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我在新朝搞基建 > 第29章 真正珍贵的古籍
换源:


       最终还是王莽一锤定音,确定了王卓君总管中央书局的位置。

技艺毕竟是由郡主所垄断,旁人面对如今皇帝最宠爱的孙女,也不可能用一些腌臜手段强取豪夺,自然无法再对此有更多异议。

就算他们真推举出一个人,郡主不将技艺交出,便也无可奈何。

还不如借此机会,派人加入中央书局,窃取造纸配方,到时候自然能赚得盆满钵满。

王卓君自然知道这些人都什么意思,可造纸大部分流程她都告知了贤人,唯独纸药,她只把秘方给了王莽,并让他定期派人将纸药送去。

这样,纸药和纸浆分开制作,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可能同时得到两种秘方。

自然也就无法造出,和她如出一辙的宣纸,只能比她做出的宣纸更差。

王卓君并不在乎这质量差的宣纸流于市场。造纸市场,本就应该百家争鸣,而她只需要把最高端的纸严格把控在自己手中。

即使他们能够造出合适的宣纸,但仍然无法解决印刷使用的油墨问题。

油墨的制作,虽然简单,但其中也掺杂了不少,降低成本的办法。

除非他们,不计成本,但本就是为了赚钱,谁能不在意控制成本的方法呢?

年仅五岁的王卓君就这么第一次站到了台前。

从这日起,她的衣裳和发冠也都换成了公主的形制。

王卓君上任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招募职员。

不然,他一个光杆司令就算干到累死也干不完,况且中央书局的办公楼还没有修建。

王卓君是希望整个园区前方为图书馆,后方为员工办公处。想要好好设计一番,成为能够使用数百年的建筑。

但如今钱还没赚到,就想大兴土木,这对如今缺钱的国库来说恐怕有些困难。

于是,王卓君头批招募的人变为编书审批校队的编辑。

这批人,要先经过笔试海选,再进入面试选拔。

无论地位尊卑,皆可参加选拔。

怕世家对此有所异议,便补充一条:“愿把家中罕见古籍奉上一册的话,可以有酌情加分。”

这个条件对于世家来说实在简单,对于庶民来说却难如登天,即使是有钱的商贾,也难以轻易买来稀缺古籍。

故而,听完王卓君的招考公告,也只是在朝堂上弹劾了几次,便陆续偃旗息鼓了。

因是朝中第一次对外招考,尽管是之前从未听过的中央书局,却也引来了许多太学的学子。

王莽在太学的学子中名声甚好,而王卓君虽是五岁小儿,但却改良造纸术,发明印刷术,这一名头在王莽私下派人宣传下,一时风头正盛。

等到报名截止时,王卓君看着名单上的人数都傻眼了,她本来还想在让大家坐在前殿前那一大块空地上,进行考试。

至于座椅,就更简单了,这年代大家都是席地而坐,准备些席子和书案,就够了。

又节约,还不用修建贡院,站在前殿台阶上,下面有没有作弊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居然有两万人,这么多。”王卓君皱着眉头,看着名单。

那位造纸坊的贤人如今也成了王卓君的下属,听到她的感慨,轻声道:“郡主,此次选招,太学学子悉数前来应考,仅太学学子就来了一万余人,再加上您未曾限制户籍、家世和品行,自然应考者众多。”

“品行?”王卓君很快反应过来,这个新朝仍然使用察举制,故而品行口碑也在考察之内。

王卓君犹豫了一下,皱起眉头:“我们选人,品行也不能差,等面试的时候,让人好好查查。”

看完名单,王卓君抬头看了眼贤人,这位贤人看上去有个四五十岁了,却看起来精明能干,之前便是先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得力宫女。

故而,安排建立新造纸坊的事,交给她不到五天便已经安排妥当了。

王卓君问道:“不知贤人的名讳?”

那位贤人有些惊讶,犹豫了片刻道:“奴婢入宫前,姓柳,无甚姓名。”

“那我便称你柳贤人吧。”

王卓君这么说着,便将名单摊开,看着后面备注他们都献上了什么古籍。

“来看看,我们有什么书可以印出来。”王卓君饶有兴致地瞧着上面的名目,这可是空手套白狼的好方法,她之前可为此得意了好几天,如今也是见证成果的时候了。

结果,连翻两卷名单,王卓君也只看到了一些《论语》、《诗经》。

她烦闷地将竹简一把丢到桌上,竹简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暴怒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柳贤人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轻声劝慰道:“郡主息怒,容奴婢查看一番。”

她快速翻阅了几卷名单,眉头也渐渐皱起。片刻后,她放下竹简,谨慎地开口:“郡主,恐怕世家大族们并未将真正珍贵的古籍献出。《论语》《诗经》虽是经典,但流传甚广,并非稀罕之物。”

王卓君冷哼一声,小手拍在案几上:“我就知道!这些老狐狸,一个个精得很!”她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小小的身影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柳贤人思索片刻,建议道:“郡主,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方式。不如宣布,献上珍贵古籍者,可免去笔试,直接进入面试。这样一来,那些世家为了显示自家底蕴,或许会拿出些真东西来。”

王卓君听了,眉头却皱的更紧:“不过参考一个小小的编辑,他们都要在这上面跟我玩心眼儿!”

她长叹了一口气:“你的主意不行,命人在外张贴告示,将常见书目都列上,并标注好,呈交以上书目的人,不予以提分,并可将书退回。除非是名家注解过的典籍。”

她思忖片刻:“另外,呈交的古籍也要参与评级,确为稀世古籍的为一等,可加三十分,有专长且市面罕见的古籍为二等,可加二十五分,其他古籍让石渠阁的宫人分成五等,依次递减。”

“卷面总分是一百分,笔试按加分名次,选入一百人进入面试,面试再酌情选取二十人。”

柳贤人应道:“唯。”

然第二日,王卓君看着石渠阁递交过来的名录,眉头皱的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