配资源,鼓励农桑,发展商业,增加百姓收入,如此一来,国库也会随之充盈;整顿吏治,是为了清除朝廷中的蛀虫,让真正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员为百姓做事,如此才能赢得民心;加强军事,是为了保卫我大楚的疆土,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楚王朝的未来!”
朝堂上一时间安静了下来,众人都在思索楚瑶的话。慕容渊看着楚瑶,眼中满是赞赏与信任。然而,赵丞相依旧不依不饶:“陛下,楚瑶巧言令色,其心可诛。她的改革方案,必然会引起各方动荡,还望陛下三思啊!”
慕容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看着楚瑶,又看着群臣,心中纠结万分。一方面,他相信楚瑶的能力与忠诚,相信改革能给大楚带来新的生机;另一方面,朝中大臣们的反对声如此强烈,若强行推行改革,恐怕会引发朝中的不稳定。
此时,朝堂外的风呼呼地刮着,吹得殿外的旗帜猎猎作响。阳光似乎也被云层遮住了几分,使得朝堂内的气氛愈发压抑。慕容渊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陷入了沉思。
楚瑶看着慕容渊,心中明白他的难处。她在心中暗自思索着应对之策,如何才能说服这些保守派官员,让改革顺利推行下去。
赵丞相见慕容渊久久不语,再次进谏:“陛下,改革之事,关乎王朝兴衰,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切莫被楚瑶的言辞所迷惑啊!”
慕容渊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群臣,缓缓说道:“各位爱卿的意见,朕已尽知。改革之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今日暂且散朝,容朕再仔细斟酌。”说罢,他起身,在众人的叩拜中,缓缓离开了朝堂。
楚瑶看着慕容渊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办法,让改革得以推行。她深知,这不仅关乎她与慕容渊的心血,更关乎大楚王朝的未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