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的病的如此重?”
皇上诧异地看着眼前回话的暗卫。
“秦院使说是风邪入体,悲忧气结。”
“悲忧?蓁蓁何来悲忧?沐恩侯回原州了?”
皇上放下手中的奏章,端起了一旁的茶盏。
“沐恩侯与定国公府二公子一行人同行一段路后,便提前回到了原州。”
“哦?还同行了一段路?这一路上可有发生什么事?”
“沐恩侯的人太警醒,属下不敢太近,只知后半夜二公子与县主一起在沐恩侯房中待了一盏茶的功夫。”
皇上不再说话,挥了挥手,那暗卫便消匿不见。
暗卫没走多久,刘公公便进来回禀。
“陛下,太后娘娘宫里的人来请陛下去寿康宫。”
“既是母后来请,朕这便去。”
皇上也没耽搁就起驾寿康宫,而皇后也在寿康宫里等着皇上。
“臣妾给陛下请安。”
皇上未让人通传,走进内殿看到正在闭目养神的太后和正侍奉在侧的皇后。
“皇帝来啦,坐下吧,歆彤你也坐下吧。”
歆彤是皇后娘娘的闺名,皇上走到皇后身侧亲自扶起了她。
“蓁蓁病了,皇上可知道啊?”
太后都等不及皇上坐定,直直的盯着他发问。
“蓁蓁的婚事,陛下究竟打算如何决断?”
皇上挥手让刘元把殿内所有的宫人都带下去,太后才觉察自己心急。
“母后可知,太原军如今有多少人?”
皇上答非所问,但却让皇后垂下了眼眸。
“莫约十万人。”
太后迟疑开口,她也不知皇上突然问她太原军是什么意思。
“那母后知道当年广平王带领了多少“王家军”击败敌寇?”
太后沉默不语,不是她不知道,而是她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广平王带领了三十万王家军击败了敌寇的五十万大军,那一场仗打直了启朝人的脊梁骨,百姓中多少人到如今都记得战无不胜的广平王。”
皇上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透着的敬仰不见一丝作假。
“广平王已逝。”
太后没有底气的开口。
“现在的凉州、宁夏、蓟州,都是当年的王家军,连统帅都是当年广平王的副将们。”
太后怔怔的看着皇上,其余的话无需多言,她心中已明了。
“两个孩子情投意合,若是陛下下旨分开沐恩侯的心中岂能不怨?”
皇后忍不住开口。
皇上目光深沉的看着皇后。
“歆彤,这也是皇祖母为朕做的最后一件事。”
这下连皇后也愣住了,孝昭皇后这步棋原来这么早就下好了。
沐恩侯如今已到适婚之龄,又屡立战功,若是有懂皇上心意的大臣就该出来谏言要沐恩侯成家立业了。
虽有孝昭皇后的赐婚圣旨在前,可圣上怜惜有功之臣,又有朝臣推波助澜,定国公府自然要知情识趣,主动提出退婚之事。
难怪当年明明更为适龄的是定国公府的三姑娘,孝昭皇后赐下婚约的却是蓁蓁,皇后还以为是因为自己和太子,看来是她自作多情了。
孝昭皇后想借的只有定国公府的名头,却又早早替圣上布好局。
若是孝昭皇后能再多活些日子,只怕也不用借定国公府的势,就能为沐恩侯铺上一条康庄大道。
“蓁蓁毕竟是在哀家膝下长大的,看着她如此伤心难过,和剜哀家的心有何区别啊?”
太后忍不住哽咽,大公主夭折后,蓁蓁就是太后的情感寄托,自从太后搬进寿康宫,除了大公主便是蓁蓁陪着太后的日子最多了。
皇后上前扶住太后的手臂,轻抚她的后背。
“蓁蓁是个坚强的孩子,母后要放宽心,朕也是看着蓁蓁长大的,如何会不疼?但母后,朕是一国之君,当以国家社稷为重。”
又过了五六日,蓁蓁才算是看不出病气。
“怎地这么快就从宫里回来了?平日里不留你小半个月太后可是不会放人的哟。”
寿南院里晋阳大长公主搂着蓁蓁,丝毫不知蓁蓁病了的事。
全府上下都瞒着寿南院,只是和晋阳说蓁蓁被接进宫中去了。
“宫里要忙着准备岁旦,我怕母后和歆彤没功夫照看蓁蓁,便去宫里把她接回来了。”
昭阳长公主坐在下首替蓁蓁打着掩护,借着茶盏挡住她心虚的眼神。
“还是昭阳想的周到。”
晋阳大长公主看着蓁蓁比刚找回来的时候还尖的下巴,紧紧的搂着她。
她心里和明镜一样,府中有事瞒着她,她故作不知,毕竟孩子们都是为了她着想。
但晋阳大长公主历经四朝荣宠不衰,岂是等闲之辈,眼下的局势她看得分明。
“前些日子府里杂事繁多,我这有件喜事还一直都未与祖母说呢。”
昭阳喜笑盈盈的开口。
“明诚媳妇怀胎已有三月余了,前些日子府中乱糟糟的也不敢叫她出来,如今胎坐稳了才敢说与祖母听。”
“哦?果真?那可真是大喜事。”
老夫人先开口,这事她也是刚知道,长孙媳有孕可真是国公府大事。
晋阳也从刚刚的思绪里回过神。
“好好好,那孩子身子可好?这些日子都不叫她来了,在院子里养好身子才是正经。”
晋阳关切的询问,又忙说要派贴身嬷嬷去照顾,被昭阳拦下。
“这嬷嬷是祖母身边用惯了的,哪能劳烦她去,祖母还不放心孙媳,已安排了妥帖的人去照顾。”
这大公子的夫人裴氏是“八大世家”之一裴家的嫡长女,裴家也是孝昭皇后的母家,这亲事也是门当户对。
裴氏性子谦和温厚,做事又极为仔细,和大公子也是相敬如宾,极得府中诸位长辈的喜爱。
身为长嫂对府里的弟妹们也是极为关照,堪堪入府半年便怀了身孕,府中上下都为她高兴的很。
“你这个皮猴可要少去打搅你们大嫂嫂了,她现在身子重,可劳神不得。”
三夫人轻轻点着女儿的鼻子,三姑娘窈姝平日里最爱往她大哥哥的院子里跑。
裴氏一手古琴弹的极好,而窈姝偏钟爱古琴,便常往裴氏那去。
三姑娘又不是不知轻重,如今大嫂嫂有孕是府里的头等大事,她自是要收敛。
“知道啦,以后我就只去烦六妹妹。”
她冲蓁蓁眨眼睛。
蓁蓁看她娇艳灵动的三姐姐,也终是粲然一笑。
“如今三姐姐才可算是想起我,自从大嫂嫂来了,三姐姐都多久没去我的院子与我一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