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五年秋,洛阳城的落叶铺满了朱雀大街,诸葛亮站在司隶校尉府的地图前,指尖划过并州、凉州的疆域。案上放着两份急报:一份来自辽东,说公孙渊已斩杀曹魏残部,愿归降大汉;另一份来自西域,龟兹、于阗等国遣使求见,想重开丝绸之路。
“丞相,”姜维捧着刚整编好的北伐军名册走进来,军靴踏过落叶发出沙沙声,“十万精兵已在长安集结,魏延将军催了三次,问何时能出兵。”
诸葛亮转过身,羽扇轻叩名册上的“西凉铁骑”字样:“伯约可知,为何要先取凉州?”
姜维拱手:“凉州产良马,得凉州者可得骑兵。且那里有当年马超旧部,人心向汉。”
“说得好。”诸葛亮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训练的士兵,“但更重要的是,凉州是通往西域的咽喉。当年张骞通西域,让大汉威名远播。如今我们不仅要收复失地,更要让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重新响起。”
三日后,诸葛亮亲率大军从长安出发,北伐曹魏残部。此时的曹魏早已分崩离析,曹丕死后,曹睿在邺城自立,手下只剩三万残兵,靠着并州的险要地势苟延残喘。
大军行至陈仓,魏延带着几名西凉旧部来见。为首的老者须发皆白,见到诸葛亮便跪地叩首:“老朽马岱,参见丞相!当年我兄长马超临终前说,若有朝一日汉军北伐,必效犬马之劳!”
诸葛亮连忙扶起他:“伯瞻将军不必多礼。令兄当年助先帝取西川,功不可没。如今西凉各族愿归汉,正是了却他的心愿。”
马岱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地图:“丞相,这是并州的密道图。曹睿派夏侯楙守壶关,那厮是个酒囊饭袋,只要我们从密道绕过去,定能一举拿下邺城!”
诸葛亮展开地图,与军中舆图比对,不禁笑道:“天助我也!文长,你率五千精兵,随马将军走密道;伯约,你带三万骑兵,佯攻壶关,吸引夏侯楙注意力。”
魏延得令,连夜带着士兵钻进密道。那密道是当年秦朝修的直道,虽已荒废,却仍能通行。走至中途,马岱指着一处石壁:“这里能听到壶关的动静,夏侯楙那厮每日都在关内饮酒作乐,根本不防着我们。”
果不其然,三日后,魏延的军队突然出现在邺城城外。曹睿正在宫中与嫔妃宴饮,听闻汉军杀到,吓得瘫在地上:“快!快让夏侯楙回援!”
可此时的夏侯楙正被姜维的骑兵牵制在壶关,哪里抽得出兵力。魏延没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邺城,曹睿被擒时,还抱着酒壶哭喊:“我愿降!我愿把传国玉玺献出来!”
诸葛亮走进邺城皇宫,见传国玉玺被扔在墙角,上面还沾着酒渍,不禁叹了口气。他让人将玉玺收好,又命士兵打开粮仓,赈济城中百姓。那些百姓见汉军秋毫无犯,纷纷焚香跪拜,说:“还是汉家军队好啊!”
平定并州后,诸葛亮马不停蹄地赶往凉州。张掖郡的鲜卑首领轲比能听说汉军来了,带着骑兵在城外列阵。他骑着白马,头戴金盔,对着诸葛亮喊道:“你若能胜我,鲜卑便归汉;若不能,就留下你的粮草!”
诸葛亮微微一笑,令关平出阵。关平提着青龙偃月刀,与轲比能战在一处。那鲜卑首领虽勇,却不是关平对手,三十回合后便被挑落马下。轲比能爬起来,对着诸葛亮拱手:“丞相麾下有如此猛将,我服了!鲜卑愿年年纳贡,永不反叛!”
建兴六年春,凉州全境平定。诸葛亮在武威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马岱为都护,统管西域事务。消息传到西域,龟兹王亲自带着驼队来朝,献上宝马、玉石,还有一封罗马帝国的书信——原来罗马皇帝听说大汉重兴,想派使者来通好。
“丞相,西域诸国都盼着重开商路呢。”马岱指着驼队上的丝绸、瓷器,“这些东西在西域能换十倍的价钱,要是能卖到罗马,更是利不可图。”
诸葛亮望着那些骆驼身上的铃铛,忽然想起先帝曾说:“天下百姓,不分汉胡,都该有饭吃,有衣穿。”他对马岱道:“你告诉西域诸国,大汉不仅要通商,还要教他们种桑、织布、冶铁。只要大家一条心,这丝绸之路,就能永远通下去。”
这年秋天,第一支汉军商队从武威出发,带着蜀锦、茶叶,沿着古丝路西行。诸葛亮站在城楼上,望着驼队消失在沙漠尽头,忽然咳嗽起来。蒋琬递过药汤:“丞相,您这病总不好,还是回洛阳休养吧。”
“无妨。”诸葛亮摆摆手,“等把北方的事情料理完,我自会歇息。”他指着地图上的辽东,“公孙渊虽已归降,但终究是个隐患。子龙年纪大了,伯约,你替我去一趟辽东,把那里的军政要务理顺。”
姜维领命而去,诸葛亮却望着北方的星空出神。他想起刘备临终前的嘱托,想起关羽、张飞的英魂,想起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如今天下已定,可他总觉得还有许多事没做完。
建兴七年冬,诸葛亮回到洛阳。刘禅率百官出城迎接,见他鬓发全白,不禁落泪:“相父辛苦了。”
诸葛亮笑道:“陛下,天下已定,该让百姓休养生息了。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开办学校……这些事,都要陛下亲力亲为啊。”
刘禅点头:“相父说的是,朕都记下了。”
可谁也没想到,三个月后,诸葛亮竟在府中病倒了。太医诊脉后,悄悄对蒋琬说:“丞相是积劳成疾,怕是……撑不过开春了。”
消息传到各地,赵云、魏延、关平等老将都赶回洛阳,守在相府外。马岱从西域送来的雪莲,姜维从辽东带回的人参,堆满了整个偏厅,却都没能留住诸葛亮的生命。
建兴八年春,诸葛亮在府中病逝,享年五十四岁。临终前,他握着刘禅的手:“陛下……要亲贤臣,远小人……别忘了……先帝的遗愿……”
诸葛亮的葬礼那天,洛阳城万人空巷,百姓们自发披麻戴孝,哭声传遍街巷。西域的使者、鲜卑的首领、辽东的官员,都赶来吊唁。他们说:“诸葛丞相不仅是汉人的丞相,更是天下人的丞相啊。”
十年后,刘禅亲率百官祭祀诸葛亮。此时的大汉,东到辽东,西至西域,南抵交趾,北达鲜卑,百姓安居乐业,丝绸之路商旅不绝。站在丞相祠堂前,刘禅望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匾额,忽然明白了相父当年的苦心。
夕阳下,祠堂外的柏树郁郁葱葱。一阵风吹过,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羽扇轻摇声,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忠诚、智慧与复兴的传奇。而那面飘扬在洛阳城头的“汉”字大旗,正迎着风,猎猎作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