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所见
参观水泥厂?听起来就像是一场石头粉碎机的真人版体验。叶小丰带着这群锦衣玉食的官二代们踏进厂区,心里暗笑:这帮平日里只会吟诗作对的少爷小姐们,怕是连水泥和面粉都分不清吧!
果然,当他们看到工人们戴着破旧口罩,挥汗如雨地抡着大锤,喊着嘿哟嘿哟的号子砸向石头时,周惟聪差点把手中的折扇掉进水泥池里。而当看到一群人合力推动那个比大象还重的铁制碾滚时,郑斯年更是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外星人入侵地球。
每天能产三百担水泥,销往周边五县,工人们月入二两银子...苏昌德和郭守义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却在提到利润时默契地打了个哈哈。叶小丰心领神会,这俩老狐狸,当着这么多朝廷重点观察对象的面,哪敢说实话啊!
叶小丰继续抛出一堆专业问题:石灰石配比多少?煅烧温度如何控制?周惟聪和郑斯年听得直挠头,张子莹更是小嘴张成了O型,仿佛在听天书。她悄悄拉了拉周惟聪的袖子:惟聪哥哥,他们说的硅酸盐是新出的点心吗?
参观完水泥厂,又去了煤炉厂。叶小丰问苏东华:最近炉温稳定吗?工人有没有抱怨太热?苏东华一五一十地回答,周惟聪他们却在心里嘀咕:这叶小丰莫非是偷偷去当了铁匠?
小丰哥哥,你怎么啥都懂啊?张子莹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你是不是偷偷吃了聪明药?
叶小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要感谢我小时候放牛时读的那本奇书。上面说石炭可制煤球,石头可制水泥。可惜啊,那本书被我用来垫了牛槽,后来被牛当草料给吃了。
啊!那本书能救我的命,还能做水泥?张子莹眼睛发亮,小丰哥哥,你再去找头牛,说不定它还能吐出来呢!
子莹啊,叶小丰忍俊不禁,那牛现在怕是已经转世投胎当牛魔王了。
午饭后,一行人前往河边。苏昌胜骑着一头黄牛领路,那牛慢悠悠地晃着尾巴,仿佛在说:本牛今天是VIP专车,不接散客。
我也要骑!张子莹跃跃欲试。
张小姐,这牛脾气倔得很,苏昌胜急忙拦住,上次有个秀才想骑,结果被甩进了粪坑,现在还在洗头呢!
叶小丰也劝道:子莹,你要是骑上去,这牛怕是要表演牛魔王大闹天宫。
张子莹撅着嘴,一脸委屈:你们都欺负我!
苏昌胜骑在牛背上,突然唱起了学堂新学的《葛之覃兮》。叶小丰、周惟聪和郑斯年也跟着哼唱,只有张子莹一脸茫然,嘟着嘴像只受气的小兔子。
突然,苏昌胜停了下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竹林。一只知了正扯着嗓子喊:死不急啊!死不急啊!
这场景让叶小丰瞬间穿越回前世,他脱口而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周惟聪和郑斯年当场石化,仿佛看到了神仙下凡。叶兄!这诗太绝了!周惟聪激动得差点从牛背上摔下来,你这是现场作诗啊?
就是就是,郑斯年附和道,叶兄,你这脑袋里是不是藏着个诗库?
叶小丰尴尬地挠头:咳咳,就叫《所见》吧,随便编的,别当真。
好诗!好诗!周惟聪拍手叫好,叶兄,你这诗库能不能借我用用?我爹爹说再写不出好诗就要打断我的腿了!
张子莹缠着叶小丰:小丰哥哥,再念一遍嘛!我要回去告诉爹爹,他肯定以为我又偷了他的酒喝!
正当众人沉浸在诗意中时,那只知了突然换了调子:傻不急啊!傻不急啊!仿佛在嘲笑这群文人的附庸风雅。
叶小丰看着眼前这滑稽的一幕,心想:这古代生活,还真是比抖音还精彩啊!
张子莹背诗背得舌头都快打结了,嘴里嘟囔着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突然灵光一闪,恍然大悟:哎呀!我懂了!这不就是说,一个放牛娃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结果听见蝉叫,立马闭嘴准备搞偷袭嘛!
她兴奋地转头对苏昌胜喊道:小丰哥哥这诗写得绝了!是不是说一个放牛娃骑在黄牛背上,还唱起了歌,见到前面有蝉声鸣叫,他就忽然不唱歌了,想去捕蝉了对吗?喂,那个小哥哥,你是不是想去捉蝉啊?
话音未落,只见苏昌胜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掏出一个自制的捕蝉网——用竹竿绑着旧蚊帐,还贴心地在网兜上贴了个蝉捕专用的小标签。他蹑手蹑脚地靠近竹子,动作娴熟得仿佛是蝉界特工,一网下去,精准捕获那只正在高歌的音乐家。
嘿嘿,搞定!苏昌胜得意地晃了晃战利品,脸上挂着我就是行走的活教材的憨笑。
张子莹当场石化,手中的诗集差点掉进池塘。她摸着鼻子,眼观鼻,鼻观心,嘴里还在机械地念叨着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心里却在咆哮:这哪是忽然闭口立,这是忽然出手快啊!小丰哥哥,你这诗要不要加个注释:注:本场景可能导致现场观众对立字产生误解,实际应为动字。
她默默在心里给这首诗加了个温馨提示:读诗需谨慎,实践出真知,否则你可能会亲眼见证一个文艺青年秒变捕蝉达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