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成转念一想说:“振兴哥,村里东大窝不在旅游区范围,这里没有人居住,隔大家居住地远且偏僻,要不把这东大窝让我建养殖场?”
振兴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温成啊,东大窝那块地虽然如你所说,但它周边的生态环境对我们整个村子的自然风貌有着一定的影响。我们搞旅游项目,就是希望能保持村子最原始、最美好的生态,给游客们呈现出最纯粹的乡村风光。如果在东大窝建养殖场,可能会带来一些污染,比如气味、粪便处理等问题,这对我们的旅游形象会有损害啊。”
温成不屑地哼了一声:“振兴哥,你可别吓唬我。我看你们就是不想给我腾地方。我要是建养殖场,肯定会做好环保措施,不会让你们说的那些问题出现。”
柔娜赶忙笑着打圆场:“温成大哥,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振兴也是担心会影响到以后村子旅游的长远发展。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先去实地考察一下东大窝那块地,看看具体的情况,再做决定。要是真的适合建养殖场,我们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
温成白了柔娜一眼:“行吧,那就尽快去看看。不过我可跟你们说清楚,要是那块地合适,你们就得尽快给我答复,别再拖着。”
于是,振兴、柔娜和温成一同前往东大窝。一路上,温成不停地说着自己养殖场的宏伟规划,试图给振兴他们施加压力。
到了东大窝,只见这里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但周边确实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温成得意地说:“你们看,这地方多好,水源充足,交通虽然远点,但也不影响。”
振兴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了一下土壤和周边的植被,缓缓说道:“温成,你看这里的土质比较松软,而且周边的植被也比较脆弱。如果建养殖场,后续的土地夯实、排水系统建设等,都会对这里的生态造成破坏。一旦破坏了,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温成有些不耐烦了:“振兴哥,你就别找借口了。我有专业的团队,会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的。”
柔娜轻轻拉了拉振兴的衣角,低声说:“振兴,要不咱们再考虑考虑?如果真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村里来说也不全是坏处。说不定以后养殖场还能给旅游项目提供一些特色农产品呢。”
振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缓缓站起身来,看着温成说:“温成,我可以答应你考虑东大窝这块地,但你必须保证,建养殖场的同时,不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任何不可逆的破坏。而且,我们要签订详细的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在建设或者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任何影响旅游项目的情况,你必须负责解决。”
温成眼睛一亮,连忙说道:“行,振兴哥,你放心吧!我肯定会按照你说的做。咱们赶紧签协议,我好回去准备养殖场的建设。”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东大窝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三人急忙赶过去查看,只见一个村民正和几个陌生人拉扯着。
村民看到振兴后,焦急地喊道:“振兴书记,你可算来了。这几个人说要在村里搞什么投资,要占用我们家的地,还说给的补偿很少,我们不同意,他们就非要强行测量土地。”
振兴眉头一皱,走上前去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谁让你们来村里占地的?”
其中一个陌生人拿出一份文件,嚣张地说:“我们是和村里签了协议的,这块地已经属于我们了。你们要是不同意,就等着打官司吧!”
振兴接过文件一看,发现上面的盖章和签字都很模糊,明显有问题。他气愤地说:“这协议肯定是假的!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陌生人冷笑一声:“少废话,反正地我们占定了。”说完,又要强行去测量土地。
温成在一旁看着,突然说道:“振兴哥,这事儿好像和我有点关系。这几个人是我找来的,本来是想先把这块地圈下来,等和你谈好东大窝的事儿后,再做打算。没想到他们这么急,还搞出这么多事儿。”
振兴怒视着温成:“温成,你这是干什么?怎么能欺骗村民呢?”
温成有些心虚:“振兴哥,我这不是着急嘛。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就在场面陷入混乱的时候,柔娜突然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冲动!我们先冷静下来,把事情弄清楚。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损害村民的利益。”
这时,村里的老长辈也闻讯赶来。老长辈看了看情况,严肃地说:“大家都别闹了!村里的发展是为了大家好,任何项目都不能以牺牲村民利益为代价。这份假协议必须作废!”
陌生人见状,知道事情不妙,灰溜溜地走了。
经过这件事,振兴更加坚定了要谨慎对待村里发展的决心。他看着温成说:“温成,今天的事儿你也看到了。村里的发展必须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不能再出现这种损害村民利益的事情。东大窝的事儿,我们还得再从长计议,不能这么草率地做决定。”
温成无奈地点点头:“振兴哥,我知道了。是我考虑不周全,我再想想其他办法。”
回到村里后,振兴和柔娜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一方面安抚村民的情绪,另一方面继续寻找解决旅游项目危机的办法。
一天晚上,柔娜突然兴奋地对振兴说:“振兴,我想到一个好主意!我们可以利用村里丰富的民俗文化,打造一些特色民俗体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传统的手工制作、民俗表演,打龙灯,舞金狮,闹锣鼓等等,这样既能丰富旅游项目的内容,又能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振兴眼睛一亮:“柔娜,你这个想法太棒了!我们可以马上行动起来。”
“村里还有会打龙灯,舞金狮,闹锣鼓的老人么,这些传统文化要传承,没这些老人不行呀!”
振兴皱着眉头,一脸忧虑地说:“柔娜啊,这事儿可难办咯。现在村里会这些传统手艺的老人年纪都大了,好多都不愿意再折腾。咱们上哪儿找合适的老师傅来授课传艺呀?”
柔娜却信心满满地拍了拍胸脯:“振兴,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咱先去村里挨家挨户问问,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呢。”
两人先来到了村里最年长的李大爷家。李大爷正坐在门口晒太阳,看到振兴和柔娜,笑着招呼他们进屋。
振兴坐下后,把来意跟李大爷说了一遍:“李大爷,您在村里德高望重,我们想成立个打龙灯、舞金狮、闹锣鼓的培训班,您看您能不能出山教教村里的年轻人呀?”
李大爷听了,笑着摆了摆手:“哎呀,振兴啊,我这把老骨头可折腾不动啦。这些活儿太累,我现在就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柔娜赶忙上前拉着李大爷的手说:“李大爷,您可别这么说呀!您这手艺要是不传下去,以后村里的年轻人都不会这些了,咱们这传统文化不就断了嘛。您就当是为了村里做贡献,教教孩子们。”
李大爷叹了口气:“唉,柔娜啊,我也知道这事儿重要。可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教一会儿就累得不行。到时候半途而废,反倒误了孩子们。”
振兴见状,赶紧说道:“李大爷,您要是担心这个,我们可以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帮您打下手,您就负责指导指导。您看行不?”
李大爷还是有些犹豫:“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