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的药香混着消毒水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了整整三日。
林雪晴为萧云景处理后背最后一道伤口时,指尖仍在微微发颤。
那道被雷兽链锤余波擦过的伤痕深可见骨,愈合的皮肉下,隐约能摸到惊蛰剑震出的细小血淤。
“还疼吗?”她的金针轻巧地刺入穴位,引动药力流转,“这是师父留下的‘生肌散’,说是用天山雪莲做主药,比普通金疮药见效快三倍。”
萧云景望着窗外抽新芽的梧桐,剑穗的银铃在晨光里轻轻晃动。
三天前冰窖坍塌的巨响犹在耳畔,他最后挥剑劈开的那道石缝里,似乎瞥见九尾脖颈上的咒印彻底消失,露出片光洁的皮肤,像极了被洗去的墨迹。
“李神医呢?”他忽然开口。
这三天李长依始终未曾露面,只让苏荷送来药箱,仿佛那场医谷惊变从未发生。
“师父说要整理药材账册。”林雪晴的声音低了些,“小师妹醒了,说在密道深处看到过师父的身影,就在九尾消失的地方。”
萧云景指尖摩挲着心口的“九”字印,玉佩炸开时嵌入皮肉的碎片已被取出,只留下个淡红色的印记,形状恰好与九州鼎的龙纹缺口吻合。
“咚咚。”
楼下传来轻叩柜台的声响,是刘老的声音,带着惯有的温和:“萧先生,有您的信。”
韩仪趿着拖鞋下楼取信,回来时手里捏着张烫金的帖子,边角印着枚剑形徽记:“是江城博览会的特邀券,说是医术交流会,可这徽记……”他翻转帖子,背面刻着的“武”字刚劲有力,“怎么看都像武道门派的标记。”
萧云景接过帖子,指尖触到徽记的刹那,瞳孔微缩。
那剑形纹路的转角处,藏着个极小的“秦”字——是他师父,剑武宗师秦天宇的独门标记。
五年前师父突然闭关,只留下句“待九州鼎聚,自会相见”,如今这张帖子,是失踪多年来的第一条音讯。
“师父从不参与医术交流。”萧云景指尖划过烫金的字迹,“这背后定有缘由。”
林雪晴凑过来看帖子,突然指着特邀嘉宾名单里的一个名字:“是他!京都医学院的顾教授,去年在国际论坛上发表过‘古药新用’的论文,据说他的研究项目,与失传的‘还魂术’有关。”
她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希冀:“说不定……能从他那里问到师父的消息。”
七日后,江城博览会的玻璃穹顶下,人声鼎沸。
萧云景一身素色长衫,腰间的惊蛰剑被宽大的衣袍遮掩,只露出半截剑柄。
林雪晴穿着淡蓝色旗袍,领口别着枚银质的药杵胸针,是李长依今早特意送来的,说是“能避些不必要的麻烦”。
交流会设在博览会中心展厅,左侧陈列着各式古籍医案,右侧则搭起了临时演武台,台边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参赛武者的资料。
“奇怪,”林雪晴看着屏幕上的名单,“说好的医术交流会,怎么来了这么多武道门派?”
萧云景的目光落在演武台中央的匾额上——“医武同源”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笔锋间的剑气与秦天宇的手札如出一辙。
“刘老说,这次交流会是秦宗师牵头,联合了京都的医学院和武道联盟。”韩仪举着杯果汁,含糊不清地说道,“刚才听人议论,好像是要评选什么‘医武双绝’,冠军能拿到一本孤本医典。”
话音刚落,展厅入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群穿着黑色中山装的人簇拥着个白发老者走来,老者手持一根龙头拐杖,拐杖头的翡翠在灯光下泛着幽光。他经过萧云景身边时,脚步微顿,浑浊的眼睛扫过萧云景腰间——那里的衣袍正被惊蛰剑的剑气微微撑起。
“好剑。”老者的声音沙哑,像是久未说话,“年轻人,师从何人?”
萧云景尚未答话,老者身后的黑衣青年已厉声呵斥:“顾教授问你话,还不回话!”
“顾教授?”林雪晴眼睛一亮,正是名单上那个研究“还魂术”的学者,“我们是来参加交流会的,久仰您的大名。”
顾教授摆了摆手,示意青年退下,目光仍停在萧云景腰间:“这剑穗的银铃,是‘听雪楼’的手艺吧?二十年前,我给秦天宇治伤时,他的剑上也挂着个一模一样的。”
萧云景心头剧震:“您认识家师?”
顾教授笑了笑,拐杖在地面轻轻一顿:“何止认识。当年他为了抢一本《青囊经》,在昆仑山跟人打了三天三夜,最后是我用金针封住他的血气,才保住他一条胳膊。”他凑近两步,声音压低,“他让你来的?”
萧云景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心口的印记:“家师只送了这张帖子,未说缘由。”
“他自有他的道理。”顾教授的目光转向演武台,那里正有武者在比试,拳风震得空气嗡嗡作响,“看到那个穿黑衣服的小子没?是‘铁拳门’的少门主,他师父当年也在昆仑山,跟你师父抢的是同一本书。”
林雪晴突然拽了拽萧云景的衣袖,指向展厅角落的古籍区。
那里的玻璃柜里陈列着一本泛黄的医书,封面上的“九鼎”二字,与九州鼎底的血字如出一辙。
“那本书……”她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是师父丢失的《九鼎医经》!”
顾教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底闪过一丝复杂:“这本是仿品,真品据说藏在交流会的密室里。今晚子时,会有场‘暗拍’,来的都是想要医武秘典的人。”他递给萧云景一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半片蝙蝠纹,“拿着这个,能进密室。”
令牌入手冰凉,与海东湾石壁上的刻痕隐隐相合。
萧云景刚要开口,演武台上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铁拳门少门主被人一脚踹飞,撞在台柱上,口吐鲜血。而站在台上的,是个穿着灰色短打的青年,眉眼间竟有几分眼熟。
“是邱泽!”韩仪低呼,“他怎么会在这里?”
邱泽擦了擦嘴角的血,目光直直地扫向萧云景,手里把玩着枚玉佩——那玉佩的形状,正是李老丢失的那只蝙蝠香炉上的配饰。
交流会的灯光突然暗了几分,只有古籍区的玻璃柜还亮着。
萧云景握紧手中的青铜令牌,突然明白师父为何要他来这里。
这场医武交流会,从来不是为了切磋技艺。
那些藏在医者袍下的铁拳,隐在武者腰间的医典,还有邱泽手中的玉佩,顾教授的令牌……
都在指向同一个地方——
当年昆仑山争夺《青囊经》的真相,或许就藏在今晚的密室里。
而他心口的“九”字印,或许正是打开真相的钥匙。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