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兵队,说白了就是后世那种封闭式管理加军事化管理的全日制学校!
伍松还记得上一世有一个短视频曾经说过黑省那边有这么一所类似的学校来着!
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结束,学生们的家长群秒变相亲群,最重要的是,还都是知根知底的,谁小时候睡觉尿床,或者调皮捣蛋欺负谁谁谁,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这不,学兵队成立之后,大院就把各家的孩子全都送到这里来了!
当然,强制是不可能强制的,自愿原则还是要遵守的!
不过,能当上军官的脑子就没有差的!
通过报纸以及各方面的消息,早就知道外边是什么样子,为了防止家里孩子跟着外边的人学坏,J师的伍师长想了这么一个学兵队的点子出来,那不知道得费多少脑细胞呢!
虽说这么做有好处有坏处,但是总体来说,好处大于坏处,只要不是傻子,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至于这些学员们的伙食费啥的......
一个个的家里都是部队里的军官,好些都是双职工的家庭,工资都不少,一个月到头根本花不了几个钱......
什么?花不了几个钱?不都说当兵的苦,当兵的累,一年到头的就指着那点津贴生活吗?
是,说都是这么说,但也说了,是当兵的啊!
能随军的军属最低级别都是营级,营级的军官挣的可就不是津贴而是工资了!
按照十年前定制的24级工资等级,营级分为正营和副营,地方对应的行政级别是正科,享受的是17和18级的工资待遇!
17级一个月是101块,18级是89块!
当然,各省各市甚至各个地区还是有地区差的!
不过,就算是按照这一工资标准,四九城那边人均收入达到五块钱都不能算是贫困户了,都不能享受减免政策,一个月收入这么高,怎么也都够支付一家子的生活开销了!
当然,当兵的是苦一些,累一些,但是,只要到达军官了,那完全不一样了......
至于成了军官要不要给乡下的父母兄弟寄钱啥的,那就看这件事儿怎么说了!
反正这日子各家有各家的过法,谁也不能强迫所有的日子都一种不是?
.......................
话说回来,学兵队成立之后,学员们的伙食供应关系直接从家里转到各营或者各连!
当然,也不能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占国家和部队的便宜,关系虽然转过来了,但是该收的钱还是要收的!
只是把每学期的学费从原来的几块钱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个月五块钱!
什么?这也天多了吧?每人每月五块钱,一年十二个月那就是六十块!
这那是上学啊,这不是抢钱呢嘛!
这一费用一出,很多家里比较爱算计,平时开支比较大的都提出反对!
但是,部队这边也不是不讲理,把各项费用账目公开之后,大伙也就不说啥了!
能说啥啊!
在学校,学的就那么点知识,以后能不能用上都不清楚!
况且现在外边那么乱,谁能保证自家孩子不会被地方那边的风气带坏了......
最最关键的是,在学兵队这边属于二十四小时的上学,有什么问题部队这边直接代管处理......
学到的还都是部队里边能用上的专业知识,现在外边乱,为了能让自家孩子有个出路,长大成人之后当兵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儿......
进了学兵队,就相当于提前适应部队的环境和生活,省的以后进了新部队受欺负......
还有,进了学兵队,伙食,衣服,生活用品都要向部队看齐,这些东西家里也要买,没准花的比这还要多呢,里外里这么一算,大伙也都心平气和的交了这笔学费......
.......................
当然,这件事情也不是那么顺利的!
一开始,各营各连都非常反对这件事情!
都知道要成立学兵队,还要把家属院的这帮小祖宗放到连队里边来,本来平时训练任务就很重,现在又来了一帮小祖宗,他们要怎么管理?
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不行......
可把各连的军政主官难为坏了!
说深了,这帮小祖宗回去找家长们告状怎么办?
都是自己的领导,弄不好还是负责某一方面的头头,大事上可能不会说啥,但是小事儿上给自己穿上点小号的鞋子也够自己一受啊!
说浅了?这帮以前“娇生惯养”的小祖宗根本不听自己的,要是仗着他们老子的势力在自己的队伍里横向霸道,连队里没有人听自己的,这队伍以后还怎么带?
但是反对也不行,上边已经下达命令了,还是军里边的命令,这件事儿能理解要执行,不能理解更要执行!
后来这些连级军官们索性也不管了!
不就是一帮小孩子么,当兵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刺头没见过,家里关系更硬的也不是没有,连他们都能收拾,一群毛孩子还收拾不了了?
也正是他们咬牙一开始就把这些毛孩子当刚入伍的新兵对待,这些孩子以后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要是他们心慈手软一点,以后说不上怎么回事儿呢......
66年8月初,家属院的家属们就把自家孩子送到各个营连里边,眼中含泪跟自家孩子挥手告别之后,一步三回头的往家走......
伍松作为整个计划的发起人自然知道以后的日子是什么样的,踏入军营的第一刻,就拿出兵的标准要求自己......
但是第一天过后他就有些后悔了......
为啥?
部队里边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棒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