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业刚从盘古大楼的狂喜中挣脱出来,就被拉回了这哭笑不得的现实。他一手拿着话筒,一手擦着额头的汗,脑子飞速旋转,编出了一个自己都觉得离谱的理由。
“王科长,王科长你别急,听我解释!”孙建业换上了他那标志性的、热情洋溢的官腔,“是这么回事,我们厂,最近不是被评为国家重点科技创新试点单位了嘛!我们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从德国引进了一套……一套‘新型无功补偿节电装置’!对,就是这个名!刚刚呢,我们是在进行并网测试。您看,效果不错吧?一下就给国家省了这么多电!”
电话那头的王科长沉默了足足十秒钟,似乎在消化这个超纲的名词。
“无功……补偿?”王科长显然没听懂,但他抓住了重点,“你的意思是,你们厂现在不用我们供电了?”
“也不能这么说。”孙建业眼珠一转,嘿嘿一笑,“我们这是……这是‘削峰填谷’!用电高峰的时候,我们自己发电,用电低谷的时候,我们说不定还能把多余的电卖给你们呢!王科长,这可是大好事啊,是咱们江城工业界的一大技术突破!改天我带着我们厂的技术员,去局里给你们做个汇报?”
“别别别!”王科长一听汇报就头大,连忙拒绝,“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只要别出安全事故就行。”
挂了电话,孙建业长舒一口气,一屁股瘫在椅子上。他感觉自己处理这通电话,比跟克格勃周旋还累。他看着窗外那片璀璨的光明,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力量太强,也是一种烦恼。
盘古实验楼,顶层会议室。
这里的气氛,已经从刚才的狂热,沉淀为一种混杂着敬畏与凝重的庄严。
陈昂、赵爱华、孙建业、梁卫国、方华仁,未来科技的五位核心巨头,第一次在“盘古之心”的光芒下,召开最高级别的战略会议。
“各位,我们成功了。”陈昂的开场白简单而平静,但每个字都重若千钧。
梁卫国和方华仁的脸上,还残留着未褪尽的潮红。梁卫国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热乎乎的测试报告,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陈总,这不仅仅是成功,这是神迹!五千千瓦的稳定功率,误差率低于十万分之一!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梁卫国激动地站了起来,“意味着我们那台水刀,可以换上功率更大的增压泵,切割十厘米厚的特种钢板都跟切豆腐一样!意味着我们所有的精密机床,都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亚微米级加工!还有,还有那个电子束焊机,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小型的粒子加速器来用,去尝试那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材料合成实验!”
方华仁也激动地补充道:“对!陈总,你还记得那份T5合金资料上,萨哈罗夫的那个猜想吗?用中子轰击诱发‘晶格自修复’效应!以前我们没那个条件,现在有了盘古之心,我们就有了近乎无限的能量!我们能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记忆金属,甚至自愈合材料!”
这两位技术狂人,已经彻底陷入了对未来的畅想之中。在他们眼里,这颗“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在为华夏的工业科技树,点亮一条条全新的分支。
相比之下,孙建业的关注点就要实际得多。他搓着手,脸上带着一丝商人的精明和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陈总,我刚才算了笔账。光是电费,我们厂一年就能省下至少上百万!这还不算因为电力充足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咱们这颗‘心脏’,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啊!”
“老孙,”陈昂看着他,笑了笑,“你的格局,还是小了。”
孙建业一愣。
“我们造出‘盘古之心’,不是为了省钱。”陈昂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恰恰相反,是为了花钱。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去花我们过去根本不敢想的钱。”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陈昂,等待着他的下文。
这时,一直沉默的赵爱华开口了。她的声音冷静而清醒,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火热的头脑上。
“在讨论怎么花钱之前,我们得先考虑一个问题:怎么活下去。”赵爱华的眼神锐利如刀,“‘盘古之心’是我们最伟大的成就,同时,也是我们最致命的弱点。它的存在,一旦泄露,会引来什么样的后果,在座的各位比我更清楚。那将不再是商业竞争,甚至不再是国家层面的博弈。那会引来全世界的豺狼,不惜一切代价,想把它从我们手里抢走,或者,毁掉。”
她的话,让梁卫国和方华仁脸上的狂热迅速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孙建业也收起了笑容,眉头紧锁。
“爱华说得对。”陈昂点了点头,对赵爱华的清醒和敏锐报以赞许的目光,“所以,今天的会议,有三个议题。第一,安全。第二,应用。第三,杠杆。”
他伸出一根手指:“第一,安全。从现在起,盘古实验楼,将成为未来科技的最高禁区。安保等级,提升至‘堡垒’级。我授权爱华,与德米特里一起,组建一支独立的、只对我个人负责的内部安全部队。人员,从最优秀的退伍特种兵里挑选。装备,用我们能搞到的最好的。对外,这里的名义是‘国家级地热能源深度开发实验室’,所有文件和标识,三天内全部更换。”
赵爱华郑重地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迅速记下。
陈昂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应用。我们有了无限的能源,该干什么?老梁,老方,你们刚才说的都对,但那只是常规应用。我要你们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一个新的,也是集团未来二十年最核心的项目上。”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个项目,代号——‘女娲’。”
“女娲?”众人面面相觑。
“女娲补天,炼石为天。”陈昂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野心的光芒,“我们的‘女娲计划’,就是要炼沙为石,点石成金。我们要做的,是这个星球上最精密、最复杂、也是最烧钱的工业品——芯片。我要建立一条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从高纯度单晶硅,到光刻机,再到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的完整产业链!”
“嘶——”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