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头看向小荷,问道。
“雨化田现在何处?”
小荷连忙回道。
“回娘娘,西厂督主雨大人,此刻正在乾清宫,向陛下禀报刘瑾的罪状。”
夏晚卿眼神微闪,立刻吩咐道。
“好。你将这木盒中的部分粉末,小心地取一些出来,速速送往西厂,交给雨化田。让他务必查验清楚,此物究竟为何!”
“奴婢遵命!”
小荷立刻躬身应是,然后小心地从木盒中取了一些粉末,用纸包好,然后急匆匆地退了下去,赶往西厂。
夏晚卿又命侍女小蝶持自己的懿旨,前往豹房。
她的脸色依然冷峻,眼中带着深思的光芒。
“小蝶,你持本宫懿旨,前往豹房,调集大内侍卫,严密看守唐赛儿。”
夏晚卿的声音带着威严。
“没有本宫的命令,不准她离开豹房半步,亦不准她接触任何人。若是有人胆敢违抗,格杀勿论!”
小蝶心中一凛,立刻躬身应是。
“奴婢遵命!”
她知道皇后娘娘此举,定是怀疑唐赛儿图谋不轨。
夏晚卿之所以下达如此严厉的命令,并非空穴来风。
她结合琅琊阁搜出的逾制人员、元蒙典籍、以及唐赛儿侍女所展现出的高强武功,心中已然生疑。
一个嫔妃的侍女,怎会有如此身手?
一个普通的嫔妃,又怎会私藏元蒙典籍?
这背后,必然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她怀疑唐赛儿不仅仅是争宠那么简单,甚至可能与某些不为人知的势力有所勾结,图谋不轨。
小蝶领命离开后,坤宁宫内再次恢复了平静。
夏晚卿独自一人坐在窗前,只觉一阵虚浮无力,身体仿佛被掏空了一般。
近来,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总是感到疲惫不堪,仿佛身患重病。
太医们却查不出任何病因,只说是操劳过度,气血两亏。
这并非简单的劳累,但又说不出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
她心中念及朱厚照。
皇帝一直宠幸淑嫔,自己此举或许会激怒皇帝,甚至会引来皇帝的怨恨。
但她心意已决,绝不容许后宫之中有任何作乱之人。
为了大明的社稷,为了皇家的安宁,哪怕皇帝怨恨,她也要将此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她身为皇后,肩负着母仪天下的重责,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有人在后宫兴风作浪,危害皇室。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朝会仍在继续。
兵部尚书谢迁刚刚禀报完大同总兵王守仁的奏折。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八百里加急军情!”
一个浑身浴血的传令兵,跌跌撞撞地闯入大殿。
他身上沾满了泥土和血迹,甲胄破损,面色惨白,显然是经历了一场恶战,一路疾驰而来。
他顾不得行礼,直接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高声奏报。
“启禀陛下!雁门关……雁门关已然失守!鞑靼五十万大军,兵临大同府城下!大同府……大同府岌岌可危啊!”
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击中了殿中所有人的心头。
“什么!”
“雁门关失守!”
“五十万鞑靼大军!”
满朝文武皆倒吸一口冷气。殿中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和议论声。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恐惧。
雁门关乃大明边陲重镇,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雁门关失守,意味着鞑靼大军长驱直入,大同府将直接面临灭顶之灾!
大同府若沦陷,大明恐将重蹈土木堡之变的覆辙!
当年土木堡之变,瓦剌人兵临城下,英宗皇帝被俘,大明险些国破家亡。
如今,五十万鞑靼大军兵临大同,这简直是又一场土木堡之变!
兵部尚书谢迁更是满脸难以置信,他猛地向前一步,喃喃自语道。
“不可能!绝不可能!雁门关有八万守军,加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绝不可能失守!”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刚刚还在殿中禀报大同防务固若金汤,转眼间,雁门关便已失守,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朱厚照面色骤然一沉。
他猛地从龙椅上豁然站起,眼中射出两道冰冷的寒光。
他虽然知道历史的走向,但当真正的危机降临之时,他仍然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
“传旨!”
朱厚照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大殿中回荡。
“即刻传旨,调护龍山庄铁胆神侯入京!命他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此言一出,殿中百官再次震惊。
铁胆神侯,那可是大明皇室的守护神,轻易不会调动。
如今陛下竟然直接下旨调他入京,可见事态之紧急!
雁门关被破,大同府陷入岌岌可危之境。
朱厚照心中清楚,王守仁的奏折是十五天前递交的,而这期间,内阁虽然已经调派了五万兵马驰援,但显然未能阻挡鞑靼大军的攻势。
雁门关的失守,意味着鞑靼人攻势之猛烈,远超预期。
他下旨,令西厂督主雨化田持圣旨,即刻前往护龍山庄,宣召铁胆神侯入京。
铁胆神侯朱无视虽然野心勃勃,但其武功盖世,在军中和江湖都有着极高的威望。
此刻调他入京,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他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朱厚照在心中默默期盼着,希望大同总兵王守仁能够守住大同府。
这位字伯安、别号阳明的总兵,乃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
他擅长谋略兵马,用兵如神。
大同府守军,算上内阁此前调派的五万驰援兵马,如今已达十三万之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