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穿书后,反派黑月光不好当 > 25危机解除
换源:


       他猛地抬头,眼中燃烧着被污蔑的怒火,声音也带上了铿锵之力:“至于与拓跋野秘密会面?更是无稽之谈!臣与拓跋野,只在战场两军对垒之时遥遥相望,或在短暂停火交换俘虏时有过几句场面。

“荒谬?无稽之谈?”萧澈的声音带着震怒,“谢珩,密报详实!你重伤就是欲盖弥彰!狼牙卫袭击,焉知不是你密谋败露从而被灭口?!”

“殿下!”谢珩声音冷硬如铁,“仅凭不明密报构陷忠臣?臣在北境七年,伤痕累累,斩杀呼延断狄戎一臂!若有异心,何必如此?殿下诛心之言,寒将士之心!”

“好一个忠肝义胆!”萧澈怒极反笑,“谁能证明你不在断魂峡?军报是你写的,军医是你的人,死无对证!”

“殿下。”沈枝意清晰平静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奇异的笃定,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

她上前一步,并非与谢珩并肩,而是微微侧身,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您方才提到的密报,指证谢大人去年十月十五于断魂峡密会拓跋野?”

“正是!”萧澈不耐地看向她。

“那密报,臣女恐怕是有人精心设计的陷阱。”沈枝意目光坦然,直视萧澈锐利的审视,“目的正是要在狄戎异动,北境危急之时,离间殿下与谢大人,使我大靖自断臂膀。”

“哦?你又如何得知?”萧澈冷笑,根本不信她一个深闺妇人能有什么真知灼见。

沈枝意不慌不忙,方才她已经看过剧情碎片,继续道:“殿下明鉴。前些日子,民女在整理府中旧书时,无意中发现一本落满灰尘的北境地理杂记。其中恰好详细描述了断魂峡的地形,那是一条位于黑石谷西北方向、深入狄戎势力范围近七十里的险峻峡谷,常年罡风凛冽,飞鸟难渡,谷底更是遍布流沙毒沼。别说十月已是苦寒时节,就是盛夏,也绝非适合秘密会面的地点。选择在那里见面,无异于自寻死路。”

萧澈的脸色变了。他死死盯着沈枝意,想从她脸上找出一丝心虚,却只看到一片坦然的平静。如果地点本身就有问题,那整个密报的可信度就瞬间崩塌了!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王总管刻意提高的通禀声:“殿下!朔风关八百里加急军报!周威将军亲笔!”

时机恰到好处!

萧澈压下心头的惊疑和被打乱节奏的烦躁,厉声道:“呈上来!”

王总管快步而入,恭敬呈上火漆密封的信筒。

萧澈迅速拆开,一目十行。看着看着,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重重一拳砸在书案上,震得笔架晃动:“混账!废物周威!”

谢珩沉声问:“殿下,军情如何?”

萧澈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声音带着一种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的颓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他将密报甩给谢珩:“你自己看!”

谢珩接过密报快速浏览。沈枝意安静地站在一旁,心中了然。

密报上清晰地写着:

狄戎集结兵马确为内斗,其王长子与三王子火并于王庭百里外,两败俱伤,狄戎王惊怒之下病危,各部大乱,已无暇南顾。集结于朔风关外的三万骑兵,大部已仓惶北撤,仅留少数疑兵牵制。周威将军已派精骑尾随探查,确认无误。另查获狄戎细作一名,其供认,曾受命于狄戎王庭鹰派余孽,伪造密信,意图构陷谢珩将军,动摇北境军心。

谢珩看完,将密报轻轻放回案上,看向萧澈,目光沉静:“殿下,真相已大白。臣清白了。”

萧澈的脸色青白交加,极为难看。他之前的咄咄逼人,严厉指控,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愚蠢。

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尤其是在沈枝意这个他之前完全没放在眼里的女人面前。

“嗯。”萧澈从喉咙里挤出一个音节,眼神复杂地扫过谢珩,又飞快地掠过沈枝意,带着一丝探究和更深的不甘,最终化为强硬的命令,“此事……是本王失察,受人蒙蔽。谢卿忠心可鉴,委屈你了。北境之危已解,你…且回府休息吧。今日之事,不必再提。”

“谢殿下明察。”谢珩躬身行礼,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他知道,这已经是萧澈能给出的最大让步。

“民女告退。”沈枝意也屈膝行礼。

两人不再多言,转身,一前一后走出了压抑的书房。

马车驶离八皇子府邸,车厢内的气氛才真正松弛下来。沉水香的气息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窗外长安街市喧闹的人声。

谢珩靠在车壁上,闭上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才感到一阵疲惫。今日书房一场,虽时间不长,却凶险万分,步步惊心。

若非沈枝意那神来之笔的旧书舆图和北境军报的及时澄清,后果不堪设想。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安静坐在对面的沈枝意身上。她正撩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熙攘的街景,侧脸在光影下显得沉静柔和。

“那本旧书舆图……”谢珩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探究,“你何时发现的?府中旧书堆积如山,你竟能留意到如此细节?”

沈枝意放下车帘,转回头,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澈坦然:“前几日整理书房西角那个落满灰的书架时无意看到的,我便留了心。只是没想到,竟真派上了用场。”

她将一切归功于“巧合”和“细心”,完美掩盖了穿书者的身份。

谢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他敏锐地察觉到事情绝非“巧合”那么简单。

她出现的时间点,她面对八皇子时的镇定,她提供的证据的精准性都透着一种超乎寻常的、近乎未卜先知的敏锐。但他没有追问。

今日她站在他身边,以那样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破局,这份情谊和胆识,已足够让他心生震撼与感激。

“今日……多谢你。”谢珩的声音低沉而郑重,“若非你,局面恐难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