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我能选金铲铲海克斯天赋 > 第三十二章 囤积物资,灾年还没来我就赢了!
换源:


       他并非真的对刺绣有多么精通,但因为【潘多拉的装备】偶尔会变出一些带有技能说明的物品,比如之前那本《鲁班秘术》,让他对各种手工技艺都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

而且,他本身观察力就比较敏锐,加上两世为人的经验,看东西也比同龄人要透彻一些。

他看着手中的手帕,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些关于刺绣针法的基础知识。

他想了想,开口点评道:“姑娘的手艺确实不错,这几种锁边针法用得相当纯熟,针脚均匀,边缘处理得也很平整。



陈晓听到李锦的夸奖,脸颊微微一红,心中却是一喜。

能得到买家的认可,对她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李锦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是,我看这几处回针的地方,针脚略微有些明显。

如果能将回针的痕迹再隐藏得巧妙一些,让它与正面的针脚融为一体,那么整体看起来会更加干净利落,也更显功力。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地在一方绣着竹叶的手帕边缘比划了一下,示意回针可以如何处理。

陈晓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紧紧地盯着李锦的手指。

她自己也知道,回针的处理一直是她的一个弱项,有时候为了追求牢固,针脚就显得有些突兀。

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一眼就看了出来。

李锦又拿起一方绣着梅花图案的手帕,仔细端详了片刻,说道:“另外,你绣的这种梅花图案,花瓣的轮廓很清晰,颜色搭配也雅致。

不过,如果能在绣花瓣边缘的时候,尝试用滚针法,让丝线呈现出一种微微凸起的弧度,那么梅花的花瓣会更显立体饱满,也更有层次感,看起来会更加生动一些。



滚针法是一种比较基础但很实用的刺绣针法,可以让绣出来的图案更具立体感。

李锦也是从一本偶然得到的刺绣小册子上看到的。

他随口指点的这几处可以改进的针法技巧,都是些非常实用的小窍门。

对于一个初学刺绣不久的人来说,这些指点无疑是非常宝贵的。

陈晓听着李锦的点评,越听越是心惊。

她原以为,李锦只是一个普通的买家,或许是看她和爷爷可怜,才出手相助。

却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有些冷漠寡言,甚至在四合院里名声也不太好的年轻人,竟然对刺绣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

而且,他指点的地方,都恰恰是她自己平时在琢磨,却又不得要领的关键之处。

比如回针的隐蔽性,比如梅花花瓣的立体感,这些都是她一直在努力改进,却始终效果不彰的难题。

李锦这几句看似随意的点评,却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心中一直存在的某些困惑。

她原先因为院里那些关于李锦的传闻——什么“晦气人”、“刺儿头”、“不好惹”之类的——对他多少存有一些戒备和偏见。

她甚至在想,这个年轻人会不会像其他人一样,仗着自己是买家,就对她的手艺指手画脚,或者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

然而,此刻,她却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些想法,似乎都错了。

李锦虽然话不多,表情也总是淡淡的,甚至给人一种不近人情的感觉,但他买东西却是公平交易,没有丝毫的欺压和算计。

而且,他还如此真诚地指点她的手艺,提出的建议都是金玉良言,没有半点炫耀或者卖弄的意思。

这让她对李锦的印象,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了改变。

她开始觉得,这个年轻人,或许并非像传言中说的那般不堪,也并非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冷漠。

他的冷漠,或许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伪装,是他不善于或者不屑于与那些俗人虚与委蛇罢了。

在他的冷漠之下,似乎也隐藏着一颗不算坏,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有些热忱的心肠。

陈晓的心中,对李锦不禁生出了一丝好奇。

她很想知道,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却又似乎身怀不少秘密的年轻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多多谢公子的指点。

”陈晓回过神来,连忙躬身向李锦行了一礼,语气中充满了真诚的感激,“公子所言,令小女子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她不再称呼李锦为“这位同志”或者“这位买家”,而是改用了“公子”这个略带古风的称呼。

这既是表达她的尊敬,也隐隐透露出她对李锦身份和学识的一种猜测。

李锦摆了摆手,说道:“姑娘客气了,我也只是略懂皮毛,随便说说而已。

你能听进去,对你有所帮助就好。



他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也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在刻意卖弄。

老学究在一旁看着,眼中也露出了欣慰和赞许的神色。

他原本还有些担心,孙女第一次出来卖东西,会遇到什么刁难或者不公。

没想到,却遇到了李锦这样一位既慷慨又懂行的买家。

“小友不仅古道热肠,还对这女红针黹之术也有涉猎,真是令人佩服啊。

”老学究捋着胡须,由衷地赞叹道。

李锦谦虚地笑了笑,说道:“老先生过奖了。

我只是平时喜欢看些杂书,略知一二罢了。



他又与老学究和陈晓寒暄了几句,问了问老学究最近的身体状况,以及家里是否还有什么困难。

老学究都一一作答,言语间对李锦的关心表示了感谢。

眼看时间不早,鸽子市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李锦便向祖孙二人告辞。

“老先生,陈晓姑娘,我还有些事情,就先走一步了。

你们也多保重。



“公子慢走。

”陈晓轻声说道,目光中带着一丝不舍和探究。

李锦点了点头,转身汇入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看着李锦远去的背影,陈晓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她手中紧紧攥着那叠还带着李锦体温的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一种莫名的情绪。

她觉得,今天遇到的这个年轻人,给她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他不像院里那些长舌妇口中描述的那样不堪,反而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内涵。

“爷爷,这位李公子,好像和院里人说的不太一样呢?”陈晓忍不住对身旁的爷爷说道。

老学究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晓儿啊,看人不能只看表面,更不能轻信传言。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

这位李小友,虽然年轻,但行事沉稳,言语有度,绝非池中之物。

我们能与他结识,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陈晓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她将李锦刚才指点她的那些针法技巧,默默地记在心里,准备回去之后好好琢磨一番。

她相信,只要自己用心学习,勤加练习,一定能把手艺练得更好。

而李锦这个名字,以及他那略显冷漠却又透着一丝温和的眼神,也在她的心中留下了一个淡淡的印记。

自从上次在鸽子市,从那个神秘的老学究手中淘到那本名为《草药集注》的泛黄医书后,李锦的生活便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研读医书。

他对中医本就怀揣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兴趣。

或许是因为前世看过的那些武侠小说和影视剧中,那些身怀绝技的侠客往往也精通岐黄之术,救死扶伤,令人神往。

又或许是因为,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掌握一些基本的医药知识,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那本《草药集注》虽然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纸张也已经泛黄发脆,但里面的内容却保存得相当完好。

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并非那种佶屈聱牙、深奥难懂的古籍,而是用相对浅显易懂的文字,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以及采集炮制的方法。

每一味草药后面,还附有详尽的注解和一些简单实用的方剂,显然是编撰者花费了不少心血整理而成的。

李锦一有空闲,便会捧起这本书,潜心研读。

他发现,自己对这些药草的知识,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

那些原本在他看来枯燥乏味的药理、方剂,一旦沉下心去理解,便能很快领悟其中的奥妙。

他常常会对着书中所描绘的草药图形,在脑海中勾勒出它们的真实模样,想象着它们生长在山野间的样子,以及它们所蕴含的独特药性。

有时候,他甚至会去附近的野地里,或者一些荒废的角落,尝试着寻找书中记载的草药。

虽然收获不多,但每一次小小的发现,都能让他欣喜不已。

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他的那个神奇的【潘多拉的装备】天赋,似乎也与他学习中医的兴趣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动。

有一次,他无意中将一块用了一半的普通肥皂,放进了那个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仿佛连接着异次元空间的“装备栏”里。

他当时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那块肥皂放在外面有些碍事。

然而,第二天早上,当他再次查看“装备栏”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那块肥皂竟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小包用牛皮纸包裹着的东西。

他好奇地将那包东西取了出来,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满满一包晒干了的、品质上乘的金银花!

那些金银花花蕾饱满,色泽金黄,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李锦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正是《草药集注》中记载的,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的良药!

“这这也能行?”李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连忙仔细回想了一下,那块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皂角、碱等,而皂角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

难道说,【潘多拉的装备】天赋,能够根据放入物品的某些特性,将其转化为性质相近但价值更高的东西?

这个发现,让李锦兴奋不已。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岂不是可以通过这个天赋,源源不断地获得一些珍贵的药材?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很多中药材也是紧俏物资,不容易买到,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如果他能自己“变”出一些常用的药材,那无论是自用还是将来有机会帮助别人,都是一件大好事。

从那以后,李锦便开始有意识地尝试用【潘多拉的装备】天赋来“转化”一些东西。

他发现,这个天赋似乎确实存在某种规律,但又不是那么容易掌握。

有时候,他放进去的一些看似普通的物品,比如一块普通的木炭,第二天可能会变成一小块质地精良的墨锭。

有时候,他放进去的一些食物,比如一块窝窝头,第二天可能会变成一小包炒熟的、香气扑鼻的芝麻。

但也有很多时候,他放进去的东西,第二天拿出来,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任何变化。

或者,只是发生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改变,比如一块石头变得更光滑了一些,一块铁片变得更亮了一些。

李锦猜测,这个天赋的转化,可能与放入物品的“潜能”或者“价值”有关,也可能与他自身的某些状态或者“运气”有关。

而且,转化的结果,似乎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尽管如此,这个天赋偶尔带来的惊喜,已经足以让李锦感到非常满意了。

他并没有指望靠这个天赋发大财,或者解决所有的问题。

他更看重的是,这个天赋给他带来的那些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和乐趣。

有了《草药集注》和【潘多拉的装备】这两个助力,李锦在中医学习的道路上,可以说是进步神速。

他不仅掌握了许多常见草药的知识,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诊脉和辨证施治的方法。

当然,他也明白,中医博大精深,自己这点皮毛知识,还远远不够。

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门古老而神奇的技艺。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进入了初秋时节。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明显转凉了。

早晚温差变大,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

这种季节,最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对于那些体质较弱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果不其然,四合院里很快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和孩子的哭闹声。

不少人家的孩子,都有些感冒发烧的症状。

家长们也是心急如焚,有的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排队看病,有的则在家里用一些土方子给孩子调理。

贾家的棒梗,也没能幸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