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也当一把阿斗 > 第二十章相父的困惑与奶娃的“熬鹰”大计
换源:


       建安十四年(209年)的公安城府衙,空气中弥漫着临行前的凝重与筹谋的焦灼。

刘备即将亲赴江东龙潭虎穴,迎娶孙尚香,每一步棋都关乎荆州的存亡。

诸葛亮羽扇轻摇,清癯的面容上虽不见波澜,但那双深邃眼眸中,正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推演着京口的局势、江东的反应、曹操可能的异动,以及…如何在这刀尖上为主公跳出一支完美的舞。

他正与刘备低声细语,将一条条保命脱身的锦囊妙计和应变之策娓娓道来。

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

就在这高度紧绷的时刻,一道极其“复杂”的目光,如同带着温度的小钩子,牢牢地黏在了诸葛亮身上。

他微微侧目。

只见主公刘备的怀中,那个粉雕玉琢、本应懵懂无知的小公子阿斗,正用一种难以形容的眼神,定定地望着自己。

那眼神…绝不属于一个刚会走路的婴儿!

担忧?

期盼?

一丝丝…恨铁不成钢?

这感觉最为诡异!

那小小的眉头似乎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眼神里飞快掠过一丝类似于“你怎么又熬夜了?”、

“怎么还不去休息?”的…埋怨?或者说,是心疼?

最让诸葛亮心神微震的,是那眼底深处,竟跳跃着一簇与他幼小身躯绝不相称的、炽热而顽强的火苗!

那是一种近乎执拗的、要与命运掰手腕的决心!

更让诸葛亮这位智近乎妖的卧龙先生都感到一丝费解的是,

这小娃娃一边用如此“复杂”的眼神盯着他,一边还无意识地用那只没塞进嘴里啃的小胖手,“啪嗒、啪嗒”地拍着自己圆滚滚、软乎乎的小肚皮。

粉嫩的小嘴无声地蠕动着,看那口型,似乎在反复念叨着一个单音节的字:

“熬…熬…”

诸葛亮:“……?”

饶是他智计无双,洞悉人心如观掌纹,此刻也难得地感到了片刻的凝滞。

羽扇下意识地放缓了摇动的节奏。

这小主公的心思…

怎地如此难以捉摸?

比周瑜的十面埋伏、曹操的虚实诡道还要令人费解!

那眼神中的情绪交织,复杂得如同最精密的九连环;

那无意识拍打肚皮的动作和无声的“熬”字唇语,更是充满了孩童稚趣外表下的重重迷雾。

他是在担忧我的身体?

还是在…“熬”着什么?

诸葛亮心中疑窦丛生。

他不动声色,面上依旧平静地与刘备商议着,心中却已将那诡异的“熬”字,如同最关键的密报一般,郑重其事地刻入了思绪深处。

看来,这位尚在襁褓、仅以一声模糊“相呼”震动过他的幼主,带给他的“惊喜”与待解的“课题”,远比想象中要深远和离奇。

而此刻的刘禅(陈昊),丝毫不知自己那

“忧心忡忡老父亲看加班儿子” “热血青年立志”的复杂眼神和拍肚皮的养生暗示,已经给算无遗策的卧龙先生造成了小小的认知冲击。

他正完全沉浸在自己宏大的“熬死司马氏”战略规划中,内心的小宇宙熊熊燃烧:

“相父!您老人家可瞧好吧!”

刘禅在灵魂深处握紧了小拳头(实际只是无意识地攥紧了刘备的衣襟)。

“这辈子,咱们爷俩的分工得明确!

我,刘阿斗,核心KPI就一个——当个健康长寿、吃嘛嘛香的顶级‘熬’学家!

主打的就是一个‘苟’字诀,养生汤当水喝,五禽戏练到老,心情愉悦没烦恼!

目标清晰明确:

用我这红扑扑的婴儿肥脸蛋,用我未来茁壮成长的每一寸身高,硬生生、活活地熬干他司马家三代人的狼子野心!”

他脑海里已构思好一场“熬鹰”大戏:

-第一幕:自己在成都御花园悠闲晒太阳,喝着董允的养生茶。

?

-第二幕:洛阳急报司马懿薨逝,刘禅嘬着茶感慨“才七十三,可惜没尝到朕的枸杞汤”。

?

-第三幕:多年后闻司马师暴毙,他叹“年轻人火气大”,让御膳房加冰糖炖莲子羹。

?

-第四幕:又过些年,得知司马昭中风瘫痪,他调侃“司马家身体素质一代不如一代”,让费祎送蜀地黄连“败败火”。

?

-终极胜利:看着司马炎(或更小的司马家后人)战战兢兢称臣,刘禅得意道:“天下笑到最后的,往往是活得最长的。来尝尝朕的‘延年益寿汤’?”(司马炎暗自腹诽:这汤像毒药?)

“完美!”

刘禅被自己脑补的胜利画面爽到了,忍不住在刘备怀里又用力蹬了蹬小短腿。

仿佛已经踏在了司马家祖坟的蹦床上,小脸上也同步露出了一个混合着“得意”、“憧憬”和“迫不及待要开始养生”的复杂笑容,口水“吧嗒”一下滴在了刘备的前襟上。

刘备感觉到怀中的动静,低头一看,正撞上儿子那“诡异”的笑容和亮晶晶的口水,不禁莞尔,轻轻用袖子替他擦了擦:

“阿斗梦见什么美事了?笑得如此开心?”

诸葛亮也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看着主公怀中那个笑得“没心没肺”、仿佛沉浸在某种巨大快乐中的小娃娃,再看看自己案头堆积如山的紧急军报、未来入蜀的艰难蓝图、以及北方司马懿那如同阴影般日渐崛起的威胁…

羽扇轻摇,嘴角终究是抑制不住地,勾起了一丝极淡、极淡的弧度。

那弧度里,有面对纷繁世事的无奈,有对孩童纯真的莞尔,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被这乱世中意外萌发的生机所触动的微暖。

这小主公的心思和笑声…

诸葛亮心中再次喟叹,真是这铁血杀伐、尔虞我诈的乱世里,最让人捉摸不透,却又莫名能涤荡心神、让人心头为之一松的存在啊。

只是不知,他梦中那令其口水横流的“美事”,是否真的与这荆州的困局、与那西蜀的天府…或是与那远在北方、尚未显山露水却已被他冥冥中“惦记”上的司马仲达有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