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天坛。
祭天大典,万众瞩目。
楚澜没有选择在太和殿内登基,而是选择了这里。
她要告诉天下人,她的皇权,非是继承自腐朽的李氏王朝,而是来自于天命,来自于民心。
今日的她,褪去了一身戎装,换上了一袭玄黑色的龙凤帝袍。
帝袍之上,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五爪金龙,取而代之的,是一只浴火重生的金色凤凰,与一只盘踞山巅的黑色猛虎,龙凤呈祥,虎啸山林,既彰显了女性的尊贵,又带着无与伦比的霸气。
长发以紫金冠高高束起,眉心一点朱砂,衬得她那张本就冷艳的容颜,更添了几分神圣与威严。
在文武百官和万千民众的注视下,她一步一步,走上九十九级台阶,最终,站立于天坛之巅。
亲手将三支长香,插入祭天的香炉之中。
青烟袅袅,直上云霄。
沈牧云身着崭新的一品丞相官袍,展开手中那份由皇帝亲书的禅位诏书,昭告天下。
“……朕禅位于南境女王楚澜。上顺天意,下应民心……”
随后,他高声宣布。
“新朝,国号为‘华’!寓意中华一统,光华复兴!”
“改元,‘开元’!开创万世太平之新纪元!”
“开元元年,新帝登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坛之下,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围观的数十万军民,全都跪倒在地。
声浪,仿佛要将整个京城的天空,都掀翻过来。
楚澜缓缓转过身,面向她的子民,她的军队,她的国家。
她伸出双手,震天的山呼声,瞬间平息。
整个天地之间,只剩下她那清冷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
“朕,今日在此立誓。”
“自朕始,华朝之君,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凡我华朝子民,无论汉蛮,皆为手足,一视同仁!”
“凡我华朝国土,一寸一毫,皆为神圣,不容侵犯!”
“朕将与诸君一道,内修德政,外拓四海,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万国来朝之盛世!”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是何等的担当!
多少年来,大楚朝廷面对外敌,只会卑躬屈膝,只会用女人和亲、百姓的血汗,去换取那可怜的、短暂的和平。
而今天,这位新登基的女帝,向全天下宣告了她的铁血意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的眼中,满是希望与崇拜!
他们相信,这位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女王,这位一手缔造了南境的女帝,一定能带领他们,走向强大的未来!
登基大典之后,楚澜返回皇宫,立刻颁布了她作为新朝女帝的第一道诏书。
这第一道诏书,事关军事。
追封其父靖安侯楚伯雄为“武成兴华大帝”,配享太庙,其母秦氏为“圣德仁安皇太后”。
正式确立南境军与漠北铁骑为国家两大主力野战军团的地位。
所有在平定北患中立下战功的将士,无论出身,尽数加官进爵,赏赐田地金银。
同时,宣布成立“军机处”,由她亲自统领,总揽全国军务。
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府兵制,寓兵于农,确保国家拥有源源不断的、强大的后备兵源。
第二道诏书,则是民生。
以南境城的成功经验为蓝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
将所有从贪官和世家豪族手中查抄来的土地,全部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推广高产作物,大力兴修水利。
同时,宣布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将全国的税率,统一为“三十税一”,且五年之内,不再变动。
这道诏书一出,天下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第三道诏书,是吏治与教化。
废除沿袭数百年的九品中正制,创立全新的科举制度。
考试内容,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而是增加了算学、格物、律法、策论等实用学科。
最重要的是,这次科举,面向全国所有适龄男子,无论其出身,无论其民族,皆可参加!
同时,下令在全国各州府,建立官学,普及教育。
并宣布,女子亦可读书识字,甚至可以参加专门为女性设立的“女科”,成绩优异者,可入朝为女官,参与政事!
这一系列的政策,彻底打破了旧有的社会秩序,也为这个刚刚诞生的新王朝,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
是夜,皇宫,观星台。
楚澜一袭常服,凭栏而立,遥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
沈牧云,如今的华朝丞相,静立于她的身后。
“陛下,您今日颁布的诏书,虽能得万民之心,却也触动了世家门阀的根基,未来的阻力,恐怕不小。”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阻力?”
楚澜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
“朕的江山,是靠刀剑打下来的,不是靠那些酸腐文人的笔杆子写出来的。”
“他们若顺应潮流,便可共享这盛世繁华;若想螳臂当车,朕不介意,让这京城的菜市口,再多几缕亡魂。”
她的声音,平静,却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霸气。
“陛下,”沈牧云躬身说道,“北境都护府已经传来消息,金狼部退回漠北后,因草料尽毁,内乱四起,赫连霸已被部下刺杀,整个部落四分五裂,十年之内,再无南下之力。”
“很好。”
楚澜点了点头,目光,却越过了北方的草原,望向了更遥远的、被黑暗笼罩的西方。
“一个金狼部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金狼部’,会觊觎我中原的富庶。”
“朕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她转过身,看向沈牧云,那双凤眸之中,燃烧着帝王的野心与光芒。
“丞相,准备一下吧。”
“待我华朝国力鼎盛之日,朕要这天下的万族,都臣服于我。”
“朕要我华朝的龙凤旗,插遍这日月所照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