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看着天幕之下,那无数因为白起的酷烈而陷入震撼与沉思的万界生灵。
他知道,长平之战的惨状,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引出更深层次讨论的开始!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天幕,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诸位观众!”
“对于武安君白起,以及他那惊世骇俗的战绩,尤其是长平之役!”
“想必大家心中,都充满了疑问与不解!”
“为何他要如此酷烈?”
“他为秦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最终又为何落得一个被赐死的下场?”
“他的功与罪,究竟该如何评说?”
苏晨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锐利。
“首先,我们来谈谈,白起为何用兵如此残忍!”
“伊阙斩首二十四万,鄢郢水淹数十万,长平坑杀四十万!”
“这些数字,每一个都浸透了鲜血!”
“令人不寒而栗!”
天幕之上,再次浮现出那些象征性的画面。
伊阙的尸山,鄢郢的洪流,长平的巨坑!
压迫感十足!
苏晨继续说道:
“白起的战略目的,其实非常明确!”
“那就是为秦国一统天下,扫清一切障碍!”
“在那个大争之世,列国纷争,弱肉强食!”
“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
“秦国想要崛起,想要一统,就必须拿出雷霆手段!”
“彻底打垮六国的军事力量,彻底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
“而歼灭敌军有生力量,无疑是最直接,也是在当时看来,最‘有效’的手段!”
“杀一人而活百人?不!”
“在白起看来,或许是杀十万,才能震慑百万,才能让秦国的统一大业,减少更多的伤亡和时间!”
“他的每一次大战,都以大规模歼灭敌军为主要目标!”
“不给敌人留下喘息之机!不给敌人留下卷土重来的可能!”
大秦帝国,咸阳宫。
秦始皇嬴政微微颔首。
“天幕此言,倒也道出了几分兵家酷烈之真意!”
“朕之先祖,欲成前无古人之霸业,行非常之手段,亦是必然!”
“若无武安君此等铁血将领,扫荡六合,朕今日又何以坐拥万里江山?”
李斯在一旁附和道:
“陛下圣明!武安君之法,乃乱世之利刃!”
“虽有血腥,却能快刀斩乱麻,为大秦奠定万世基业!”
然而,苏晨话锋一转,声音中带着一丝冷肃。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这种所谓的‘效率’,是以无数无辜的生命为代价的!”
“是以践踏人道为前提的!”
“长平坑杀四十万降卒,更是将这种残暴推向了极致!”
“降卒已放下武器,失去了抵抗能力!”
“如此大规模的屠杀,已经超出了正常战争的范畴!”
“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战争伦理的彻底颠覆!”
“它给后世的战争,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
“让战争变得更加血腥,更加没有底线!”
战国时代,赵国邯郸。
无数赵人听到此言,再次泪流满面!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白起就是屠夫!就是魔鬼!”
“什么狗屁战略!那是我赵国四十万条鲜活的生命啊!”
“此等暴行,天理不容!”
幸存的赵国老将廉颇,此刻亦是老泪纵横,捶着自己的胸膛。
“老夫若在,焉能让赵括小儿误国至此!”
“四十万儿郎啊!老夫有罪!有罪啊!”
苏晨的声音继续在万界回荡。
“白起的酷烈,为秦国带来了军事上的巨大成功。”
“但也让他自己,背负了永世难以洗刷的骂名!”
“那么,这样一位战功彪炳,却也冷血无情的将领。”
“他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天幕画面陡然一转!
不再是血腥的战场。
而是一座孤寂的庭院。
一个身影落寞的将军,接到了秦昭襄王派人送来的一把剑!
——赐死!
那将军仰天长叹,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悲愤。
最终,引剑自刎!
鲜血染红了庭院的尘埃。
一代杀神,就此落幕!
苏晨的声音,带着一丝叹息。
“是的,白起,这位为秦国打下半壁江山的武安君!”
“最终的结局,并非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而是被他效忠的君王,秦昭襄王,赐死于杜邮!”
“这又是为何?”
直播间内,弹幕瞬间爆炸!
“什么?!白起是被自己人杀死的?”
“我靠!这也太讽刺了吧!”
“秦王为什么要杀他?卸磨杀驴?”
“功高震主了呗!历代帝王都一个德行!”
苏晨缓缓开口,引导着众人的思考。
“关于白起被赐死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
“其一,便是最常见的说法——功高震主!”
“白起战功太盛,威望太高,已经到了让君王寝食难安的地步!”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似乎是许多功臣名将难以逃脱的宿命!”
大汉时空。
刘邦摸了摸下巴,嘿嘿一笑。
对身边的吕雉说道:
“这秦王,手段倒是跟朕有几分相似啊!”
吕雉冷哼一声:
“妇人之仁,如何能坐稳江山!”
不远处的韩信虚影,听到此言,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唐太宗李世民,眉头微皱。
“君臣相疑,国之大不幸也!”
“白起为秦之柱石,秦王若能善用,何愁天下不定?”
“惜哉!痛哉!”
苏晨继续分析道:
“其二,有人认为是白起的性格使然。”
“史载白起为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但也颇为自负,甚至有些跋扈。”
“在伐赵围困邯郸的关键时刻,他称病不出,不愿领军。”
“这在君王看来,无疑是抗命不遵,居功自傲!”
“触怒了秦昭襄王的底线!”
战国末期,秦国。
秦昭襄王嬴稷(某个平行时空节点)看着天幕,脸色铁青!
尤其是听到“秦昭襄王更为冷酷的帝王心术”以及分析他杀白起的原因时。
他猛地一拍龙案!
“放肆!”
“天幕小儿,安敢揣测寡人之心!”
“白起抗命不遵,扰乱军心,寡人赐死于他,乃是国法军纪!”
“何来帝王心术之说!”
一股无形的帝王威压,仿佛要透过天幕,降临到苏晨身上!
然而,天幕只是微微闪烁了一下,便恢复了平静。
苏晨仿佛没有察觉一般,继续说道:
“其三,便是秦昭襄王的帝王心术了!”
“白起虽然战功赫赫,但也杀戮过重,树敌太多。”
“秦国当时虽然强大,但也需要缓和与六国的关系,为下一步的统一大业做准备。”
“留下白起,这样一个象征着杀戮与恐惧的人物,对于秦国未来的战略,或许并非好事。”
“而且,白起作为军中第一人,他的存在,也限制了其他将领的成长空间。”
“从帝王的角度来看,一个‘可控’的将领,远比一个功高盖世却难以驾驭的将领,更让人放心!”
“所以,赐死白起,或许是秦昭襄王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冷酷抉择!”
各种分析,通过天幕传遍万界。
引发了无数的讨论与争辩!
对白起的评价,也彻底走向了两极分化!
有的平行时空,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将白起视为救世的战神!
“若无白起将军,我等何日才能迎来和平!”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白起将军乃真英雄也!”
“那些腐儒懂个屁!乱世就该用铁血!”
而另一些时空,尤其是那些曾被秦军铁蹄践踏过的国度后人。
则将白起视为毫无人性的屠夫,恶魔的化身!
“此獠杀我先祖,罄竹难书!”
“盘点此等屠夫,简直是脏了仙人的眼!”
“就算他战功再高,也掩盖不了他双手沾满鲜血的事实!”
“千刀万剐,不足以泄我心头之恨!”
甚至有儒家学派的宗师,在天幕下痛心疾首。
“以杀止杀,非正道也!”
“白起之行,虽有功于秦,却遗毒万年!”
“致使后世兵家,多效仿其酷烈,视人命如草芥!”
“此风不改,天下焉能大同!”
苏晨静静地听着这些来自万界的,截然不同的声音。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直到争论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与苍凉。
“白起,为秦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
“他的军事才能,他的指挥艺术,在那个时代,堪称绝顶!”
“伊阙、鄢郢、长平,每一场大战,都足以载入史册,成为后世将领研究的经典战例!”
“从这个角度看,他无愧于‘战神’之名!”
“然而!”
苏晨的语气再次一沉!
“他那冰冷的剑锋之下,也埋葬了数之不尽的骸骨,流淌着数之不尽的鲜血!”
“坑杀降卒,屠戮无辜,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恶劣,同样令人发指!”
“从这个角度看,‘人屠’之名,他也当之无愧!”
“他的一生,是战功与杀戮的交织,是荣耀与罪孽的共存!”
苏晨目光深邃,仿佛看透了千古。
“白起为秦统一立下不世之功,却也因杀戮过重而备受争议。”
“他的功与罪,如同一个永恒的谜题,困扰着后世千年!”
“或许,站在不同的立场,用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无论如何,他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无法绕开,也无法被简单定义的人物!”
苏晨轻轻呼出了一口气。
“他的功罪,就留给这悠悠历史长河去冲刷。”
“留给这万界的亿万生灵,去各自心中评判吧!”
“武安君白起的盘点,到此,也暂告一段落!”
随着苏晨话音落下。
天幕上的画面,渐渐隐去。
但万界之中,关于白起的讨论与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