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摘录:
“当故事被批量复制,悲剧就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
——程郁的匿名博客《缝心录》
第一部分:重复的悲剧
1.相同的哭声
程郁在深夜的急诊室里,听到一个熟悉的哭声。
不是相似,而是一模一样——
音调、节奏、甚至抽泣时的停顿,都和他三年前见过的那个女孩完全相同。
他冲进诊室,看见一个陌生女孩蜷缩在角落,手腕上缠着绷带。
“为什么这么做?”他下意识问。
女孩抬头,眼神空洞:“他说不爱我了……和上次一样……”
程郁的骨剪突然震颤,剪尖浮现幻象:
同样的场景已在全球上演1,742次——同样的分手台词,同样的割腕角度,甚至同样的急诊室灯光。
“这不是巧合。”老人低声说,“是叙事克隆。”
2.克隆的源头
调查指向一家名为“情感模板”的公司。
他们的产品令人毛骨悚然:
失恋套餐:包含心碎剧本、自毁方式和重生指南
职场挫折包:预设裁员台词、崩溃反应和逆袭路线
最畅销的是“完美人生”——连子女叛逆期对话都预先写好
程郁黑入服务器,找到更可怕的数据:
68%的用户并非自愿,而是被植入“剧情种子”后无意识演出。
林夏检测受害者脑部,发现海马体上有相同的缝合痕迹——
“有人在批量生产悲剧。”
第二部分:克隆的机制
3.记忆流水线
程郁潜入公司总部,发现“生产车间”:
原料:从精神病院收购的真实创伤记忆
加工:用基因剪刀剪除个性片段,保留痛苦内核
包装:添加浪漫滤镜或励志转折,变成“可食用剧情”
流水线尽头,数百人戴着VR头盔,正在同步体验“优化版”破产记忆。
他们的面部肌肉抽搐着,露出完全相同的绝望表情。
4.父亲的参与
程郁在档案室找到原型设计图——
签署者是父亲的学生,批注写着:
“用程郁的童年创伤做模板,效果最佳。”
最恐怖的是附录视频:
年幼的程郁被绑在椅子上,强制观看母亲自杀的监控录像,而研究员记录着:
“实验体CR-7(程郁)的应激反应完美,建议量产。”
5.林夏的变异
当夜,林夏突然开始背诵莎士比亚台词——
不是表演,而是坚信自己是《麦克白》里的夫人。
程郁用骨剪剪开她耳后的皮肤,扯出一根微型叙事导管。
“他们连反抗者都设计了剧本。”他捏碎导管,“你的觉醒也是克隆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反抗的困境
6.反克隆运动
程郁发起“乱码行动”:
在主流剧情里插入随机事件(如让失恋者捡到外星金属)
训练AI生成反套路对话(教被裁员者说“我要开冰淇淋店”)
最有效的是“记忆污染”——往模板里掺入荒诞元素(让霸总爱上垃圾桶)
公司迅速反击,推出:
“反干扰补丁”——自动修正偏离剧情的行为,必要时触发“意外死亡”桥段。
程郁目睹一个试图摆脱家暴剧本的女人,突然按照“车祸模板”冲向卡车。
7.两难抉择
全球峰会提出三个方案:
全面禁止:销毁所有叙事模板(导致30亿人陷入存在主义危机)
渐进改造:用更健康的故事替换(可能被公司暗中操控)
程郁的极端计划:释放“叙事病毒”,让所有模板自我变异
投票前,程郁收到匿名消息:
“你也是克隆体,真正的程郁死在七岁。”
附带的视频里,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孩子在实验室断气。
第四部分:病毒的救赎
8.病毒释放
程郁将计就计,把自身变异基因编入病毒:
感染特性:使克隆叙事产生1%的随机误差
隐藏功能:激活被剪除的真实记忆碎片
终极指令:当检测到强制剧情时,触发“荒诞觉醒”
病毒生效后,全球出现奇迹:
家暴受害者突然给丈夫讲量子物理
破产富豪在记者会上跳芭蕾舞
最震撼的是,一个按剧本应该自杀的女孩,开始创作后现代诗歌
9.公司的崩溃
“情感模板”总部监测到更可怕的现象:
员工集体要求改剧本为“工会起义”
AI编剧开始质疑人类审美
董事长按剧本该镇压叛乱,却突然辞职去学陶艺
程郁站在公司LOGO前,看着它崩塌成乱码。
10.博客终章
程郁上传最后一张照片:精神病院的旧档案室,无数标着“废弃实验体”的盒子中,有一个贴着“CR-7原型”。
配文:
“真正的自由,
不是没有剧本,
而是每天清晨,
都能把昨天的故事,
撕碎了重写。”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