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那太好了。”
陈砚生坐下,拿起筷子,夹了块红烧肉,味道还是跟上次一样好。
可他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他好像永远只能跟她聊工作,聊这些跟事业有关的事。
刘阿姨端着汤过来,笑着说。
“陈先生,多吃点,你这几天跑前跑后的,肯定累坏了。”
“谢谢刘阿姨。”
陈砚生点点头,又夹了口青菜。
祝铮放下报表,喝了口汤,突然说。
“对了,王淑芬那边,我已经让陈兰留意了,她跟几家美容院的设计师有联系,听说王淑芬联合的那几家,最近生意都不太好,有两家已经有点动摇了,不想再跟王淑芬一起抵制咱们。”
“真的?”陈砚生眼睛一亮,“那是不是说,她们的抵制联盟要散了?”
“差不多。”祝铮笑了笑,“王淑芬本来就是靠威胁和小恩小惠拉拢他们,现在咱们这边有政策支持,她们看不到好处,自然就不想跟她绑在一起了。等咱们的旗舰店开起来,她们更不敢跟咱们作对。”
陈砚生点点头,心里佩服。
祝铮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麻烦,还早就为后续的反击做了准备。
吃完饭,陈砚生帮着刘阿姨收拾碗筷,祝铮回到客厅,刚坐下,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
【侨胞政策落地打卡成功,奖励:《沪城服务业扶持政策解读手册》一份(已存入书房)。】
祝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这个奖励来得正好,以后再遇到政策相关的事,有这本手册,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她站起身,走到书房,把手册拿出来,封面是深蓝色的。
上面印着“沪城服务业扶持政策解读”几个字,里面详细列举了各种扶持政策,包括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支持等等。
“正好,下个月跟区里申请服务业补贴,就能用得上。”
祝铮把手册放进书柜,心里更有底了。
陈砚生收拾完碗筷,走到客厅,看到祝铮在书房门口笑,忍不住问。
“怎么了?有好事?”
“嗯,刚拿到一本政策解读手册,以后申请补贴、办手续都方便了。”
祝铮没提系统,只说是“朋友送的”。
“那太好了。”
陈砚生点点头,看了看时间。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明天还要去工厂盯生产线。”
“好,路上小心。”
祝铮送他到门口,看着他走进夜色里,才转身回屋。
她没注意到,陈砚生走到楼下,又回头看了一眼洋楼的窗户。
他站了一会儿,才慢慢走远去。
而另一边,老美华的美容院里,王淑芬坐在办公室里,脸色铁青。
刚接到消息,林姐不仅找到了房子,证件也在办了,街道办还特意跟居委会打了招呼,她的人根本插不上手。
“废物!一群废物!”
王淑芬把桌上的茶杯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
“连个外地女人都搞不定,还跟我保证说能让她走!”
旁边的店员吓得不敢说话。
王淑芬这次是真的气急了,可谁也没辙,街道办都出面了,她们还能怎么办?
王淑芬喘着粗气,坐在椅子上,眼神阴鸷。
“祝铮,你以为这样就完了?等着吧,我不会让你好过的!”
祝铮并不知道王淑芬的不甘心。
她回到书房,翻开手册,仔细看着里面的内容,嘴角带着笑。
她的旗舰店很快就要开业了。
“铮”牌的路,只会越走越宽。
南京路旗舰店的装修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白色的货架整齐地摆在一楼,绿色的藤蔓装饰缠绕在楼梯扶手上。
二楼的体验室里,新到的美容床铺着浅灰色的床品,连香薰机里都提前加好了“铮”牌的玫瑰精油,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花香。
祝铮正蹲在一楼调整试用台的位置,手机响了,是沪城晚报的记者打来的。
“祝小姐,我们到门口了,现在方便进去拍吗?”
“方便,我这就来接你们。”
祝铮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快步走到门口。
来的是上次报道美容院风波的记者小周,还带了个摄影师。
小周举着相机,笑着说:“祝小姐,您这旗舰店也太漂亮了,比我想象中还精致!”
“谢谢,都是按产品定位来的,主打天然干净。”
祝铮领着他们往里走,一边走一边介绍。
“一楼是产品销售区,分了面霜、精油、面膜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试用台;二楼是高端体验室,一共四间,还有个小的储物间放耗材。”
摄影师跟着拍,镜头从货架扫到体验室,最后落在祝铮身上。
她穿着米白色的工装,站在试用台前,手里拿着一瓶玫瑰纯露,正在给小周讲解产品成分,脸上带着自信的笑。
“祝小姐,您从开美容院到建工厂,再到开旗舰店,才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真是厉害。”
小周边记边说:“听说您还是南洋华侨?这次引进香港美容导师、打造本土品牌,也是想为沪城服务业做点贡献?”
祝铮点点头:“我在南洋待过几年,觉得那边的美容行业很成熟,想着把好的经验带回来,再结合咱们本地的需求,做适合国人肤质的产品。”
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小周问了不少关于创业经历和品牌规划的问题,祝铮都一一回答,既不夸张也不隐瞒,实事求是。
隔天,沪城晚报就刊登了报道,头版右下角,配着祝铮在旗舰店指导装修的照片。
标题是《华侨女企业家祝铮:打造沪城本土美妆旗舰店》。
里面详细写了她的创业历程,还提到了“铮”牌的天然理念和旗舰店的开业计划。
而此时的沪城郊区,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里,祝大贵和王桂兰正蹲在墙角吃午饭。
祝大贵啃着干馒头,从工友手里借了张旧报纸,翻到社会版时,突然顿住了。
“老婆子,你快看!”
祝大贵赶紧把报纸递过去,声音都在抖。
“这是不是招娣?你看这脸,一模一样!”
王桂兰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反复盯着照片上的人看。
那眉眼、那嘴角的弧度,跟当年跳河前的祝招娣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