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宁宫时,她虽知皇帝与太后就在面前,却因女官和太监们的再三告诫,不敢抬头仰视天颜,生怕触犯了不敬之罪。
如今,轿子前行,她心中的激动与紧张,愈发强烈。
朱厚照翻了玲珑的牌子后,便返回了养心殿。
殿内,设有炭火香炉,香气袅袅,格局温馨,暖意融融。
他双手置于香炉之上,感受着那股温暖,思绪却飘向了明日的早朝,以及整个大明帝国的格局。
如今已入冬季,鞑靼大军已被彻底击溃,战事平息,天下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
大同府在朝廷的赈灾之下,并未发生饥荒,太医院的及时抵达,也使得瘟疫并未爆发。
朱厚照认为,大同巡抚王守仁,极具治世之才与军事韬略,不应只担任一名封疆大吏,而应该留在朝堂之上,为自己分忧。
戚景通已被他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使,统领着京城八千锦衣卫。
这支军队,乃是皇帝的禁卫军,其忠诚度,对于他而言,至关重要。
除了重用王守仁与戚景通二人之外,朱厚照也意识到,他需要通过科举制度,为大明选拔更多治世的能臣。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大明帝国,变得更加强大。
此时,内阁首辅刘健已奉旨丈量天下良田,各地虽已展开相关工作,但却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阻碍。
朱厚照心中清楚,这些阻碍,大多来自各地的藩王与世家大族。
尤其是藩王,他们的阻力最大。即便是面对知府手持的朝廷公文,他们也敢拒绝其丈量土地。
正当朱厚照思忖间,养心殿外,近侍太监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启禀陛下,金陵阁的玲珑姑娘,已在殿外侯旨。”
朱厚照见她久候在外,便下旨。
“宣她入内。”
片刻后,养心殿的殿门被推开,一阵凛冽的寒风从殿外灌了进来。
身穿一袭华美锦袍、披着绣花红披风的玲珑,莲步轻移,走入殿内。
寒风吹得她的脸庞发红,更添几分娇艳。
她走到殿中央,欠身万福,姿态优雅地向朱厚照行礼,声音清脆如莺啼。
“民女玲珑,参见……陛下。”
待玲珑进入养心殿,那名近侍太监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地关上了殿门,将殿内的温暖与殿外的寒冷,隔绝开来。
朱厚照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的女子,他抬手示意。
“平身吧。抬起头来,让朕瞧瞧你的模样。”
玲珑听到这清脆而温和的声音,心中一动,地抬起头。
当她的目光触及到朱厚照的脸庞时,整个人顿时怔住,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
眼前,竟是一位唇红齿白的俊朗少年。
他的面庞轮廓分明,眉宇间带着英气,眼中星光点点,仿佛能洞悉一切。
他身形挺拔,却并不似她想象中那般魁梧高大。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胡须。
玲珑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无数次幻想过皇帝的模样,本以为皇帝定是如同自己的父亲那般,威严无比、一言九鼎、身材高大且面带胡须之人。
可眼前所见的,却与她的想象截然不同。
她下意识地在心中怀疑,眼前这位少年,并非皇帝。
可转念一想,这养心殿乃是天子寝宫,除了皇帝,谁能住在这里?
除了皇帝,又有谁能有如此气度,安然端坐于此?
朱厚照看着她那副呆愣的模样,心中觉得有趣。
他嘴角微扬,轻声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玲珑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垂下眼帘,恭敬地回答。
“回……回陛下,民女名叫玲珑。”
朱厚照身着一袭素面常服,并未穿那象征着帝王威严的龙袍。
这在玲珑心中,又添了一层疑惑。
在她那朴素的认知里,皇帝就应该是威严无比,时刻穿着龙袍的。
可眼前这位明眸朗目的俊俏少年,却平易近人得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她甚至忍不住猜测,他是否是哪位小太监,或是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
但想到养心殿只有皇帝能住,她便立刻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她回想起入宫不足十天,女官们便已向她灌输了诸多服侍皇帝的技巧及取悦帝王之法。
她本以为,皇帝召见她,必是为了此事。可眼前这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实在让她难以将其与威严的皇帝形象联系起来。
她心中暗自嘀咕,这皇帝,似乎并非传说中那般凶狠。
朱厚照看着她那副既紧张又好奇的模样,心中觉得十分可爱。
他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盏热茶,递到玲珑面前。
“这一路风寒,喝盏热茶暖暖身子吧。”
玲珑小心地接过茶盏,喝了一大口,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咙直达心底,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她放下茶盏,轻声说道。
“陛下,民女是金陵人,父母也都是金陵人。只是他们对民女管教甚严,除了学习诗词字画、舞蹈之外,从未出过家门。此次选秀入宫,是民女第一次离家。”
朱厚照了然地点了点头。
他由此得知,眼前这个涉世未深的小丫头,除了父母和老师之外,几乎从未见过外人。
她对宫中规矩的知晓,恐怕也仅限于女官们的教导,对朝堂之上的事情,更是一无所知。
他并未向玲珑表明自己的身份,觉得她或许能猜到。
她只是一个刚入宫的秀女,他无需在她面前,刻意显露皇帝的威严。
他更希望,在她面前,他能卸下帝王的重担,做回那个真实的自己。
玲珑望着眼前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俊俏少年,脸上满是欣喜与激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