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渊坐在车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辆缓缓驶过的黑色SUV。车子开远了,他还在看,直到彻底看不见了才回过神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发动引擎,开车回到公寓。
屋里的灯很暗,窗帘没拉严实,外头的霓虹光从缝里漏进来,在地板上划出几道细长的红光。他坐在桌前,双手交叠着搁在脑门前,指尖压着太阳穴,像是想把什么东西压下去。
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吐出来。意识像往下沉,有点像掉进水里那种感觉。
“回溯洞察之境”启动了。
脑袋里突然被塞满了东西,三起命案的画面开始自动拼接。伤口的角度、切口的深浅、边缘那些锯齿状的痕迹……每一帧都变得清晰起来,仿佛他真的站在现场,手里握着那把凶器,亲手划开了皮肤。
脑子里慢慢浮现出一个虚拟空间,里面模拟出了那件凶器的样子。不是刀,也不是匕首,而是一种更精密的工具——刃口上带着微小齿轮结构,能同时完成切割和撕裂的动作。这种设计不像为了杀人,倒像是留下某种标记。
沈渊皱得更紧了眉。
他把三起案件的画面重合在一起,同步播放。每一次挥动,每一次接触皮肤的瞬间都被无限放大。他甚至能感受到金属摩擦骨头时那种轻微的震颤。
齿轮结构……高频震动……非传统武器……
“工业级切割装置。”这个词冒了出来。
这不是普通人能搞到的东西,也不是街头杀手随手就能拿出来的。制造复杂,操作需要专业技能,背后一定有特定行业的影子。
他猛地睁开眼,额头已经出汗了。拿起笔记本,写下几个关键词:“齿轮切割”、“高频震动”、“非传统刃具”。
他知道,这是一条路。
与此同时,周铭走进了警局法医室。
电脑正在重启,屏幕上写着“系统更新中”。他看了眼,语气有点烦躁:“又在更新?”
“是啊,至少还得等十分钟。”值班法医摊手,“我也拦不住。”
周铭皱眉,转身走到档案柜前,拉开抽屉,翻出两份尸检报告。纸张有些泛黄,但字迹还算清楚。
他快速扫了一遍内容,对比两个死者的伤口数据。深度、角度、肌肉组织破坏程度……几乎完全一致。尤其是脖子上的割伤,简直就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可能是巧合。”他低声说。
继续往下翻,一页写着“疑似军用级切割工具”的字样跳入视线。
“军用级?”他眯起眼,手指在那行字上来回滑动,立刻掏出手机,拨通沈渊的号码。
“你在哪?”
电话那头传来沈渊的声音:“我在家。”
“你那边查到什么了吗?”
“我在还原凶器模型。”沈渊顿了一下,“我觉得它来自机械制造业。”
“我也怀疑是军用设备。”周铭翻开另一份报告,“两个案子的伤口几乎一模一样,说明凶手用的是同一把工具,而且很专业。”
“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沈渊说。
“碰个面吧。”周铭提议。
“现在。”沈渊回应。
半小时后,会议室灯光冷白,投影幕布上并排显示着两张尸检图。
“这是第一起案件的伤口分析。”沈渊指着屏幕,“能看到边缘的锯齿撕裂痕迹,说明切割过程中存在震动效应。”
“第二起同样位置也有类似痕迹。”周铭补充,“而且伤口深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几乎是标准切割。”
“这不是随便找来的工具。”沈渊打开笔记本,调出一张手绘示意图,“这是我通过‘回溯洞察之境’还原的凶器模型。它应该是某种定制化的切割装置,结合了工业齿轮和高频震动技术。”
周铭盯着那张图看了几秒,点头:“听起来很像军工企业才会有的技术。”
“问题是,谁会把这些东西用来杀人?”沈渊低声说。
两人沉默了几秒。
就在这时,门口有人轻轻敲了下门,随即推开了半扇。一个穿便衣的警察探了下头,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资料,又在沈渊写的“机械制造”四个字上多停顿了一下。
“你们继续。”他说了一句,转身离开。
会议室内恢复安静。
“你觉得是谁?”周铭问。
“不确定。”沈渊摇头,“但这个人显然对我们讨论的内容感兴趣。”
“或者,他已经知道些什么。”
沈渊没说话,只是重新看向屏幕上的图像。他的手指轻点一处细节。
“这个齿轮结构……如果能找到生产单位,或许就能追踪源头。”
“问题是,军工企业都有保密机制。”周铭皱眉,“我们没权限。”
“那就绕过去。”沈渊语气平静,“从供应链入手。”
“怎么绕?”周铭问。
“我去查城北那家废弃工厂。”沈渊合上笔记本,“那里可能藏着真正的答案。”
“我去联系老李,看看能不能搞到一份近期军工采购清单。”周铭说。
“好。”沈渊点头,“分工明确。”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起身。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走廊的灯光照进来,拉长了他们的影子。
而在他们身后,那个便衣警察的身影,正悄悄消失在转角尽头。
夜色渐深。
沈渊走出大楼,寒风扑面而来。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城市天际线,灯火通明,却掩不住眼中那一丝凝重。
他摸出手机,再次查看之前拍到的那辆黑色SUV的模糊视频,它的轨迹依然诡异。
他放大车牌区域,试图增强画质。
就在这一刻,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一条匿名信息弹出来:
“别去工厂。”
沈渊瞳孔一缩。
他迅速回头,街道空无一人,只有路灯在风中微微晃动。
远处,一辆车的尾灯缓缓熄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