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是庶民学子的露天考场,席地而坐,头顶烈日,只有一张草席和书案。
中间,一条长长的丝带随风轻摆,仿佛一道无形的鸿沟,将两个世界隔开。
王卓君嘴角微勾,既然你们这么在意身份之别,倒让别人也看看这层身份之差何等的残酷,总有一天她要……
她故意走到丝带旁,高声宣布:
“诸位务必谨记——无论出身如何,今日只论才学!”
秋日的气温正好,今日又是难得的晴天,是王卓君托母妃特意观星测出的好日子。
她饶有兴致地在下面巡视了一圈,看着庶民学子,笨拙地拿着毛笔在纸张上书写的模样,微微蹙起了眉头。
怎么忘记了?这些庶民从来都没有用过纸,再去瞧世家贵族那边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用毛笔在纸张上书写的技巧了。
就从卷面来看,已经拉开了第一个档次。
但世家贵族之间,家境也是天差地别,王卓君书铺里卖的纸张价值不菲,并不是所有世家贵族都有能力买一些给家中学子练习。
题目都是王卓君出的,自然也有标准答案,但大部分都是主观题,她也不排斥这些人提出自己的观点。
考试分了两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中间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每场两个时辰,王卓君也是根据太学考试的时间决定的。
太学一般笔试是抽题,然后根据抽中的题目,写一篇策论。
而这次笔试的答题时间为两个时辰。
王卓君上午出了五道主观题,主要是针对中央书局建设提出的问题。而下午出的题,则是请了几位太子祭酒出的跟治学相关的内容。
王卓君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个手腕纤细的学子,她愣了一下,只觉得那人的手分外好看,于是顺着手向上看去,眸光却有些微妙。
她站的这个位置是世家贵族的位置,但此人身上的衣着简朴,虽然没有打补丁,但能看出来已经浆洗多次,磨损严重,只能从料子看出来,是蚕丝所织,价格不菲。
王卓君抿了抿唇,心中暗想,汉朝的女子,胆子还挺大的。
她也多亏是从世家这边的考场入场,若是从庶民那边进,从一开始查夹带那里,恐怕就露馅了。
跟在王卓君身后的柳贤人极善察言观色,王卓君的眼神只在那个女子身上停留了片刻。
等二人回去后,柳贤人记录那女子详细信息和呈交典籍的竹简递给王卓君。
王卓君看着上面的三本典籍,倒是开心地轻拍桌面:“这不还是有聪明人的嘛!”
没在公告上表明性别,本就是王卓君故意为之,但她也没想到,居然真的会有女子来参加考试。
而这个女子送上的三本典籍皆是医书,甚至还有《义妁医录》,这可是未曾流于世的稀缺典籍。
王卓君一抬手:“这个人不管考得如何,都给留下,实在考得太差,先让她去印刷工坊,当码字先生。”
这年头识字的人稀少,全国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几乎都聚集在长安。
然而识字的人,大多又不甘心在印刷工坊当个工人,即使只是负责按照书上的内容,将字模摆好框住。
但说得再好听,读书人也多觉得这份工作不够体面,故而为了让这个职位说出去好听些,王卓君特意给它起了个好名字——【码字先生】。
王卓君托着下巴,远远地望着下面如同蚂蚁一般的庶民学子,顶着秋日刺眼的阳光,在不熟悉的纸面上书写,悠悠叹了口气,喝着明月给自己煮的奶茶,感慨:“什么时候,才能一视同仁呢?”
在王卓君身后的明月听到这句话,却不由有些无奈,自家郡主上辈子怕是在神仙的地方呆惯了,总以为这人间就应该同仙界一般,却不知,这不过是人间最普通且平凡的一幕而已。
张合最近一直在帮王卓君跑腿,郡主升了官,他跑腿的范围也从东宫延伸到整个未央宫。
这会儿顶着满头大汗跑过来说:“公主殿下,那石渠阁的人问,这新送进来的典籍什么时候能入库?”
“哈?”王卓君不可思议地张大了嘴巴,不是,她辛辛苦苦才从那群世家的牙缝里抠出了这么一点儿古籍,这石渠阁的人就想空手套白狼?
王卓君满脸问号,小脸一皱:“不是,本宫总管的部门叫什么,你不会忘了吧?”
“中……中央书局。”张合气喘吁吁地回道。
王卓君重重地点点头:“对啊!中央书局啊!要不要我一个字一个字给你解释中央书局是什么意思?”
张合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自然是,总览天下之书的地方。”
他和明月姐姐一同启蒙,但文字理解方面他还是有些欠缺,因此说这句话时,语气里还有些不自信。
王卓君抽了抽嘴角,这张合平日挺喜欢听自己讲化学知识的,她还想着他小小年纪就在这方面很有自己的见解,指不定是个天才。
但是没有人告诉她,石渠阁这事儿摆明了是要来摘桃子,他都无法理解。
她无奈地揉了揉眉心:“那个……小张啊,石渠阁那边的事儿呢,你去跟钱黄门令说一声,这事儿就能解决。”
“唯。”
看着张合一溜烟跑走的背影,王卓君倒吸一口气,抬头看向明月,然后不由唏嘘,看来身边最聪明的还得是明月姐姐。
明月微笑着看着自己公主多变的表情,自然知道她估计又在心里夸自己,不由有些好笑。
公主真像个小大人一样,成熟感和童真感,两种截然相反的气质就在她身上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了。
王卓君只觉得她把此事交给钱黄门令就能解决石渠阁摘桃子的事情,却未想到新设立的中央书局本就是关系到石渠阁的切实利益。
而她想要轻易解决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
当天笔试结束,王卓君正盯着寺人将试卷封好糊名,就见柳贤人匆匆走到自己身侧,低声道:“公主,那批典籍被石渠阁的寺人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