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变冰雕展这事儿,风一吹,传得比说书先生唾沫星子还快。
那效果,啧,比过年放炮仗还热闹!
反元势力们蹲在犄角旮旯里,一听这信儿,眼珠子都绿了!
好家伙,天上掉金元宝啊这是!
还是纯金的!还不用缴税!
南边,应天府。
朱元璋正蹲在刚搭好的草棚子“帅府”里,啃着半拉硬馍馍,琢磨着怎么从隔壁张士诚那儿“借”点粮草。
探子连滚带爬冲进来,气都喘不匀:“大帅!大帅!喜…喜讯!天大的喜讯啊!”
朱元璋眼皮都没抬:“咋?张士诚那厮让驴踢了?”
“不…不是!”
探子激动得直拍大腿,“是…是元大都!完…完犊子啦!全城!连皇帝带耗子!全冻成冰疙瘩啦!那冰雕!比咱们过年堆的雪人还瓷实!”
“噗——”
朱元璋一口馍馍渣喷了探子一脸,“啥玩意儿?!你再说一遍?!”
“千真万确!北边传疯了!说是一个八岁的娃娃魔头,一路从汉水冻到大都!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全成冰雕!元廷…元廷他娘的…没啦!”
探子唾沫横飞,手舞足蹈,仿佛亲眼所见。
朱元璋愣了三秒,猛地一拍大腿,震得草棚顶簌簌掉灰:“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他蹭地站起来,一脚踢开碍事的矮凳,
“快!快!给老子扯大旗!要最红最艳的布!绣!给老子绣几个碗口大的金字——‘驱逐鞑虏,复我河山’!要醒目!要气派!比城隍庙唱大戏挂的幡儿还高!还大!”
他激动地在棚子里转圈,差点撞到柱子:“传令!所有能喘气的!都给老子动起来!开仓!放粮…呃,等等!”
他眼珠子一转,压低声音,“粮先别动!让兄弟们去!去那些个平日里给鞑子当狗腿子的富户家!就说…就说义军要北伐!光复河山!急需粮饷!让他们‘自愿捐献’!懂不懂?自愿!”
手下心腹嘿嘿一笑:“大帅放心!保证让他们‘自愿’得心服口服!”
另一边,武昌府。
陈友谅正对着水盆欣赏自己新刮的胡子,琢磨着怎么把朱元璋那土包子挤出应天。
同样一个探子,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带来了同样的消息。
陈友谅手里的铜盆“哐当”一声掉地上,水洒了一地。
他一把揪住探子的衣领:“当真?!元帝老儿…真冻成冰棍了?!”
“千真万确啊大王!那魔童…简直不是人!一路冰封千里!元兵都成冰渣子了!大都…现在就是个特大号冰窖!”探子信誓旦旦。
陈友谅松开手,仰天狂笑,震得房梁上的灰都掉下来几缕:
“哈哈哈!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刀,一刀砍在桌角上,“传本王令!擂鼓!聚将!点兵!北伐!北伐!光复汉家江山!就在今朝!”
他跳上高台,对着下面迅速聚集起来的、穿着破破烂烂号衣的“大军”,吼得脸红脖子粗,唾沫星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兄弟们!鞑子不行啦!他们的皇帝!他们的王爷!他们的兵!全被老天爷派下的神童冻成冰坨子啦!天意!这是天意!天意要亡元!天意要我们光复汉室!跟本王干!杀进大都!分了鞑子抢走的金银财宝!分了他们的粮食!分了他们的女人!让咱们也过过当老爷的瘾!”
底下乌泱泱一片,瞬间炸开了锅!口号声、欢呼声、兵刃敲击盾牌声(如果那破木板算盾牌的话)响成一片,震耳欲聋,颇有把天吼出个窟窿的架势。
“驱逐鞑虏!复我河山!”
“杀进大都!抢钱抢粮抢娘们!”
“陈大王万岁!”
口号喊得震天响,气势如虹。
可喊完口号一扭头,不少“义军”小头目和“老兵油子”们,互相使个眼色,撸起袖子就冲进了旁边那些还没来得及跑路的富户家里。
“开门开门!义军征粮!”
“老丈人!呸!老财主!识相点!把值钱的都交出来!支援义军北伐!”
“哎哟!这镯子成色不错!归我了!就当…就当军饷!”
“这细皮嫩肉的小娘子…嘿嘿,跟爷走吧!爷带你过好日子去!”
哭喊声、哀求声、狞笑声、砸门破窗声此起彼伏。
刚才还喊着“光复河山”的“义军”,眨眼功夫就变成了明火执仗的强盗,钱袋子揣得比谁都鼓溜,脸上笑得比谁都灿烂。
至于北伐?
大都?
那冰天雪地的鬼地方,哪有眼前这白花花的银子和水灵灵的小娘子实在?
江湖上呢?那就更热闹了!
简直比庙会还精彩十倍!
前脚还怕那“冰魔童”怕得尿裤子,恨不得挖个地洞把自己埋起来的各大门派,一听元廷完蛋了,魔童似乎也“功成身退”了,后脚就开始琢磨起“宝贝”来。
恐惧?那玩意儿值几个钱?宝贝!
能让一个八岁娃娃冰封千里、屠灭一国的宝贝!
那才是硬通货!
茶馆里,酒肆中,路边摊,但凡有俩江湖人凑一块,话题准保是这个。
“听说了吗?!魔童为啥那么猛?肯定不是童子功!是宝贝!绝世宝贝!”一个络腮胡子的大汉拍着桌子,震得碗碟乱跳。
“啥宝贝?倚天剑屠龙刀也没这本事吧?”旁边瘦子凑过来,一脸好奇。
“啧!没见识!”络腮胡子一脸鄙夷,“倚天屠龙算个屁!肯定是传说中的冰魄珠!万年玄冰髓!没准是上古仙人冻感冒了擦鼻涕的玉如意!那才叫神物!”
“对对对!我二舅姥爷的三外甥的邻居的表哥在武当山当杂役,他说张真人亲口说了,那寒气…非人间之物!定是仙家法宝!”另一个尖嘴猴腮的立刻附和。
“放屁!明明是西昆仑瑶池的寒玉精髓!”有人不服。
“胡扯!我看是北冥玄龟的内丹!”
“都别吵!肯定是天山雪莲王修炼成精了!”
谣言越传越邪乎,宝贝的名字也越起越离谱。
什么“九幽寒玉”、“玄冥冰魄”、“广寒宫拆迁掉下来的瓦片”……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不敢编的。
至此,元朝名存实亡,天下也进入到了一个扯淡的时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