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面条看着是不少,但分到六个人头上,那份量就着实很一般。
对于从事重体力活的宋大志和宋苗、还有长身体的宋立夏和宋小满来说,甚至根本就不够看。
为了不造成家庭矛盾,盆里的面条并不是按需供应,而是宋苗统一分配。
一家子的饭碗一字排开,宋苗尽量给每个人都分得均匀一些。
宋向文见状,笑着说道:“既然大家都喜欢,那我下次回来的时候,就多买一点吧!”
宋立夏和宋小满一听这话,两眼放光。
可下一秒,宋苗直接就打消了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
“师兄手里的钱和票,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没得便宜了这群小馋猫。
再说了,咱们就地里刨食的普通老百姓,买那么多白米白面的细粮干嘛!
打眼,还招人恨的!
为了口吃的,天天被人盯着,这日子还过不过啦!”
宋向文虽然不在乎手里那点钱和票,但也不想过那种“为了口吃的,天天被人盯着”的生活,只能给宋立夏和宋小满一个“抱歉”的眼神。
两人眼里那点光,瞬间黯淡了下来。
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看到宋立夏和宋小满失望那样,宋南星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两个人也就想吃一碗鸡蛋面而已,又不是多大的事儿,总得想办法满足一下吧!
宋南星眼珠子一转,目光落到了不远处的猪圈上,心里突然间就有了计较。
“天气越来越热,猪也愈发不长膘。
马上大哥就要开学了,又少一个人打猪草。
娘,你咋打算呢?”
听到宋南星提起这茬,宋苗也是止不住的发愁。
“养着吧,没人打猪草;交统购吧,又不够斤数;杀了吧,又不耐放……”
宋向文想了想,从碗里抬起头来,朝着宋苗说道:“我下午要去给老倔驴打个电话,顺带帮你问一问。
如果军医院那边有人要,咱们就把那干吃不上膘的糟心玩意儿给杀了。”
宋苗眼前一亮,瞬间点头如捣蒜。
“这感情好!”
宋南星两口扒拉完碗里的面条,拉了拉宋向文的衣襟,朝着宋立夏和宋小满的方向努了努嘴。
宋向文秒懂了她的意思:
提一嘴面条的事儿,哄一哄家里两个小馋猫呗!
顺道的事儿,宋向文毫不犹豫的点了头。
宋南星满意的勾了勾嘴角,说一句“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这才慢条斯理是滑下凳子,找宋老三套牛车去了。
听说宋向文要去公社办事儿,宋老三三两口解决掉了碗里是饭菜,套好牛车就往宋南星家里赶。
刚到路口,宋老三就看到换了一身衣裳的宋向文。
“先生,你今儿个吃席的时候,穿得可不是这一身!”
宋向文勾了勾嘴角,低声说道:“这去公社和回家,能是一回事儿?”
宋老三一开始还有点懵。
他们不是说吃席的事儿,怎么扯到回家上头了?
可仔细一想,高巧春办酒席那地方,本来是宋向文从小住到大的翠云观……
所以,宋向文是故意穿道袍“回家”的?!
宋老三想通这一节,忍不住回头给宋向文竖了个大拇指。
“还是先生你会玩儿!”
宋向文笑着摆了摆手。
“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要不是宋向文那嘴角都快快咧到耳根子了,宋老三差一点就信了。
宋向文这一出,直接把八卦王宋老三给干沉默了。
一路无话到公社,宋向文散了一把红薯干给宋老三,让他吃着玩,自己却一头扎进了邮局。
邮局的电话费有多贵,大家心里都有谱,红星公社的电话,就像是被宋向文承包了似的。
排号?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只要没手术,郑远成一般都在他的办公室。
这不,电话刚响三秒,就接通了。
宋向文也不寒暄,报了自己的身份,就直截了当把猪的事儿跟郑远成先说了说。
隔着电话,就听到郑远成朝着外面喊了一声“老唐”,宋向文就知道这事儿差不多妥了,转头才说起了其他两件事儿。
宋向文想提前回来这种好事,郑远成就没有不答应的;家里孩子馋面条这种小事儿,郑远成也一力承担了下来。
最后,三件事只剩下那头干吃不长膘的猪,悬而未决。
不过,当郑远成听到宋向文说,那猪是他们家自己养的,干吃不上膘,也就一百来斤,价格优惠不要票,还能看上那块拎那块,郑远成顿时觉得问题不大。
果然,后勤处的老唐只听郑远成这么一说,当即表示“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拉着郑远成就准备去宋向文家。
还是郑远成按住了他,说是这个天的肉不耐放,他的工作也还没有安排好,老唐家里还有一家子在等着,总得打个招呼。
老唐一想,是这么个理。
“我这就回去打个招呼,叫上司机老张,等你下班一起走。”
郑远成愣了一瞬。
他,是这个意思吗?
等他反应过来,老唐已经跑出办公楼,朝着家属区去了。
电话那头的宋向文听了这动静,就猜到了郑远成就被老唐架在那儿了。
“事已至此,那你们今天晚上过来,等明天把这事儿搞定了,咱们一起回去。”
郑远成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答应了!
宋向文挂上电话,忍不住摇了摇头。
亏得宋大志和宋苗想着把宋南星分出去住,立了堵墙,又添了张床。
要不然,他还真没地儿安置郑远成和老唐。
既然他俩今晚就要过来,剩下的事儿宋向文也得安排好才行。
要知道,这猪虽然他们家的,还干吃不长膘,但他们家目前为止还没有交统购,照理来说是不能杀来自家吃的。
为了图省事和那一点猪油,偷摸搞事儿,必须稳狠准,尽量不被别人发现才行。
这么一来,自己上就有点危险,还得把这事儿交给专业人士。
譬如,3分钟过命、挺猪、吹鼓;4分钟开膛、下架;8分钟剔完骨头,杀猪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张屠户。
虽然要花那么一点费用,但安全系数却稳步提升了许多。
这笔账,宋向文还是算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