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人一边听一边“啧啧”称赞。
“写的可真好,我好像都看到当时的画面了。”
“这个人的背景这么熟悉,你们觉得他会是谁?”
“会不会是厂长?”
“发型和厂长不一样。”
“是李副厂长吗?”
“好像也不是。”
“难道是高副厂长?”
不知道谁提起高铁成。
大家越看越觉得这个背影和高铁城一模一样。
忍不住又是一阵称赞。
“报纸上虽然写的是轧钢厂,却是着重提到高副厂长。”
“真是难得,没想到他刚来就和农民兄弟打成一片。”
“咱们厂在下面公社有互助组,说不定这是高厂长在去公社采风的路上拍的。”
“这下咱们厂出名了。”
“看来接下来其他兄弟单位都会来厂里学习。”
高提成听着他们的议论,心里别提多高兴。
看来他已经得到厂里工人的认可!
接下来就是厂长和总厂的领导。
如果能得到他们的认可,那么他这个新上任的副厂长,就算是彻底站稳脚跟!
不过虽然这篇稿子写得生动。
但只有一篇未免有点牵强。
要是能再来上一篇,那就完美了!
他决定晚上让宣传科的人加班,无论如何要让他们写出几篇好的投出去。
傻柱一回来,就满院子嚷嚷。
说轧钢厂上了报纸。
还说大家都在议论,照片上的人很可能是高副厂长。
院子里的大妈围上来。
问他高副厂长是谁,厂里什么时候来了位副厂长。
还有人问,高副厂长有没有结婚,需不需要介绍对象。
更有甚者。
竟然打听起高铁成的爱好,希望将来找他办事的时候,自己能投其所好。
傻柱在食堂上班。
那里可是八卦消息集散中心!
每此吃饭,大家就会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议论厂里的事。
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人家高副厂长孩子都有了,怎么会没结婚。”
“要说爱好,他最愿意吃我做的红烧丸子。”
“切,人家可是领导干部,怎么会吃你的大食堂。”
“我是厨子,经常去小食堂帮忙,厂里来客人更是会帮他们做桌,他当然能吃上我做的菜。”
易中海听到傻柱和一帮老娘们叽叽喳喳个没完。
他也听说报纸的事情。
不过他对这个根本就不感兴趣。
在他看来,无论轧钢厂上不上报纸,他都是一个月挣90块钱。
倒是对刘东有些好奇。
他已经好几天没去上班。
听说不是窝在家里,就是出去晃荡。
他本来就是个临时工。
又好几天没上班。
看来他这辈子都没有转正的机会。
这样更好!
只要他没转正的机会,他的徒弟贾东旭,就是这个院子里年轻一代的大哥。
“哼,一连好几天没上班,小心厂里把你开除!”
刘海看到报纸。
听说照片上的那个人可能是高铁成。
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高铁成刚来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看来他这次是押对了宝!
这篇稿子一定是宣传科写的。
由此可见他十分看重宣传科。
想着自己儿子不久后要在副厂长手下工作,他是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易中海指着刘东家:“看到了吗,他已经好几天没上班。”
刘海中不以为然:“说不定是在家看孩子。”
“他家不是有人看孩子吗。”
“柳如烟毕竟初来乍到,刘东应该是不放心,才请假留在家里。”
“像他这样,今天请假看孩子,明天请假买奶粉,恐怕永远也不能转正。”
刘海中才不管他能不能转正。
反倒是巴不得刘东请假的天数越多越好。
在他看来。
他没去上班,肯地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给他儿子找工作的事情上。
他一定是白天黑夜去高铁成家里堵他,所以才会耽误上班。
“东子,你可真够意思,只要光齐找到工作,我一定好好谢你!”
刘东看着大家的反应。
现在几乎整个轧钢厂都在讨论这张报纸。
高铁成很聪明,明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自己,却并没有主动承认。
可他越是这样,大家越是好奇。
就连杨厂长也在问,照片上的人是谁,这篇稿子是谁写的?
还亲自指示。
要嘉奖宣传科!
刘东看到时机到了。
找到柳建军,想投第二篇。
与此同时。
柳建军也在找他。
他没想到这篇稿子的反响会这么好。
正急着想看看刘东第二篇写的什么。
“副厂长雨中不怕艰苦,井水就馒头干劲十足!”
一口气读完。
“这一篇和上一篇正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说第一篇稿子的发表,是一颗小石子投进水中,那么这篇稿子的发表,就将激起无数浪花!”
再一看这张照片照的是正脸。
大雨磅礴中的气势,更是给这篇稿子增色不少。
柳建军:“虽然是同一个人,但两张照片的意境截然不同。”
“如果说第一次是宣传轧钢厂,那么这一次就是宣传轧钢厂的人物,更是宣传功能互助的典型。”
“写的太好了,甚至比我们这些老编辑更有水平。”
看到他这次写上自己的署名。
刘东写的这么好,就应该写上自己名字。
拿出五毛钱。
算作这两次的稿费。
刘东当然不会要。
“这钱你留着买酒喝。”
“上次已经拿了瓶西凤。”
“你和柳如烟是老乡,咱们也就算是老乡,老乡之间不说这些客套话。”
柳建军看他小小年纪,如此懂得人情世故。
他是农村来的,最知道想要在城里生活下去,就要懂得抱团取暖。
既然刘东这么客气,那么以后就把他当成自己的老乡看待!
“我就在报社上班,你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
求大佬的鲜花票票,只要有花花,东子让傻柱给你做红烧丸子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