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用了三分钟,李贵熟练拆开半导体探鱼仪的外壳。
打着手电协助顾尘验货。
只见顾尘从兜里掏出一副崭新的白色劳保手套。
戴上手套,随便摸了几处关键位置。
手指位置没有黑,意味着内部配件都是新的。
没有积灰,更没有使用过的痕迹。
接着,顾尘要来手电筒,聚精会神观察探鱼仪的核心部件。
电路板。
各处焊点一切正常,不是返修过的二手货。
组装好67-3型半导体探鱼仪,顾尘再次提出要求。
试机。
“兄弟,我看就没这个必要了吧?你可能不知道,这玩意启动时的声音贼大。”
李贵有些为难。
除了铭牌被动了手脚,设备绝对是全新的。
“既然李哥为难,有机会的再说。”
“别啊。”
看到顾尘起身要走,李贵无可奈何地同意启动设备。
同意归同意,肯定不能再码头开机。
不一会,二人将渔船划到距离码头一公里的位置。
只见李贵费力地搬出蓄电池,又将电线连接到探鱼仪与蓄电池中间。
小心翼翼观察海面附近的情况,确定没有任务,李贵这才按下了启动键。
“嗡嗡嗡……”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噪声,半导体探鱼仪屏幕逐渐有了光亮。
经过一番调试,屏幕出现了一行数字。
“兄弟,上面的3.1,代表着咱们这里的水深是三米一。”
“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道,这玩意的换能器贼娇贵,千万不能使用蛮力,这是说明书,要是有啥不会的,你就来市里找我。”
李贵从兜里掏出一本小册子,设备配有使用说明书。
之前是要坑顾尘,自然不能给他说明书了。
“李哥,我这还有一点小问题,需要你帮忙一块合计合计。”
顾尘收起说明书,笑道:“我目前用的机帆船,并非是我买的,而是我从其他村租来的船,说不准啥时候,就要把船还给人家,你能不能去一趟我们村,帮忙安装,顺便教教我,怎么拆卸。”
“啊,不是你的船?!”
李贵一听就傻了。
顾尘也太叽霸能折腾了。
“你看?”
顾尘拍了拍口袋。
“行吧。”
见顾尘又拿外汇券要挟自己,李贵只能无奈答应。
谁让他不讲究在先。
别人拿捏也只能是打落门牙混血吞。
回到岸边,李贵打发四名手下去镇上休息。
他这边要和顾尘去一趟王家村。
这种国产半导体探鱼仪安装起来贼花时间。
恐怕要忙到明早才行。
几人走后,顾尘招呼李大龙上船。
回去的路上,李贵几次旁敲侧击,试图打听外汇券的来源。
次次都被顾尘不动声色地挡了回去。
各怀鬼胎的二人,因为外汇券成了名义上的好朋友。
顾尘需要李贵的技术,李贵则需要一个长期获得外汇券的途径。
凌晨两点半,舢板船停靠到王家村码头。
三人分头搬运半导体探鱼仪主机和配件,向着机帆船走去。
主机重量7斤,分量不算沉。
安装却颇为麻烦。
需要使用铁钎,老虎钳,羊角锤,手钻等工具打孔与布线。
安装好以后。
还需要使用的桐油进行防水。
时间一晃到了第二天清晨,顾尘和李贵留在船上休息,李大龙去找黄老五讨要桐油和石蜡。
“兄弟,千万别说老哥故意坑你,这种半导体探鱼仪属于固定安装设备,就是安好了以后,基本不会拆卸,除非进行大修,才会把它卸下来,频繁拆卸会导致设备使用寿命下降。”
“每一次拆卸,设备接头和蓄电池连接线都需要重新校正,还有就是这玩意的电路板属于手工焊接,稍微磕碰就会导致电路板松动,甚至是磕碰。”
看在外汇券的份上,只有初中文化的李贵耐心介绍各种注意事项和使用诀窍。
67-3型半导体探鱼仪分为五个档位。
强弱程度从1到5。
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观察海水水质。
如果捕捞海域水质浑浊,就要调整到最高档。
反之。
水质清晰的海域,1档就足够了。
指针探测范围40米,通过机械旋钮进行调整。
下午三点钟。
顾尘支付了四张十元名额的外汇券,外加五张大团结。
找来纸笔记下李贵的联系电话和地址。
目送老犊子一个人驾船离开。
“这就是你花重金买的半导体探鱼仪,能好用吗?”
“小尘,要不这两天找个时间,出海试试这玩意?”
“我赞成,如果有毛病,还有时间找李贵过来修。”
不多时,黄老五,顾江闻言来到船上,围着半导体探鱼仪议论纷纷。
从古至今,也没见村里有谁有过这玩意。
即便是王忠诚他们家的铁皮船,同样没有这类探鱼仪。
“那就明天出海。”
顾尘擦了擦头上的汗,低头看着手里的记事本。
有一说一。
李贵是奸商不假。
教人学东西,同样也够认真的。
该说不该说的,统统讲了一遍。
用来加固半导体探鱼仪的桐油和石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干。
明天一早,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王家村附近海域没有黑虎虾,却有着数量众多的龙国对虾。
旺汛期十月下旬,捕捞期为春秋两个季节。
“五哥,你这边提前把买家找好,到时候保证让你收得合不拢嘴。”
对于这台设备的性能,顾尘比任何人都有信心。
不出海则以。
一旦出海,肯定会捕捞到大量对虾。
“没说的,你捞上来多少,五哥收多少。”
黄老五半开玩笑地承诺,不怕顾尘的捞得多。
多少他都收。
回去休息了一夜。
天刚放亮,顾尘三人来到码头集合。
由于是实验性质的捕捞,三人需要身兼数职。
顾尘负责驾船,李大龙负责下网捕捞。
顾江除了负责后勤,还要时不时给李大龙打下手。
五点十五分,机帆船缓缓离开王家村码头。
清早海面泛着一层海雾,空中飞翔着大量的海鸥。
看了一眼天气,顾尘操纵渔船,朝着距离十海里外的海域出发。
该处海域属于对虾频繁活动的位置。
到了十月中下旬,捕捞对虾的渔船络绎不绝。
一个小时后,顾尘抵达预定海域,将渔船航速下降到2.5海里。
启动手边的探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