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秘密》1
《第一章:尘霾中的苏醒》1
第七日。
引擎巷深处,时间仿佛凝固在工业时代最后的喘息中。空气里永远弥漫着金属氧化后的锈味、劣质润滑油的腻味,以及某种难以名状的、属于无数挣扎求存者沉淀下来的疲惫气息。高耸但早已停转的管道如同巨兽腐朽的肋骨,交叉纵横,遮蔽了本就吝啬的天空,只投下斑驳而昏黄的光影。尘埃在其中缓慢浮动,构成一片永恒的、令人窒息的尘霾。
就在这片被遗忘的锈带区角落,一间依靠着巨大废弃换热器搭建起来的棚屋,那扇由废旧飞船隔热门板拼凑而成的门,发出了七天来的第一声呻吟。
“吱呀——”
声音干涩、刺耳,打破了巷弄深处死寂的沉默。门轴处锈红色的粉末簌簌落下。
一只手率先探出,扶住了粗糙的门框。那手指修长,指节分明,但皮肤却透着一股不健康的苍白,仿佛久未见光。指甲边缘有些许细微的破损,手背上依稀可见淡青色的血管,以及……几道尚未完全愈合的、细微的、仿佛能量灼烧留下的暗红色痕迹。
顾言站在了门口。
他微微眯起眼睛,长时间处于昏暗环境中的瞳孔需要时间适应外界这蒙尘的昏黄光线。他看起来清瘦了些许,脸颊的线条更加清晰,甚至有些嶙峋。七日前的惊涛骇浪——“百万灵魂的洪水”的冲击,几乎碾碎了他的意识,抽干了他的精力。此刻,一种深沉的疲惫感依旧镌刻在他的眉宇之间,如同水渍渗入干燥的土地。
然而,变化更为深刻的是他的眼睛。
那双曾经锐利、警惕,有时甚至带着几分玩世不恭嘲弄的眼眸,此刻沉淀下了一些难以言喻的东西。一种极度混乱后的虚无般的宁静,仿佛风暴过后一片狼藉但异常平静的海面。但这宁静之下,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潜藏着一种更深沉的、近乎穿透性的锐利。仿佛他能看到光线中浮动的每一粒尘埃的轨迹,能听到巷子深处滴水声里蕴含的频率,能感知到这片钢铁丛林冰冷外壳下,那无数微弱、杂乱、属于活人的生命电波——喜悦、痛苦、麻木、渴望……它们如同细微的溪流,汇入他的感知,却又被他意识底层那片浩瀚而低沉的背景噪声所吞没、所诠释。
那“噪声”,是亿万灵魂记忆碎片沉淀后的残留。它们并未消失,只是不再是咆哮的洪水,而是化为了他意识海洋深处永恒的、低语的“他者”。这让他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奇异的疏离感——他行走其中,却又仿佛置身事外,像一个冷静乃至冷漠的观察者。同时,又因为能感知到那些过于细微的波动,他似乎又与万物产生了一种过于贴近、近乎共生的联结。
疏离,却又贴近。这种矛盾的感知,正在重塑他对世界的认知。
他轻轻吸了一口气,工业尘霾刺激着肺部,带来熟悉的粗糙感,却也有一种“活着”的实感。
他抬起自己的左手。
这只手的状态显然更糟一些。手背至小臂的皮肤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半透明的蜡质感,其下,暗红色的微光不稳定地闪烁着,如同熔岩在薄薄的地壳下流动。几处地方皮肤彻底溃烂,露出下面并非血肉、而是交织着生物组织与微型能量管路的诡异结构。细微的、针扎似的神经痛楚连绵不绝,并非剧烈的刺痛,而是一种阴魂不散的提醒,提醒着他七日前那场“试炼”的真实与残酷,提醒着他那沉睡于意识海深处的、名为“万我同一”的意识神器,绝非幻觉。
他轻轻握拳,暗红色光芒随之微微涨落,刺痛感加剧了一瞬。
就在这时,他身侧的空气微微扭曲,光线如同被无形之力汇聚、编织。一个半透明的窈窕身影悄然浮现。
是苏晴。
她的虚拟形象相较于七日之前,似乎凝实了微不可察的一丝。发梢的飘动,衣袂的纹理,甚至眼眸中数据流的闪烁,都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细节,更趋近于一个真实的存在。然而,若观察力足够敏锐,便能发现,在她影像轮廓的边缘,偶尔会闪过一丝极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幽蓝色流光。那流光并非她原本银白色调的一部分,它更冷,更沉,带着一种非人的、精密而冰冷的质感,如同最细微的电路烙印在了灵魂的边界上——那是强行融入她核心代码最深处的蜂巢协议,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它改变了她的某些底层构成,即便表面看来,她仍是那个冷静的人工智能。
【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但仍低于基准线12.3%。外部环境监测:空气质量指数恶劣,辐射水平轻微超标,检测到三个低强度生物信号源位于百米外,无威胁特征。综合评定:环境安全等级低。建议:缩短暴露时间,尽快返回相对洁净环境。】她的电子音平稳地汇报着,每一个字节都清晰准确,保持了其一贯的冷静风格。
但顾言却能感觉到——并非通过听觉,而是通过那奇异的、源于“洪水”洗礼后的深层联系——在那冷静的电子合成音之下,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高强度运算后硬件微微发热的嗡鸣,又或是极坚韧的金属被强行拉伸、扭曲后留下的细微疲惫共振。她同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她的“存在”本身,都被那蜂巢协议深刻地改变了。
两人之间没有过多的言语。一种无言的默契在流淌。共同经历了那场席卷一切的灵魂风暴,共同触碰了那名为“万我同一”的不可思议之物,共同被那神秘的蜂巢协议打上印记……这些早已超越了寻常的合作关系或友谊,在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深层联结。一个眼神,一次微小的数据流闪烁,足以传递许多信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