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学区房里的案件 > 第二十章
换源:


       苏平带了向阳等人分两辆车向行山小区驶来。快到行山小区的时候,接到钱南的电话,因为有任务,本不想不接,但钱南锲而不舍。

“喂,喂苏队长,我有重大发现,我知道是谁…”钱南在电话里急切地说。

“我现在很忙,后面我会联系你!”苏平不容分说地挂了电话。

没隔几秒,电话又响起。苏平果断按下了拒绝接听的红色按钮。

这时已到了行山小区,钱南隔着窗户看到两辆闪着警灯的车子驶入,不明所以,立即下楼,奔向苏平的那辆半新不旧,外面沾满尘泥的SUV车,正与下车苏平撞了个满怀。苏平给向阳使了个眼色。向阳带了四人快速向51栋B楼楼梯走去。此时正与几个搬着椅子的搬运工人擦肩而过,那向个将桌子椅子大块的白板装上车后开出了小区。

此时周围人不多,只有几个老头聚集在麻将馆的门口,看到有警车过来,便稍稍聚拢过来,小声地议论着,大家都有些不解,是又发生案件了吗?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连原来在麻将馆里打麻将的人都出来,窗户里也是探头探脑的看看发生了什么。

钱南有些诧异,盯着苏平,正想开口,苏平示意她过会儿再说。

不一会儿,只见向阳下来,身后两个穿警服的队员押着一人上了车,戴着一副手铐,众人紧紧盯着那人看,都忘记了发出惊讶的声音。

苏平跟向阳小声说了几句后,向阳带人开着车先走了。

“大家都散了吧,散了吧。”苏平向大家挥挥手道。

“苏队长,这是哪个案子的犯人啊?”有人小声地问道。

“对啊,怎么会是他啊?”

“大家都别瞎琢磨了,以后看新闻就知道了。”说完跟钱南说,“你,跟我来。”说完向51栋B楼楼梯上去,钱南跟在后面。

苏平先是到了四楼,钱南看见401室的门敞开着,苏平走进去,发现原先放得满满的桌椅板凳搬走了,感觉宽敞不少,那块白板也由刚才那几个搬家公司的人搬上了车去了新的教室。钱南却是头一次走进这里,发现屋里整整齐齐的,还是原来那个一丝不苟的秋老师。苏平看到钱南视线停留在书房的墙角放着几只哑铃上,便问道:“你知道秋老师曾经当过体育老师吗?”

钱南想了想说:“嗯知道,那一年我初一,他是我的数学老师,因为有一个体育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能来上课,所以兼了初三的年级两个班的体育老师,我们还戏称我们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听说他教的还不错,为了激励学生跟他们一起做引体向上,他能单手做四五十个,连正儿八经的体育老师也甘拜下风。”

说着,钱南跟着苏平来到402室最里面的一个房间,看样子平常是作为卧室在使用,苏平把头探出窗外,看了看,正要关上窗户,钱南赶紧探出去看了下,发现也没什么东西,只在左下方一块广告灯箱横过一半的房间,此时有内只小鸟停落在灯箱上,发出了一些异响。钱南想如果有人踩在广告灯箱上,虽然看不到,但应该能听到,想来秋老师也曾在这里曾听到一些动静。

钱南的目光随着苏平的身影从卧室那井井有条的衣柜,到书房那整整齐齐的书桌,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钱南几次想搭话,但苏平找的认真,于是她也开始找了起来。

这个房子本来是两间的,401室,402室,中间通过一道墙壁隔开,钱南曾听人说起过,之前秋老师早早地给儿子在自家的隔壁买了房子,用作将来结婚之后,也就是401室。但后来儿子到真的工作要结婚的时候又看不上这边的旧房子,又跟女方一起在城西的新开发小区里买了新房。而这里就只有秋老师一人居住而已。401室的布局与钱南所住的301室基本一致,只是朝向不同。最近秋老师因为培训场地装修,不得已将401和402两个房子打通,暂时用作托管班教学之地。在钱南看来秋老师个人的住宿仍在402室,床头还摆着几本书。另外在402室另有一间房空着,看摆设原先应该也是作学生自习用,虽然没有桌椅,但仍能看出原先这里靠墙的地方摆过小学生用的那种低矮桌子,因为沿着墙壁有一圈铅笔划痕,除此外便没有其它的家具。

两个客厅都是空空的,想来都曾摆过桌椅。而401室有一间是秋老师的书房,案头摆着是教学的一些笔记,十几本,叠起来有一尺来高,书桌旁边是一整排的书柜,里面大都是关于数学教育有关的书,也不多,空着的地方摆着一些酒,有玻璃瓶装的,也有装在盒子里四四方方的,对于酒钱南并不太懂,只觉得一只坛子挺漂亮,青花瓷的,坛口挺宽,上面是用一只用蓝印花布包着的塞子塞着。钱南觉得好看,不觉用手摸了一下,哪想到那坛是空的,不小心倒了下来,塞子掉落,坛内却发出一些声音。

钱南转过坛口对着自己,发现里面放着一串钥匙,钥匙上面挂着一只水晶熊,像是女生的东西。

钱南举起钥匙在苏平面前晃了晃:“苏队长,是在找这个吧。”

苏平从包里拿出物证袋子,打开在钱南的面前,钱南将钥匙放了进去。

“听说你这几天都在帮忙照顾楼高峰家那两个孩子。”

“嗯。”钱南回答。

“刚才急冲冲要说什么,现在可以说了。”

“还说什么,你们不都知道了吗!动作比我快,人都抓了。”钱南有些失望,本来还以为是最先发现的,觉得自己真了不起,可以当神探呢!

“说说吧,你发现了什么?”苏平鼓励她说下去,其实还挺想听的。

钱南想今天这个发现要不说出来,肯定会被憋死,所以开口讲了起来。

“就是上次跟你一起爬了小平台之后,我就想陈瑶案的凶手说不定就在这栋楼里,然后我就在屋里架起了摄像机,拍到了楼高峰通过小平台爬进了51栋B楼内,那他就有了作案的时间和可能性,不过他已经摔死了,无从查证。这两天我老在想这个问题,他跟陈瑶又没有什么交集,一个社会哥,一个是重度依赖网络的社恐,两个人八杆子打不着。他没有动机啊!”

“陈瑶的爷爷曾在案发前给了她2万元,用作她考研的经费。”苏平动了动眉毛说。

钱南轻轻咬着右手的大拇指的指甲盖,脑子飞速运转,不一会道:“的确,那一天陈瑶的爷爷摇下玻璃窗将一只黑色塑料袋交给陈瑶时楼高峰正好与她们擦肩而过。”

苏平惊讶道:“这么久了,这你都记得?”

“嗯,人的记忆是很奇怪的,有些人能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某一个特定的场景,比如那天的天气,有什么人,那些人穿什么衣服,甚至连当时吃的东西的味道都能记住。而我对于细节十分敏感,在我的记忆里看到过的场景就会像画一样放到大脑某个角落,只要相应的提醒就能将记忆从大脑上提取出来。从小我记性就好,所以看了一些关于大脑工作原理的书和论文。嗯,大概就是这样子的。”钱南的记忆力惊人,一般人都会有此反应,所以解释起来轻车熟路,都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

苏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想着这个特长还真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啊!不过随即又道:“那后来呢,怎么解决动机的问题。”

“那楼高峰确实是拿了陈瑶的钱吗?”钱南追问。

苏平轻轻点了点头。

钱南又开始咬指甲,结合着刚才看到听到的一些情况,变得更疑惑了。

不一会儿只好说:“哎,可能是我想错了。”

“不妨事,说来听听。”

“就是,怎么说呢。啊近我做了社区的志愿者,帮着带楼高峰家的两个孩子,本想着,我好歹学的是心理学,带两个孩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哪想到是真不省事儿,就连楼高峰家楼下新搬来的租户的因为加了夜班,今天一早睡不好,上来报怨,说那两熊孩子,搞得他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钱南看不出苏平什么表情,只得继续说,“陈瑶就住在秋老师托管班的楼下,那天楼高峰到很晚才接孩子,那期间在秋老师这里两个孩子应该是很吵的,绝对不可能安静地待着,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从其中一个孩子口中我听到说有一次有个年轻的女人来找秋老师,两人拉拉扯扯,说了一会儿话。那么这个年轻的女人很有可能就是陈瑶,她去跟秋老师交涉,让两个孩子安静点。介于陈瑶社恐的性格,她必是思想斗争了好久才下定决心去交涉,结果却毫无效果。一气之下想打电话报警,这时秋老师夺走手机扔出了窗户,可能还推倒了陈瑶…”

“你还知道手机的事?”

“隔壁栋捡到手机的孩子的奶奶早就在小区里说遍了,大家都知道啊。”

“现在的人还真是八卦啊!”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区的自发组织的情报机构,一户人家只要搬来一个星期,这个情报组织就能将这户人家的祖宗十八代查得清清楚楚呢!我还听说当初秋老师将托管班暂时搬到小区里的时候也是逐门逐户地去说过,还请老沈当说客,老沈收了秋老师的礼,自然尽心尽力,不过听说当时只有陈瑶没有同意,说是最讨论这些培训班。老沈还跟陈瑶的爷爷报怨,说陈瑶不懂事。”

苏平大致听懂了,暗暗佩服钱南的推理,不地表面上仍是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

“行了,差不多了,回吧。”

“那我说的对不对?”

“什么对不对!”

“动机!”

苏平已经转身走了,听到钱南在身后喊动机对不对,他朝身后比了个“V”。

钱南收到一份来自刑警的肯定,可太开心了,自从收到高考成绩后最也没有这样高兴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