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开局SSS模拟器横推全球 > 第62章 失重星系的漂浮
换源:


       “咕噜——”

“新芽号”的重力系统突然失灵,陈默整个人飘了起来,相机在失重中旋转,镜头里的失重星系呈现出诡异的美:行星像被打翻的玻璃珠散落在星轨上,陆地板块脱离了行星本体,以缓慢的速度在宇宙中漂浮,上面的居民穿着简易的反重力装置,像鱼群一样在板块间穿梭,眼神里却没有丝毫生气,只有麻木的空洞。

“这里的重力场被空白带扭曲了。”凯尔的假肢吸附在控制台壁上,屏幕上的重力参数呈现出无规律的跳跃,“不仅是物理重力,连‘情感重力’都在消失——居民们对‘归属感’的感知正在减弱,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道该往哪里落。”

张狂在舱内翻了个跟头,伸手抓住悬浮的钢管,却发现钢管在他掌心变得轻飘飘的,完全没有平时的厚重感:“他娘的!连打架的力气都飘没了!”他试图激活信念烙印,红光却像被稀释了一样,在失重中扩散成淡淡的光晕,“这破地方...连老子的火都烧不起来!”

凌霜的冰晶在失重中化作细碎的冰尘,不再能凝聚成形。她看着窗外漂浮的陆地板块,上面的居民对擦肩而过的同伴视而不见,每个人都像孤立的星球,在自己的轨道上沉默滑行:“他们不是不能靠近,是不敢再有‘牵挂’。”冰尘落在她的睫毛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物理失重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没了能‘扎根’的地方。”

莉娅的星灵族古籍在失重中自动展开,书页上的失重星系地图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曾经的“家园坐标”,现在都成了漂浮的废墟。“古籍说,这里的恒星在百年前发生过‘情感坍缩’。”她指着恒星的位置,那里只剩下个暗淡的白矮星,“当时的居民为了争夺最后的生存空间自相残杀,赢的人虽然活了下来,却再也不敢相信‘同伴’这两个字。”

陈默的相机在失重中捕捉到个异常的画面:最大的一块陆地板块中央,有座倾斜的钟楼,钟摆早已停摆,指针永远指向“分离”的时刻。钟楼周围的居民都在绕着它漂浮,却没人敢靠近,仿佛那里有看不见的屏障。

“那是‘背叛钟楼’。”江夜的通讯影像带着重力扭曲的波动,背后的资料显示,当年的自相残杀就是从钟楼发起的——指挥官在这里下令驱逐老弱病残,用他们的资源换取少数人的生存,“空白带放大了这段记忆,让居民们觉得‘靠近就会被背叛’,所以宁愿永远漂浮,也不不敢再‘落地’。”

陈默的镜头拉近,看到钟楼的墙面上刻满了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画着个破碎的心。其中一个名字旁,有人用指甲刻了行小字:“我曾以为我们能一起等到重力恢复。”字迹的边缘已经被岁月磨平,却依然能看出刻字时的用力。

“他们不是不想落地,是怕落地后,又要面对当年的伤口。”陈默调整相机的焦距,捕捉到个小女孩的身影——她没有穿反重力装置,正抱着块破碎的石板艰难地“行走”,石板上刻着“家”字,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却始终没有放手。

“那孩子在对抗失重。”张狂突然停止漂浮,努力控制着身体向舱门移动,“老子就不信这个邪!当年在断裂的星舰上,老子也没重力,还不是背着三个伤兵爬回了逃生舱?”他的信念烙印红光在挣扎中渐渐凝聚,“心里有劲儿,就不怕脚下没根!”

五人穿上反重力装置,艰难地走出登陆舱。踏上漂浮的陆地板块时,脚下的触感像踩在棉花上,稍微用力就会再次飘起。居民们对他们的到来视若无睹,依旧在各自的轨道上漂浮,有人怀里抱着旧物——磨损的玩具,褪色的照片,生锈的工具,像是抱着最后一点“重量”。

“看他们怀里的东西。”凌霜指着一个抱着全家福的老人,照片上的人笑得灿烂,“这些是他们最后的‘情感锚点’,虽然不足以让他们落地,却也没让他们彻底飘走。”

莉娅展开星图册,将星灵族的“空间锚点”投射到板块上,试图制造临时的重力场,却发现锚点在接触板块的瞬间就会弹开:“不行,他们的‘心理排斥’太强了,物理锚点根本抓不住。”

凯尔的屏幕连接上板块的重力控制系统,发现里面被植入了空白带的病毒程序,不断循环播放着当年的驱逐命令:“‘背叛钟楼’是病毒的发射源,必须破坏它的核心,才能清除程序。”但屏幕上的防御机制显示,钟楼周围有居民自发组成的“隔离带”,他们宁愿用身体阻挡,也不让任何人靠近。

“他们不是在保护钟楼,是在保护自己的‘受害者身份’。”陈默的相机捕捉到隔离带居民的眼神,里面除了警惕,还有一丝隐秘的“安全”——只要永远记住被背叛,就不用承担“原谅”的风险,“空白带让他们觉得,漂浮的痛苦,比原谅的勇气更容易承受。”

那个抱着“家”字石板的小女孩突然朝着钟楼飘去,隔离带的居民立刻围了上去,试图阻止她。小女孩却倔强地抱着石板,用尽全力喊:“奶奶说,钟楼底下有能让重力恢复的开关!”

她的声音在失重中扩散,居民们的漂浮轨迹出现了瞬间的紊乱,有人下意识地看向钟楼底部,眼神里闪过一丝动摇。

“她奶奶...应该是当年的幸存者。”凯尔调出资料,小女孩的奶奶曾是钟楼的守卫,在驱逐命令下达后,偷偷藏了批物资给被驱逐的人,最后被活活冻死在漂浮的废墟里,“老人生前一直说,‘背叛是少数人的选择,不是所有人的归宿’。”

张狂突然解开反重力装置,任由身体向小女孩飘去,同时对着隔离带的居民大吼:“你们他娘的看看这孩子!她奶奶用命换回来的希望,就被你们这么泡在失重里烂掉?”他的身体在失重中翻滚,却始终朝着小女孩的方向,“老子当年被队友背在背上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是累赘,是他娘的他们告诉我——活着的人不抱团,死了都他娘的凑不齐一副骨头!”

他的吼声像颗石子投入失重的寂静,居民们的漂浮轨迹开始剧烈晃动。一个抱着旧军牌的老人突然哭了起来,军牌上的名字属于当年被他亲手推下漂浮舱的战友。

“破坏核心需要所有人的‘共同意志’。”凌霜的冰脉能量在失重中组成细长的冰线,将自己与陈默、莉娅、凯尔连接起来,“就像...五根手指单独发力打不出拳头,握在一起才能有劲儿。”

莉娅的星图册在冰线上展开,星轨图与五人的信念烙印连接,形成小型的守护阵图:“星灵族的‘重力仪式’需要‘情感共振’,我们必须让居民们想起...一起落地的感觉。”

凯尔的屏幕将小女孩奶奶的日记投射到空中,日记里记录着当年未被驱逐的人偷偷给被驱逐者送物资的细节:“第三小队的马克假装检修反重力装置,给东区送了三十个压缩饼干”“医护官莉莉用自己的血冒充营养液,救了五个孩子”“其实...我们一直没放弃彼此”。

陈默的相机对准隔离带的居民,将他们怀里的旧物一一拍下:全家福里的人,有几个是当年一起对抗混沌的战友;磨损的玩具,是邻居家孩子送的礼物;生锈的工具,是师徒俩一起打造的...这些“重量”,原本就来自彼此。

“你们看!”陈默将照片投射到空中,照片里的旧物在信念烙印的光芒中变得清晰,“这些东西之所以有重量,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沉,是因为...里面有别人的温度!”

抱着军牌的老人第一个穿过隔离带,朝着钟楼飘去,军牌在他胸前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在回应他的脚步。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居民解开反重力装置,任由身体向钟楼汇聚,他们怀里的旧物在接触的瞬间,发出温暖的光芒,像无数个小小的重力源。

小女孩终于抱着“家”字石板抵达钟楼底部,那里果然有个布满灰尘的按钮,按钮上刻着个小小的“合”字。她回头看向汇聚过来的居民们,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奶奶说,要大家一起按才管用。”

张狂第一个飘到她身边,将自己的手掌覆在她的手上,紧接着是陈默、凌霜、莉娅、凯尔,然后是抱着军牌的老人,抱着全家福的居民...无数只手叠在一起,在失重中组成坚实的“拳头”。

“数到三。”陈默的声音在共振中格外清晰,“一——二——三!”

按钮被按下的瞬间,背叛钟楼发出剧烈的轰鸣,墙面上的名字开始重组,破碎的心渐渐拼合。失重星系的重力场以钟楼为中心,产生了一圈圈温暖的涟漪,漂浮的陆地板块开始缓慢靠近,居民们的身体不再漂浮,双脚重新感受到了“落地”的踏实。

小女孩怀里的“家”字石板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咚”声,像第一颗落地的种子。

?

“新芽号”的重力系统恢复正常时,陈默正站在观测台前,看着失重星系的居民们在重新拼接的陆地上忙碌:有人在修复钟楼,将“分离”的指针扳向“重逢”;有人在重建家园,用彼此的旧物搭建新的房屋;那个小女孩正和抱着军牌的老人一起,在钟楼周围种下从其他星系带来的种子,种子在重力的牵引下,稳稳地扎进土壤里。

“你说...重力到底是什么?”陈默的相机里,最后一张照片是无数只手叠在一起的画面,背景里,漂浮的板块正在组成完整的行星,“是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还是...我们对彼此的牵挂?”

张狂蹲在地上,用力踩了踩舱板,感受着脚踏实地的力量:“管它是什么,老子只知道,脚底下有劲儿,心里才踏实。”他摸了摸怀里的钢管,这次终于有了熟悉的厚重感,“就像这玩意儿,以前觉得是打架的家伙,现在才明白,能跟兄弟一起扛着它走路,才是最沉的分量。”

凌霜的指尖凝结出完整的冰晶,冰晶里映出重新拼接的行星:“永冻星的冰原上,我要建一座‘重重大厦’,让所有失重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落地的感觉。”她的冰脉能量里,第一次有了土壤的厚重感。

莉娅的星灵族古籍上,失重星系的星轨图不再是散落的点,而是重新连接成完整的圆,圆心上画着颗发芽的种子:“古籍说,宇宙中最强大的重力,是‘我想和你一起’。”

凯尔的屏幕上,失重星系的信念丝线已经变得粗壮,与导航星的核心网络紧密相连。他推了推眼镜,调出居民们的最新动态:他们在重建的广场上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我们的重量”,下面罗列着每个人的名字——包括当年下令驱逐的指挥官,名字后面补了句“他后来用自己的星舰挡住了混沌的追击”。

陈默举起相机,对着窗外的星空按下快门。镜头里,失重星系的行星在重力的牵引下,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轨道,像颗被找回的心脏,在宇宙中稳健地跳动着。远处的空白带边缘,虚无的雾气在行星的引力下退缩,仿佛被这“踏实的存在”所震慑。

他忽然明白,空白带的“失重陷阱”从来不是要剥夺物理重力,而是要瓦解“情感的重量”——它让居民们相信,孤独比背叛安全,漂浮比落地轻松。但就像种子总要扎根土壤才能生长,人也总要有所牵挂,才能真正“存在”。

就像现在的失重星系,那些曾经漂浮的灵魂,因为重新握住了彼此的手,终于在宇宙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重力”。

“新芽号”的引擎发出沉稳的轰鸣,下一个信念丝线黯淡的星系坐标在屏幕上闪烁。陈默知道,那里一定还有新的“失重”在等着他们,但他不再担心——因为他的相机里,已经存满了足够多“落地”的瞬间,足够支撑他们走过任何漂浮的旅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