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裹挟着金属冷却后的焦糊味,吹过天台。
流星的光芒早已隐没,只剩下城市渐次熄灭的灯火,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黑暗举行一场无声的彩排。
林小满紧紧攥着那杯热可可,指尖的温暖却无法驱散心底的寒意与震撼。
那只发光的手,那个在尸潮中将她推向生路的模糊身影,此刻与眼前这个男人重叠在一起。
记忆的碎片如同被强光照射,瞬间清晰。
“为什么?”她的声音有些干涩,混杂着太多情绪,“为什么要救我?我们……上辈子认识吗?”
顾星遥的目光从远方的黑暗中收回,落在她脸上。
他的眼神深邃如夜,似乎能将人的灵魂吸进去。
“不认识。”他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但我认识你的节目,《小满测评》。末世前,它是少数能让我从无尽的重复和虚无中,感受到一丝‘活着’的实感的东西。”
这个回答让林小满彻底愣住。
她那个不温不火,专注于测评小众实用好物的直播节目,竟然被一个……疑似仙帝的男人当成精神食粮?
这比重生本身还要魔幻。
“所以,那张工牌……”
“算是……一点粉丝的私心。”顾星遥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冲淡了他身上那种非人的疏离感,“末日降临,万物归零。但总有些东西,值得被记住,被延续。你的测评很有用,对现在,对未来。”
他没有过多解释,但林小-满却听懂了。
在那个绝望的未来,她的节目或许真的帮到了某些人,而顾星遥,是其中之一。
这份突如其来的、跨越生死的“粉丝情”,让她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
“你拳头上的裂纹……”林小满迅速切换了话题,她指了指楼下那个被他一拳打断的机械臂,“和我早上在地下室墙上看到的,一模一样。那是什么?”
这是她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这超越常理的力量,才是他们能否在这场末日浩劫中立足的根本。
顾星遥摊开自己的右手,掌心光洁,看不出任何异样。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认为,我比你早醒三天,仅仅是记忆苏醒了三天吗?”
林小满心头一跳,一个大胆的猜测浮现。
“不。”顾星遥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声音低沉而清晰,“是力量。一种我暂时称之为‘星能’的力量,也在那三天里,开始在我体内苏醒。每一次动用,都会在接触的物体上留下那种星纹裂痕,作为能量逸散的痕迹。它不稳定,且有代价。”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就像昨晚,我调用神识……不,是精神力,侵入市政系统,整合陈默的罪证。代价就是精神上的巨大消耗,以及身体对能量的渴望。所以,我需要食物,大量的、高能量的食物。”
林小满恍然大悟。
难怪他会直接接管后勤系统,难怪他如此看重那些粮仓和冷库。
他的重生,不仅仅是信息的优势,更是拥有了一份需要海量资源去支撑的、毁天灭地的力量。
“那墙上的裂痕……”
“是我在测试力量的极限。”顾星-遥平静地说,“那间地下室的墙体,用的是军工级抗冲击混凝土,但我只用了三成力,它就濒临崩溃了。”
林小满倒吸一口凉气。
三成力!
那全力一击,岂不是能轻易轰塌一栋大楼?
她看着眼前的男人,终于明白,他口中的“守你”,是何等分量。
这一夜,再无人打扰。
林小满被周秘书安排进了物流中心顶层的一间套房,安保等级堪比首脑。
一夜无梦,醒来时,窗外已经大亮。
基地的天,似乎真的变了。
她走出房间,立刻感受到了不同。
走廊里巡逻的不再是基地原本松垮的保安,而是一队队沉默寡言、身形笔挺的黑衣安保,他们的眼神警惕而专业,胸前的工牌上印着顾氏集团的徽标。
电梯口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最新的《基地后勤管理暂行条例》。
第一条就是:所有物资统一登记,由顾氏应急物流中心集中调配,凭贡献点领取。
第二条:即日起,启动基地能源优化方案,分时段供电,保障核心区域24小时运转。
雷厉风行,不容置喙。
林小满来到餐厅,发现这里的秩序也焕然一新。
不再是混乱的哄抢,而是排队刷卡,根据身份和昨日的工作量,领取不同分量的食物。
虽然许多人脸上还带着茫然和不满,但看着那些在关键位置巡视的黑衣安保,没人敢造次。
“林顾问,早上好。”周秘书端着餐盘走过来,在她对面坐下,“这是顾总吩咐为您准备的,高蛋白营养餐。”
餐盘里的食物,有牛奶,煎蛋,甚至还有几片培根。
在这物资日益紧张的时刻,堪称奢侈。
“其他人呢?”林小满问。
“普通居民是营养膏和压缩饼干,技术人员和安保人员额外有罐头供应。”周秘书回答得滴水不漏,“顾总说,效率决定待遇。我们现在没有资源养闲人。”
残酷,但有效。林小满默默点头,这才是末日生存该有的样子。
“顾总呢?”
“顾总凌晨三点就去了西区冷库,亲自监督备用能源系统的负载测试。他说,你说过十月一日有暴雨,他要确保万无一失。”周秘书的眼中,已经带上了一丝狂热的崇拜,“他还说,让您用完早餐后,去三号仓库找他。关于您提到的东区第三粮仓,他有新的计划。”
林小满心中一动,迅速用完早餐。
三号仓库位于物流中心的腹地,巨大得像一个飞机库。
当她走进去时,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仓库中央,数十台工业无人机正在进行编队飞行测试,它们精准地抓取、搬运、码放着一个个标准化的物资箱。
更远处,几台改装过的重型卡车正在进行自动驾驶和紧急避障的调试。
整个仓库,就像一个高效运转的精密机械。
顾星遥正站在一台巨大的控制台前,和几名技术人员讨论着什么。
他换上了一身黑色的作战服,更显得身形挺拔,气场迫人。
看到林小满,他朝她招了招手。
“来看看我们的新玩具。”顾星遥指着那些无人机,“载重五十公斤,续航三十公里,加装了夜视和热感应模块。有了它们,我们的人就不用冒着风险进入市区进行小规模搜集了。”
他又指向那些卡车:“强化了底盘和装甲,轮胎是军用级的,一次可以运回五吨物资。最重要的是,它们都可以通过中央系统远程操控,必要时,可以作为诱饵,或者……移动壁垒。”
林小-满看着这一切,感觉自己前世那些在废墟里挣扎求生的记忆,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原来,有准备的末日,和无知的末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你说的东区第三粮仓,我查过了。”顾星遥将一块平板递给她,“那是陈家的产业,几十年前就废弃了。但地下的B2层,确实在三个月前被秘密加固和启用,录入的物资是三百吨工业淀粉。但你说的,是未被搜刮的三百吨粮食。”
林小满看着他:“所以,你怀疑我情报的准确性?”
“不。”顾星遥摇头,“我怀疑的是,陈家在用工业淀粉做幌子,藏了真正的好东西。陈默倒了,但陈家这棵树还没倒。他们很可能在为真正的末日做准备。”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她:“7月15日,市中心医院的爆发点。8月20日,粮仓。这些都是小规模的事件。那么,真正的、席卷全球的灾难,是什么时候?”
林小满的呼吸一滞。
这个问题,她也一直在想。
前世的她,只是个在末日里苦苦求生的普通人,信息闭塞,很多事情都是事后才从流言中得知。
她只知道世界是慢慢变坏的,却不知道那个确切的引爆点。
“我……不确定。”她诚实地回答,“记忆是混乱的,我只记得一些对我个人命运有重大影响的节点。”
“足够了。”顾星遥并不失望,“一个节点,就足以让我们领先一步。东区粮仓,我们必须在8月20日之前拿到手。而且,要神不知鬼不觉。”
他点开一张基地周边的卫星地图:“粮仓距离基地十三公里,途经两个大型居民区,里面的感染体数量不明。硬闯,代价太大。”
“你想怎么做?”
“还记得那个工牌吗?”顾星遥忽然笑了,“《小满测评·末日特别版》,该录制第一期了。”
林小满不解地看着他。
“陈家倒了台,但他们在平安基地的影响力还在。有不少商户和管理人员是靠他们吃饭的。”顾星遥的我要你,以‘官方物资测评员’的身份,去接触那些人,告诉他们,基地要对所有私人仓库进行安全评估和物资征收,第一站,就是东区。”
“这是打草惊蛇!”林小满立刻反应过来。
“对。”顾星遥点头,“我要的就是蛇出洞。陈家一定会抢在我们‘评估’之前,转移那批真正的粮食。而我们,只需要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路上,等着就行了。”
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在林小满的脑海中迅速成型。
利用官方的名义施压,迫使敌人自己暴露目标和路线,再以逸待劳,中途拦截。
这比他们自己去攻打一个地点不明、防御未知的地下仓库,要高明太多。
“这需要有人配合,演一场大戏。”林小满补充道。
“当然。”顾星遥的笑容愈发深邃,“说到演戏,我想,没有人比新上任的‘平安基地后勤系统代管负责人’,更适合当这个导演了。”
正说着,仓库外传来一阵骚动。
周秘书快步走进来,脸色凝重:“顾总,林警官来了。他说,有关于陈默案和……顾明兰女士的旧案,需要向您了解情况。”
顾明兰,顾星遥的母亲。
林小满注意到,在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顾星遥眼中那份运筹帷幄的笑意,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冷。
那场二十年前就开始的仗,真正的清算,似乎要提前到来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