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半开放的幻想 > 追我魂魄
换源:


       夏桀好方鬼神,骄奢淫逸。自称为日,百姓为月。夏民怒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汤与伊尹共同商讨推翻夏朝。革命起始之地今称为焦作。

黄沙漫漫,旌旗飘扬。武王自周兴师,战车四千骑,列阵于牧野。闻说周武的军队要路过此地,群众于雪夜中薄食壶浆以迎王师,因而得名待王,位于焦作。

1937年10月上旬日军继占领平津之后,集中兵力向华北腹地推进。11月5日,日军陷安阳,侵入豫北地区,新乡、焦作等地岌岌可危。1938年2月日军十四师团分两路进攻豫北。国民党军队抵抗不支,节节败退。国民党第四专署及各县党政要员纷纷南渡、西逃。焦作地区广大平原地带大部沦入敌手。

2019年秋,学校位于南太行的龙翔山间,那是我高中三年记忆最为深刻的一处地方。清晨的山中浮岚暖翠,伴着微微的晨阳和几丝还未收回的月光,走入学校。朗朗的读书声唤起了太阳的干劲,如同升旗一般高高悬挂。雾霭消散,这倒是有几分醉翁亭记里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的味道。

今天的安排与之前不同,今日不上课,学校组织上山参观十二会村。十二会村是太行区第四专区及JZ市党政军机关旧址,HEN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整顿好队伍,我们顺着盘山公路,缓缓的出发。向上走着,路过了一个村庄。村子不大,五六排的紧紧依靠在一起,小小的胡同供人出行,厕所在屋外,是老式的矮房子,还有破旧的青瓦,上面是湿润的,应该被清晨雨露所浸润,看样子应是九十年代所建。队伍从中穿过,旁边是几株枣树,还有一些所不认识的花,几位男生摘下青红的枣子,分给身边的朋友,嬉闹声唤醒了村中的沉寂。几位老人家踱着步跨出门槛,看向活跃的孩子们。队伍排成长蛇,轻快的游过村庄。

太行逶迤南来,大河浩荡东去。巍巍青山,有一支队伍在大山深处前进。灰蓝色的粗布衣衫,袖口有线头随着手臂摆动,手肘处有厚厚的补丁,破了洞的裤子,脚上踏着分不清颜色的布鞋,唯一表明编制的领章也模糊不清。让简陋和破旧成为他们最显眼的标志,但共同的地方是他们手中都紧紧握住了枪,步伐坚定而有力。山上的路自然是不好走的,但看他们的步伐虎虎生风,与之前被日军赶走的国民党军队不是一个样子。昂首挺胸,流星阔步,似乎手里拿着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自己也武装到了牙齿。他们的目标是龙翔山中的一处村庄,那是我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而战士们要依靠这处根据地来同进犯的敌军在山中开展游击。山中没有大道,但是战士们走过,就踩出了一条大道。诚然,他们的确拥有世上最好的武器。

盘山公路弯弯曲曲,我们走到了村庄,遥遥就看见一块巨石,上面刻着“红色十二会,焦作西柏坡”。顺着新修的水泥路,我看见了圆形广场,一面树立着一块大的红旗,上面是入党誓词。往里走,就看见了破碎的青石路,路的两旁是太行区第四专区的旧址,这些旧的房屋皆为石木结构。石头垒建的房屋现在布满了青苔,地上散落的砖瓦散发出破败的气息。院子里杂草丛生,爬山虎映出一面绿意。通过墙上斜挂的金属名牌,才知道这些房屋原来的工作。在十二会村中游览,最吸引人的是中间的一颗大槐树。听人家说,这颗树已经1500岁的高龄了。它还曾经救过一名战士。

1945年春,寒风料峭。日伪军和日本人又对村子发起了一次偷袭。接到侦察员的消息时已经太晚了,鬼子已经摸到半山腰了,这时疏散百姓已经来不及了。头戴白毛巾,身穿粗布衣的中共焦作城市委员会党工官员张高峰决定带领战士们阻击敌人,争取时间让村民们疏散。张高峰安排战士们埋伏在村庄附近,等到日伪军接近就给他当头一棒。战士们趴在树下,躲在屋后,藏在阴影中,如同捕食的猛虎,安静而致命。村子周围静悄悄的,偶尔传出来几声鸟叫。一名鬼子弓着腰,揣着枪,一步一步地走向村子,脚步虚浮,狭小细长的双眼东张西望,窥视着面前的村庄,到了屋子旁,蹲下,回头望了望身后的同僚,咽了咽口水,壮着胆子向屋子正门摸去。他斜眼瞟见墙角处的草垛在动,慌忙举起枪瞄准,“砰”,他向屋子的的侧边看去,张开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从嘴里传出了“嘶嘶”的声音,他已经说不出来了,手中的枪成了烧火棍,手指发软,扣不动扳机,天旋地转的,他看见了天上的太阳,虽然初春季节,但是它永远火热。太行山上烽火起,枪声此起彼伏。虽然战士们熟悉地形,又富有战斗力,但是单枪匹马,不宜与日伪军缠斗,边打边退。待到村民已经疏散完毕,张高峰开始让战士们撤离,自己留下殿后。鬼子们蜂拥而上,此时的张高峰腿部已经中了一枪,凭借对村子的熟悉来与敌人周旋,但这样不是办法,于是他灵机一动,看见村中的大槐树树干下方有一处小洞,钻进树干,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鬼子的搜查。日军的呵斥与伪军的叫骂声缠绕在大槐树的周围,槐树张开巨大的臂膀,如同母亲的双臂呵护肚中的孩子,不受外界的伤害。敌人在不甘中缓缓撤退,留下扫荡后的一地狼藉。

我抚摸着大槐树的表皮,粗糙的表皮时时间的痕迹,金秋最美在太行,太行最美在红叶。现在已是满山火红,金子般的闪耀遥相呼应,温存的是枫的颜色,共同拱卫着大槐树的绿。坐落在周围的破落房屋,只剩下石头堆叠在一起,是只剩骨架的巨兽,依稀可见当年的峥嵘,但尘埃岂能掩盖芳华。

追忆追忆,商汤于此兴革命,武王列阵立周朝。

你可能会感叹道一张薄纸和几行文字就是一段历史,冰冷而无趣,但当你亲身来到书中所记载的地方时,一种无法描述的感觉令你的灵魂颤抖,你与时间站在了同一片土地上,精神穿越了时空,追溯过去。过去,今日,明天,未来,交织在一起,你能从岁月中感受到什么?蕴含着的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文化赋予了我们独特的精神内涵,在一辈又一辈的革命烈士中体现。上下千年似流沙,在血与火之中寻找我们的信仰,追我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