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武家嘲讽,我一战封侯 > 第十四章 升任伙长
换源:


       薛仁贵完成比赛之后,直接来到了李墨的身边。

李墨看着薛仁贵,直接笑了笑:“大哥,你这太狡诈了吧,居然还藏着一手三箭的绝技!”

听到了李墨的调侃,薛仁贵也是直接笑了笑:“对不起啊兄弟,我这是家传的东西,你想学的话,我倒是可以教你!”

李墨:“这个既然是大哥的家传绝技,那我就不让大哥为难了!”

李靖看着薛仁贵和李墨居然还如此的熟络,内心也是异常的高兴。

“不错,不错!”

随着比赛继续机型,下一个项目就是经典的开弓项目。

李墨也没有令李靖失望,开弓项目直接将最后的3旦弓。

“不错,不错!”

看着李墨的表现,李靖都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李靖直接走到了李墨的面前。

“小子,不错啊,一个新兵居然能开3旦弓,就算是本帅的精锐士兵,也不过拉开1.5旦弓而已!”

演武场上,老兵们看到李靖居然走到了李墨的面前一阵夸奖,内心也是一阵羡慕。

“李帅居然如此赞赏一个新兵!”

“当然了,那个新兵这才当了几天兵啊,就可以直接射穿靶心,另外一个居然能够一手三箭,这简直就是将我们这些老兵们按在地上摩擦啊!”

“这两个小子确实挺厉害的,我当兵都已经八年了,都没有他们的能力!”

“新兵中有些异类也很正常,但是总归只是新兵,一会到了马枪对练,还是被咱们这些老兵碾压。”

李墨看着眼前的传说中的大唐战神,后世传说成神的将军,依然镇静自若。

“谢谢将军的夸奖!”

李靖笑着看着两人,然后直接拍了拍两个人的肩膀:“不错,继续努力,我想看到你们两人接下来的表现。”

李墨和薛仁贵两人直接稽首:“是,将军!”

接了来,李墨和薛仁贵两个人开始自己的表演。

不管是举石,还是舞大刀,两人直接都完成的十分完美。

看着李墨精彩的表现,老兵们算是彻底服气了!

“这个新兵是怪物吧,居然能把关公大刀当铁片耍!”

“是啊,单手直接举起石杠,这还是人么?”

“天哪,为什么要出现这种天才!既生瑜,何生亮!”

最终,李墨凭借之前10分的差距,成为了这一次全军演武大会的冠军。

薛仁贵则是位列第二名。

演武结束。李靖身披明光铠,登上点将台,风尘仆仆却又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肃立如林的万千将士。

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尘土的气息,以及一种昂扬的锐气。

李靖他声音洪亮,穿透校场,带着金戈铁马的铿锵与统帅的深沉威严:“诸军将士!”

声浪如潮,回应着主帅的呼唤:“在!在!在!”

“今日演武,尘埃落定!吾李靖,观尔等之表现,较技争锋,自晨至昏,心中唯余二字——壮哉!烈哉!”

李靖向前走了一步,目光灼灼看着这一次比赛的冠亚军:“吾见尔等以血肉之躯,铸就这撼天动地的铁血画卷!”

“这一次,让我看到了我大唐之铁骑战胜突厥的希望。”

“同时,我也要表彰这一次表现良好的兵士!”

李靖刚说完,现场就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次,我决定任命李墨和薛礼为火长。”

李靖的任命刚下来,瞬间全场震惊,老兵更是眼睛都快蓝了!

“这两个人才进军营几天啊,就直接被提升为火长了!”

“你没看人人家的表现么?他们两个那简直就是战神的转世,我都感觉他们当火长屈才了,起码应该当一个对正。”

“对正?那可是能管理五十人的大官了,我在军队里混了那么多年了都还只是一个小兵而已!”

“那是人家有能力,咱们这些普通人好好当一个小兵就好了!”

李靖看着下面的人议论纷纷,大声高喊:“马上,突厥就会袭扰我大唐的边境。”

“希望大家与本帅一起,共卫我大唐。”

听到了李靖鼓舞士气般的演讲,众兵士的热血再次被点燃:“卫我大唐,万胜,万胜,万胜!”

李靖:“演武完毕,各折冲府都尉将好好点清自己的部将,回归本部大营去吧!”

众将士:“是,元帅!”

李靖在台上演讲完毕之后,直接来到了娘子关折冲府这边。

“陈将军,一会整军完事之后,带着这两个人前来见我!”

陈将军:“是,元帅!”

下午时分。

在陈将军的带领下,李墨和薛仁贵两个人一起来到了中军大帐之中。

三人见到李靖后全部稽首:“李元帅!”

李靖挥了挥手:“免礼吧,陈将军,我有事情要和这两个年轻人交谈,你先出去吧!”

听到了李靖的安排,陈将军之后转身离开大帐,然后站在了中军大帐的门前。

李靖双眼如火的看着两个年轻人:“知道我找你们有什么事情么!”

李墨和薛仁贵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直接摇了摇头:“属下不知!”

李靖直接站了起来,然后直接走到了两人的面前:“演武场上,你二人的表现堪称完美,你李墨强开三旦弓,你薛礼,一手三箭的绝技,此等勇武,非常人所能及!”

“但是……”

李靖顿了一顿:“战场之上,非匹夫之勇可以定乾坤,你俩可知,何为将!”

李墨和薛仁贵都是聪明人,立马明白了李靖想要干什么。

李墨:“末将斗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勇力为基,然决胜之道,在于运筹帷幄,洞察先机。”

听到了李墨的话,李靖十分的满意。

李靖转头又看向了薛仁贵。

薛仁贵低头思考了片刻:“在于号令严明,令行禁止;在于体恤士卒,同生共死;更在于……知天时,晓地利,明敌我,通变化!”

听到了两人的答案,李靖非常的满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