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庙坐北向南,此时南风,火势离大雄宝殿越来越近,和尚声音却越来越稀,显是都逃走或被杀光了。几个睡着的书生也被吵醒,“哪里有火,哪里有火!”,翻身起来乱跑,惊鄂声不断。一书生眼看正门出不去,此处又无侧门,绝望之际,只是跪在蒲团处拜佛祖,嘴里念着“佛祖保佑,佛祖保佑”。
李靖与杰尔尼斯几人此时早已抄起兵刃抵在门口,两人闯荡江湖多年,料定江湖豪客放火旨在速速取财,若等着一把火全烧光了再取,财货只怕损失了不少。李靖心想自己朔州在自己管辖地界内,盗匪早已多年不见,今日却是晦气,不知是哪里流窜过来的这么一股土匪。大声呼喊道,“壮士且慢!要财有财,但留我等性命”。
“交书,留命!”说话间,一瞬间,一排弩箭整齐的一排排射到门框之上。众人一听此话大惊,这声音正是突厥第一高手阿史那彻鹰。
不等李靖回答,对面又传来一阵声音,“杰尔尼斯,老老实实交出神机行军书,你剑术再高,也冲不过这茫茫火海,我已经在外面布满了强弩”一旁书生们倒是听了个不知所以然,其中几人心里纷纷琢磨,“什么神机行军书?难道这几人手中真有什么宝贝?”“另外几人心中慌乱更是抱怨,“得来的便宜不好拿,贪了这几人的施舍进了庙,不想遭此劫难,佛祖保佑,今天过了这关,明天定重塑金身””,那姓裴的书生倒是不慌不乱,跟李靖几人一同抵在门口倾听。
杰尔尼斯听了这话暗暗吃惊,却又心中叫苦。原来使团之中,大卫最是有心计,众人分别时,大卫深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之理,私下将这书拜托给杰尔尼斯返回时带回西方国。杰尔尼斯本不愿携这累赘事物,心想自己武艺不敢说冠绝天下,但也算是高手了,与彻鹰交手之后,更是自觉只怕看了这书,也提升不了多少,但毕竟是先辈武林绝学,大卫又大允诺杰尔尼斯可自行翻阅,杰尔尼斯敬仰古人,当时便接了。但接书之时并无旁人,难不成使团出了内鬼。
杰尔尼斯思忖之间,火势越来越大,殿前一颗粗壮古柏烧了起来,似是要倒向大殿。李伯卿头一次见这场景,噗噗心跳不止,熊熊烈火却无出路,一时间也不禁失神,再看李靖抵在门口,似是有主意,便也跟着抵住了门。
他这一路虽遇见不少险境,但要么都是自己比对方厉害太多,数招脱险,要么坐山观虎斗,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力足,再要么就是杰尔尼斯这等高手代劳,自己以身犯险尚属首次。待听得彻鹰说出“神机行军书”几个字,心下确是越来越疑惑,疑惑之后愈来愈坚定。
李伯卿心想这群人为了争书已然死伤不少,若非自己藏书的地方被发现,这书要是假的,这群人干么争这么狠,二来这些天走遍突厥,彻鹰一伙下手凶狠、颉利兵马众多好战,却时时刻刻想找此书,这书就更不能落到这群人手里。更想这书要是真的,落入贼人手里,那自己可成了千古罪人,便愈来愈想探个究竟。心下已然决定,刘宗安等多少义士为了书不落入蛮族手中而死,若杰尔尼斯交书,自己拼死定要毁了它。
想到此处,李伯卿胆量更盛,往前靠了靠,欲要抬眼看窗外,恍惚间却离阿尔娜更近了。此时火光冲天,照的阿尔娜脸上微红,侧脸更加美丽,李伯卿看到此景不禁走了神,不料此时阿尔娜也回过头来,二人四目相对,阿尔娜微微一笑,李伯卿见被发现,霎时躲了过去,脸已通红。
李伯卿本来肤白,却不想此时一回头看到李伯卿脸如此红,还以为李伯卿被热浪烫伤,连忙关心问道,火势大,兄弟小心。李伯卿答道“好好好”,心里想着阿尔娜的美眸砰砰跳个不停,但随即心中一暖,心想孤身一人,生死关头也有人关心了,连忙又说“大哥也小心”,这声大哥叫的甚为诚挚,李靖点头说了声“嗯”,心想与这小友一路甚为仁义,过了这生死关,定要拜个兄弟。
这时火势已然越来越大,那古柏树尖也着了,燃着的树枝已经落到殿顶,众人手足无措,皆已报了必死的决心。这时,外面突然又吵闹起来。
“谁来扫我佛门清净地,我铜和尚得管一管”!“啊哟,敢朝我铁道士射箭,看看我的武功硬还是你的箭硬”!
李靖闻言大喜,喊了一声,“两位大哥快救我。”
“哈哈哈,原来是小太监困到里面了”,那铁道人喊道。
小太监三字一出,李靖只是皱眉,大殿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思忖难道这里还有太监不成。李伯卿心中也想,“难道李大哥是宫中宦官不成”。杰尔尼斯与阿尔娜不知太监之意,还以为是李靖的其他名号。
“铁兄,怎么起诨号揭短的毛病就是不改”,铜和尚喊道。
原来这“小太监”是铁道人给李靖起的诨号。三人早年便相识。铜和尚乃少林寺一烧火僧出身,天赋异禀,学了些少林罗汉拳之类的外功皮毛,却凭天赋自修了一身浑厚内功。此人未正式受戒却人缘极佳,长得一副弥勒样,常替方丈做些收佃户租税、讨债的见不得人差事,但却因此被寺内僧众挖苦为一身铜臭味,得了个铜和尚的诨号,又因好酒色,常常酒后失言,某次醉酒竞向江湖豪杰传出“少林要当武林盟主”的风言,传到主持耳中后便被逐出了寺庙,从此云游天下。
铁道人则是山东昆仑派门下弟子,自幼修道练功,武功极高,为人仗义却口无遮拦,喜给人起诨号。常常与人因琐事争执,却从不认错,哪怕是几岁的孩童也一样,为人极其执拗。与铁道人争执,好比用手砸那铁人,无论如何也砸不烂,所以得了个铁道人的诨号。铁道人修行四十余年,一同修炼的师弟或开宗立派、或武功大成,只有自己仍是普通道师,失意之下从昆仑派出走云游,昆仑派众人早已厌烦他,也不阻拦。
李靖、铜和尚、铁道人早年闯荡江湖时相识,李靖敬佩二人义气,初时关系极佳,但三人醉酒之话常被铜和尚散播,添了不少麻烦,又因铁道人口无遮拦,常与李靖无理争辩,三人也就慢慢分道扬镳。至于“小太监”的诨号,李靖听了更是气上心头。当年三人游历至曲沃,偶遇尚为秦王的李世民募兵,李靖本就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之意,只是说了些夸赞李世民的话,本来李世民勇武善战,李靖倒也所言非虚,可这些话在铁道人看来,便成了太监拍马屁一般,便给李靖起了“小太监”的诨号,李靖堂堂男儿,哪受过如此侮辱,便同铁道人争执起来,却不想铁道人最喜争执,二人最终不欢而散。
说来也巧,就在李靖一众人到朔州时,铜和尚、铁道人二人也一同游历至朔州,于山里正赶夜路时,忽见前方火光一片,铜和尚最喜多管闲事,便要上去查看,铁道人却偏偏不去,说甚么“雷劈树燃”的话,但这入冬却哪来的雷,铜和尚知道一但反驳,两人必定争执,也不多说,往火光处奔去。二人一同游历多年,感情甚深,铁道人念及铜和尚安危,也跟了上去。这才有了二人入庙,与彻鹰众人缠斗,发现李靖一行被困之事。
眼见二人再使使劲,众人便要得救。
不想铜和尚说了一句“苍狼十二友,你们的师傅用剑耍的不错,怎地教你们射箭,不好不好,这师傅不好”。原来这外面布阵的竞是彻鹰亲传的十二个弟子,又称“苍狼十二友”,极有名气。中原士卒与突厥争斗,不少勇士命丧其手,就连当年勇冠三军的尉迟敬德也曾中箭,只是尉迟敬德为人坚毅,身中箭矢却大喝一声,持矛冲锋,突厥人直呼天神下凡,旋即溃散。
苍狼十二友听铜和尚存心侮辱师傅,其中一人喊到“把这贼和尚臭道士,射成马蜂窝,丢进火里烤成熟肉”。
铜和尚一听大怒,旋即双拳齐出,一人已然倒下,大喝道“今天只怕要在这火堆里吃突厥烤肉了,突厥烤肉最好吃”,一句说罢,正欲上前继续拿下几人替李靖解围,不想这时被铁道人一把拉住,“羊肉当属凉州的好吃,突厥不好吃不好吃”,铜和尚心里暗暗叫苦,知道这兄弟又犯了脾气,但心中又气铁道人在这生死时刻执拗之病仍不能平息,也随即大怒道“就是突厥烤肉好吃”。
争执之间,二人攻势渐缓,彻鹰已然看清二人路数,提剑上前,三人一时缠斗起来,但这生死关头,铜和尚与铁道人二人仍是你一句我一句,纵声争执。
本来二人武艺极佳,虽一对一胜不得彻鹰,但好在彻鹰双拳难敌四手,加之天黑,苍狼十二友深怕射箭伤到师傅,二人优势更大。但这时铜和尚、铁道人一心二用,竟然渐渐落入下风。
苍狼十二友见师傅有渐渐压倒二人之势,便用弓弩对住大殿,一心对付众人。
眼看铜和尚、铁道人势衰,殿内众人也是焦急万分。这是连殿顶也着起火来,眼看要殿塌,众人气二人做人不分轻重,绝地逃生希望刹那间破灭,皆灰心丧气。
只有那裴姓书生却耐心倾听,这时突然问起李靖,铜和尚生平最好什么。又问李伯卿凉州羊肉怎么烹制最好吃,原来他听铁道人、李伯卿操凉州口音,便笃定二人是凉州人。
李靖听了书生问话,心想这生死关头,书生问这些作甚,旋即明白书生或许有甚计谋。李靖报了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随即说道,“铜和尚最好行侠仗义”、“凉州羊肉当佐以白萝卜、胡椒、羊尾肉炒烹制最香”。
这时姓裴的书生抵着窗楞向外大声喊道,“铜前辈,这帮突厥人说你最喜多管闲事,却自诩行侠仗义”,顿了一下又喊到“铁前辈,苍狼十二友强迫凉州人把羊肉用白萝卜、韭花、羊尾油烹制”。
铜和尚一听此话大怒,他生平最喜多管闲事,其中大部分是行侠仗义之事,但常常被僧众挖苦多管闲事,心中甚是愤怒却碍于同门之情谊不敢出手,也有了后来自身种种遭遇。此时听了这话怒气上头,哪管裴姓书生是否胡诌,也不跟铁和尚斗嘴,全力对付彻鹰,出手霎时狠辣了几分。
铁和尚本就是凉州人,投艺修道到了山东昆仑派,齐鲁大地吃食讲求中庸,不酸不甜不苦不辣,只是重盐,铁和尚甚是不喜,常常向人提起凉州饮食,当然少不得与人争执,但凉州羊肉确是一绝,也是铁道人为数不多争的他人心服口服的物事,这时听了配方被强改,心中大怒,竟撇开彻鹰,全力攻向苍狼十二友,这苍狼十二友虽长于射箭,但于拳脚却甚是差劲,铁道人双掌翻飞,刹那间击倒四五人,彻鹰其余弟子见苍狼十二友被击溃,更不敢上前。
瞬息之间形势大变,众人皆佩服裴姓书生临危不乱、胸有机变。这时李伯卿几人运起功来认真倾听,知门外几名弩手皆被击倒,一齐冲了出去,几名高手加入战团,局势立变。
彻鹰眼见不敌,恨恨一声招呼弟子撤了出去,众人眼见天黑路生,也不再追。
一场大战下来,众人皆心有余悸,怕敌人再来,也不敢逗留,当夜便商量去留。
这时众人先谢了铜和尚、铁道人救命之恩,又安葬了惨遭屠戮的和尚,收拾了庙里剩余的金银物什。李靖知这二人在,再瞒身份那是千难万难,当即向众人表明自己就是大唐中书令兼定襄道行军总管。这朔州正是定襄道辖区,便邀众人去一同到定襄军营暂住。
杰尔尼斯、阿尔娜与李靖相处多日,只觉此人武功见识均是上品,学识渊博,人品极佳又开朗谦虚,见李伯卿以“李大哥”称呼李靖,便各自以“李兄弟”、“李大哥”相称,却万万没想到竟是战场上威震天下的李靖,心下钦敬更是多了一层。但杰尔尼斯只想云游切磋武艺,便婉拒李靖之请。
阿尔娜则是深情款款看向李伯卿。原来刚才铜和尚与铁道人争执不下,众人陷入绝境之际,李伯卿鼓起勇气终于将那种种束缚抛诸脑后,缓缓握住阿尔娜右手,借此表达爱意,阿尔娜微微一愣,含情脉脉回看李伯卿。生死之际二人四目相对,再无阻碍,早已传尽爱意。此时脱险,她早已将李伯卿当做爱人。爱人去哪,她自然相随。
李伯卿与李靖二人年龄差距甚大,却数次共历生死,兄弟义气早已深种,只是李伯卿一路眼看争权夺利、百姓遭难,只怕跟了李靖去会愈陷愈深,但又不好拒绝李靖。
李靖看出李伯卿心中想法,打趣了一句,“别忘了请大哥喝喜酒”。李伯卿霎时涨红了脸,阿尔娜更是害羞的看向一边。原来李靖于危难之时仍不忘眼观六路,亦是其多年指挥带兵之习惯,恰巧发现二人于绝境之时眉目传情,故而此时拿二人开起玩笑。
李伯卿年少却经历此番生死际遇,心中已然成熟了一层,也不再躲闪,稍稍一顿,回了一句“大哥,那是自然的”。杰尔尼斯却不明二人对话之意,原来当心他一心防备敌人不知,也不知李伯卿、阿尔娜二人故事。
铜罗汉和铁道人则是拒绝李靖之邀。二人自称受到皇子魏王李泰之邀入京做客,铜道人夸魏王招贤纳士,说罢铁道人还拿出了魏王府亲赠的披风。李伯卿看见这披风,想起了甚么,正要说出口,一人便要起身告辞,李伯卿只得止住了话头。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那裴姓书生。
“李公,众位先生、同僚,感谢美意,小生若去军营,必定耽误考试,待他日高中,再聚不迟”,说罢便要拱手上路。
不待李靖回答,李伯卿感激其救命之谋,连忙说道“彻鹰此去,必不罢休,你一路单薄,万一碰上了,只怕害了性命”。
“那突厥人为求宝而来,又如何为难我一介书生,大可不必担心”,书生说此话时甚是自信,众人皆佩服其胆量,李靖更起了爱才之意,问询之下,才知书生名叫裴守约,便找来了纸笔,写了一封信,又用火漆封了,给了裴守约,其余人皆羡慕不已,显是举荐之类的信件。
这时李靖又拜托铜和尚、铁道人暗中保护几人,二人眼见这裴生为人有趣,又肯陪自己斗嘴消遣,甚是乐意。
李伯卿自小仰慕中原儒学,便与杰尔尼斯、阿尔娜同行。李靖又向李伯卿传授了易筋经中控制力道之法,得了易筋经辅助,李伯卿格刺精要的武功又深了一层。
分别时,李靖又指了一条前往中原甚为艰辛的路,料想彻鹰必不知,但人功力深厚,山陡路远更不是什么阻力,再加山间风景秀美,溪水深涧,怪石嶙峋,与先前土塬大有不同,三人一路有说有笑。
李伯卿曾在山中谋生,三人行饿了时,李伯卿便制作陷阱打些野兔、山鸡,虽没有盐等调味,但与阿尔娜同食,心中已然甜蜜无比。杰尔尼斯过了几日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生痴迷剑道,连个异性朋友也没有,此时方知二人已为情侣。
十数日后过了太行便入了中原,此处一马平川、与河东大不相同,不多时到了延津。山中行路没有五谷,几人腹中匮乏,找了家客栈买来汤饼饱餐一顿,其时来往中原胡商甚多,店家也不甚盘问,三人舒舒服服住了一晚。
第二天醒来,杰尔尼斯向店家询问如何去少林寺,并说明要前去切磋武艺,店家笑而不语,只是摆弄手中算盘。
一旁小二听杰尔尼斯与店家对话,说道“这位胡人先生,我们中原地人人尚武,少林寺那可了不得,说完便喋喋不休讲起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等事迹”。
此时老板呵斥一声,“干活去,多甚言语”,伙计悻悻离开,走时又说了一句“欲去少林寺,先过玉皇庄,这几人只怕连玉皇庄都过不了,说了又有甚么事”。
杰尔尼斯一听兴趣大起,连忙向店主问起玉皇庄,见店主不愿多说,又丢出一颗碎银子,说道“再宰两只肥鸡,上一壶酒”,店主见杰尔尼斯出手大方,这才娓娓道来。
原来离这这玉皇庄居住着一位前隋公主,人称玉皇飞剑杨太妹,此人少时曾拜崆峒掌门玄善子为师,于轻功暗器得其真传,武艺高强。隋亡后杨太妹流离至中原,开庄立派。
崆峒武艺能在河南地开宗立派,必然是经历了千般龙虎斗,最后这杨太妹也只是在少林罗汉堂首座义信大师手中输了一招,虽然杨太妹持玉皇剑而义信空手,但那义信练功五十余年,主持义学禅师尚有不及,竞与杨太妹过了三百招才得胜,足见杨太妹武艺之深,自此中原江湖也有了玉皇飞剑的名号。
杰尔尼斯听了这玉皇飞剑的事迹,又知对手乃用剑高手,激动不已,当即询问店家问路,呼喊李伯卿、阿尔娜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