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周嬷嬷便径直往楚明烛的院子去了。
彼时楚明烛刚结束晨练,正坐在廊下的木桌旁用早膳。
见周嬷嬷进来,楚明烛忙站起身:“嬷嬷,您怎么来了?”
周嬷嬷脸上堆着温和的笑意,对着她规规矩矩福了福身:“大小姐,老夫人吩咐了,六月十五要去云栖寺礼佛上香,让奴婢来问问您,愿不愿意陪着走一趟。”
她几乎没加思索,语气恳切:“祖母年事已高,出门上香本就辛苦,我做孙女的,自然该陪在她身侧照应。”
周嬷嬷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满意点头:“小姐能这么想,老夫人定是欢喜的。对了,这次巧了,正赶上六月十九,老夫人打算在寺里小住几日,大小姐记得多带几套换洗衣物,寺里不比府中,仔细着了凉。”
“多谢嬷嬷提醒,我记下了。”楚明烛应着,又道,“路上颠簸,嬷嬷费心多替祖母准备些软枕。”
“都备妥了,小姐放心。”周嬷嬷摆摆手,“老夫人那边离不得人,奴婢这就先回去伺候着。”
“我送您出去。”楚明烛亲自送她到院门口,周嬷嬷回头叮嘱:“十五那天卯时有场法会,时辰太早,所以十四就得出发,提前到那里。”
楚明烛笑着应了,看着她的身影消失不见,才转身回了屋。
一进门,她便对侍立一旁的杏儿道:“有时间挑几件素净些的衣裳备着,不用太多,够用就好。”
六月十四这天,楚明烛早早身梳洗完毕,她带着杏儿到老太太的院子时,周嬷嬷正扶着老太太往外走。
她上前替过周嬷嬷,亲自扶着她往府门口去。
房门早就备好了马车在等着,老太太的马车宽敞,楚明烛便跟着老太太挤在一辆,里面备好了茶水和点心。
楚承安原是不放心,本想让温若瑜跟着,却被老太太拒绝。
他只好多派些人手跟着,老太太嫌排场太大,最后只让留了四个护卫跟着。
一切准备妥当,马车缓缓驶出城门,朝着城郊的云栖寺而去。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轱辘”声,楚明烛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心里难得清静。
约莫一个时辰后,马车在云栖寺山脚下停了。
这里的山路陡峭,马车无法通行,所有香客都得下车步行上山,这也是求佛之人心诚的表现。
楚明烛先一步下车,伸手扶了老太太一把,山路上台阶上铺着青石板,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松柏,风一吹,松涛阵阵,倒也驱散了不少暑气。
老太太走得慢,楚明烛便陪着她走走停停,约莫半个时辰,才总算到了云栖寺的山门前。
刚站定脚,楚明烛便觉出些不对劲来。
按说初一十五是上香的好日子,本该香客络绎不绝,寺门前该是车水马龙才对。
可从上山到现在,她们遇到的香客寥寥无几,且大多是衣着华贵的官家夫人和千金。还有寺门前的石阶旁,竟有不少身着铠甲的官兵在来回巡逻。
难不成有大人物来了?
正思忖着,老太太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声音不高:“太后也来了,秋闱在即,她是来为天下学子祈福的。”
周嬷嬷在一旁跟着解释:“正因如此,今日寺里格外严些,来的也多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要不是老夫人常来,同主持大师有些交情,提前打了招呼,只怕连住的地方都难安排呢。”
说话间,寺门内走出一个身着灰色僧袍的知客僧,约莫四十岁上下,面容和善。
见到她们,双手合十行礼:“阿弥陀佛,楚老夫人,楚小姐,这边请,寮房已经备好。”说罢,便引着她们往里走。
穿过前殿,绕过一个种满翠竹的天井,便到了后院的居士寮。房间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经这一路颠簸,已是有些乏了,简单用了些寺里备好的斋饭便有些犯困。
她靠在榻上,对楚明烛道:“你也回自己房里歇歇吧,晚些时候再来陪我去前殿上香。”
楚明烛应了,回了隔壁自己的房间,她也确实有些累了倒在榻上便睡着,一觉醒来,已是未时末。
她去老太太房中时,老太太已换了一身素绸衣裙。
楚明烛上前扶着她,一行人慢慢往前殿走去。
还未到殿门口,便见几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守在殿前,正警惕地扫视着来往之人。楚明烛心中了然,看来太后此刻就在殿内。
她下意识地放缓脚步,透过敞开的殿门往里望去,只见大殿正中,太后正由云栖寺的主持亲自陪着上香。
目光扫过殿内,楚明烛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得微微一怔。
是陆应白……
几日不见,他连背影都还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只是好像多了一丝疲倦……
太后在殿中,她们自然是不能进前殿打扰的。
不多时,一位身着杏黄色僧袍的僧人走了过来,老太太同她介绍:“这是寺里的首座明心师傅。”
明心师傅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沉静,见了老太太,合十行礼:“楚老夫人,这边请,偏殿已备好香案。”
楚明烛扶着老太太跟着明心师傅往偏殿去。偏殿虽不如前殿宏伟,却也庄严,正中供着观音像,香炉里青烟袅袅。
明心师傅亲自为她们点了香,老太太虔诚地上了香,又跟着师傅诵经祈福,楚明烛在一旁静静陪着。
诵经结束,老太太见楚明烛站在一旁,神色间有些百无聊赖,便对周嬷嬷低声说了几句。
周嬷嬷随即走到楚明烛身边,轻声道:“大小姐,明心师傅要同老夫人讲些佛法,怕是要些时候。明日卯时寺里有法会,老夫人让您先回房歇息。”
楚明烛也不想打扰祖母听经,便点了点头,对老太太道:“那孙女儿先回去了,祖母也早些回去歇息。”
走在回寮房的路上,暮色已渐渐沉了下来,廊下的灯笼被风吹得轻轻摇晃。
刚转过一个拐角,楚明烛便撞上了一个迎面而来的身影。
她连忙后退一步,抬头看清来人,不由得一愣。
是陆应白。
想来他是刚护送太后回了住处,才往这边来。
楚明烛定了定神,敛衽行礼,声音平静:“臣女见过王爷。”
说罢,便起身想从他身侧绕过去。
“楚小姐。”陆应白却开口叫住了她。
楚明烛脚步一顿,只听他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那日本王……并非有意失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