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红楼美梦 > 第50章 芦雪庵诗神争霸赛 暖香坞灯谜翻车现场
换源:


       酒足肉饱,李纨清了清嗓子,拿出“教导主任”的派头:“好了,同志们,正餐结束,精神食粮时间到!今日即景联诗,题目就叫《即景》。规矩:五言排律,一人一句,接力赛!我先起个头:‘一夜北风紧’。”

话音未落,王熙凤,这位平日里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的管家奶奶,今儿也来附庸风雅,抢着接道:“开门雪尚飘!哎呦,这简单!不就是开门看见雪还在飘嘛!”众人憋笑,凤姐得意地一甩帕子:“怎么样?接地气吧?咱就讲究个实在!”

真正的“卷王”登场了——史湘云!她刚咽下最后一口鹿肉,一抹嘴,小宇宙瞬间爆发:“入泥怜洁白!”嚯!这意境一下子上去了。接着,“香菱!”“匝地惜琼瑶!”(香菱不愧是学霸,接得又快又好)。“有意荣枯草!”(探春稳重出手)。“无心饰萎苕!”(李绮紧跟)。“价高村酿熟!”(李纹接上)。“年稔府粱饶!”(岫烟沉稳)。

这时,史湘云体内的“诗神”彻底被激活!只见她“噌”地站起来,眼冒绿光,开启了“疯狂输出”模式:

“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冻浦不闻潮!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皑皑轻趁步!翦翦舞随腰!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结!色岂畏霜凋!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缤纷入永宵!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僵卧谁相问?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寂寞对台榭!清贫怀箪瓢!烹茶冰渐沸!煮酒叶难烧!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月窟翻银浪!霞城隐赤标!沁梅香可嚼!淋竹醉堪调!或湿鸳鸯带!时凝翡翠翘!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这一通操作猛如虎,跟机关枪扫射似的!众人听得目瞪口呆,下巴都快掉炭盆里了。李纨举着笔,手都酸了:“云丫头!你慢点!你这是要承包全场吗?给大伙儿留口汤喝啊!”黛玉咬着帕子,又气又笑:“这丫头,定是那鹿肉吃多了,火力太旺,把诗兴都烧成冲天炮了!”宝玉只剩下鼓掌的份:“妙!妙啊!云妹妹,你简直是…行走的诗集!”

可怜的宝玉,轮到他时,脑子已经被湘云的“炮火”轰成了空白,憋了半天,只憋出个“…雪…雪好大…”。最后勉强凑了一句,还是垫底。李纨拍板:“宝兄弟,你联句最少,垫底!罚你去栊翠庵,找妙玉讨一枝红梅来!要最俊俏的!”

宝玉领了“军令状”,深一脚浅一脚踩着雪往栊翠庵去。心里直打鼓:“妙玉姐姐那地方,比这雪天还冷清三分,比黛玉还难搞七分…我这贸然去要花儿,不会被当成登徒子,用扫帚打出来吧?”

到了庵前,果不其然,清冷得连鸟叫声都没有。宝玉硬着头皮敲门。吱呀一声,门开了条缝,露出一个小丫头警惕的脸。宝玉赶紧堆起十二万分真诚的笑容:“烦请通报妙玉师父,就说怡红院贾宝玉,奉李纨社长之命,特来求一枝红梅装点诗会,以振…呃,以助雅兴。”

小丫头进去了。宝玉在门外冻得直跺脚,感觉像在等高考成绩。半晌,门又开了,出来的竟是妙玉本人!依旧是一身素衣,清冷如月,只是手里捧着一枝开得正艳的红梅。那梅枝虬劲,花朵红得像是把天地间的精气都吸了进去。

妙玉眼皮都没抬,只淡淡道:“此花不俗,配得上你们那烟火气里的‘雅兴’。拿去。”说完,把花枝往宝玉怀里一塞,转身,“砰”地关上了门。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宝玉抱着那枝还带着冰雪寒气的红梅,愣在原地,鼻尖萦绕着清冷梅香,半晌才回过神来,对着紧闭的门作了个揖:“多谢仙姑赐花!”心里嘀咕:“这位姐姐…真是人狠话不多,连个‘不客气’都省了。”不过,任务完成!宝玉抱着红梅,像抱着个宝贝似的,屁颠屁颠跑回去了。

红梅到手,众人又是一番赞叹吟咏。热闹过后,贾母这位“老顽童”发话了:“诗也作了,梅也赏了,不够乐呵!走,去暖香坞找四丫头(惜春),让她画下来!顺便,咱们再猜猜灯谜,考考你们的机灵劲儿!”

暖香坞里,惜春正对着画纸发愁:“老祖宗,您这雪景加红梅的命题作文,难度系数有点高啊…”贾母才不管,兴致勃勃:“灯谜!灯谜!谁先来?”

李纨先出:“‘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

众人抓耳挠腮。惜春小声问探春:“三姐姐,观音菩萨家谱失传了?”探春扶额:“…妹妹,重点在‘世家传’和‘未有’。”最后还是学霸宝钗淡定揭晓:“‘虽善无征’。”。众人恍然大悟:“哦~~~”李纨点头:“宝丫头通透!”

李纹接着出:“‘一池青草草何名’?”

薛姨妈猜:“浮萍?”李纹摇头。湘云抢答:“水藻?”还不对。黛玉幽幽道:“莫不是‘蒲芦也’?”(《中庸》里一种草)。李纹笑道:“正是!林妹妹果然心思巧。”黛玉矜持地抿嘴一笑,心里小得意。

李绮也来一个:“‘水向石边流出冷’——打古人名。”

这个有点难。宝玉猜:“山涛?”不对。探春猜:“冷泉?”也不对。凤姐凑热闹:“哎呀,水碰到石头变冷了,这不就是‘碰壁凉’嘛!”众人哄堂大笑。最后还是宝钗解围:“可是‘山涛’?”。李绮点头:“宝姐姐博学。”凤姐嘀咕:“山涛?我还海浪呢…这谜语也太弯弯绕了!”

最后,贾母笑眯眯地掏出了她的“王炸”:“听我这个:‘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品。”

众人开动脑筋。宝玉:“桃子?猴子爱吃桃!”贾母摇头。宝钗:“杏子?”不对。黛玉:“李子?”也不对。湘云急了:“老祖宗,您这猴子站树梢…是吃果子还是表演杂技啊?”

贾母乐得合不拢嘴,像只偷到油的老鼠:“都不对!再猜猜,这猴子站得高,看得远,可那树枝子…承不承得住它啊?”她意味深长地环视了一圈这满堂的富贵繁华。

薛姨妈灵光一闪:“哎呦,莫不是‘荔枝’(立枝)?”

“对喽!”贾母拍手,“可不就是‘荔枝’嘛!”众人纷纷称赞:“老祖宗这谜语又巧又吉利!立枝(荔枝),好兆头!”只有几个明白人,如宝钗、探春,咀嚼着“猴子站树梢”那摇摇欲坠的意象,又看看这满屋不知愁的欢声笑语,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

贾母看着满堂儿孙,听着这虚假繁荣的奉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眼底却掠过一丝无人察觉的悲凉。她仿佛看到一群不知大祸临头的猴子,在即将倾倒的大树上,犹自嬉闹。

灯谜会在一片“吉利话”中结束。薛蟠这个大老粗,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嚷嚷着也要出谜语:“妹妹们听着!‘绣房撺出个大马猴’——打一人名!”话没说完就被薛姨妈和宝钗连拖带拽捂嘴拉走了,留下一串薛蟠的抗议:“哎!别拉我啊!谜底是孙行者(猢狲)啊!多形象啊…”众人再次笑倒。

雪还在下,暖香坞里炭火正旺,欢声笑语似乎能融化窗外的严寒。谁也没把那“猴子立枝”的灯谜真正放在心上。只有那枝来自栊翠庵的红梅,在角落里静静绽放,红得刺眼,像一滴凝固的血,又像一声无人听见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