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鞑靼王庭的次日,风雨初歇,草原上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贾珩站在王庭中央的高台上,望着满地的狼藉,眉头微蹙。昨夜的激战虽胜,却也留下了一堆亟待处理的烂摊子。
“杨将军,你带人清点俘虏和物资,将可用的粮草、兵器登记造册,伤病俘虏另行安置,不得虐待。”贾珩转身对杨再兴吩咐道。杨再兴治军严谨,最擅处理此类事务。
“末将领命。”杨再兴抱拳应下,转身召集士兵忙碌起来。
“冉将军,你率三百骑兵巡查王庭周边,肃清残余鞑靼势力,防止他们反扑。”贾珩又对冉闵说道。冉闵性情刚猛,对付散兵游勇最为合适。
冉闵领命而去后,贾珩看向李存孝和裴元庆:“你二人随我去查看鞑靼王庭的宝库,据说里面藏着不少历代可汗积攒的珍宝。”
三人来到王庭深处的宝库,推开沉重的石门,只见里面金光闪闪,玛瑙、翡翠、玉器堆积如山,还有数不清的金银锭子。裴元庆看得眼睛发亮,忍不住伸手拿起一块金砖:“将军,这些宝贝可真不少!”
贾珩却面色平静:“这些不过是身外之物。将这些珍宝清点后,一部分用于犒赏士兵,一部分运回宣府卫充作军饷,剩下的上缴朝廷。”他深知军心的重要性,更明白需向朝廷表露出无贪功之心。
处理完王庭的事务,贾珩让人将捷报快马送往京城。他知道,这封捷报定会在京华掀起轩然大波。
果不其然,捷报抵达京城时,正在早朝的文武百官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贾珩拿下了鞑靼王庭?这怎么可能!”户部尚书失声惊呼,他前几日还在发愁边疆的粮草供应,没想到转眼就传来如此大胜。
“贾将军真是年少有为啊!想当初他不过是荣国府一个不起眼的庶子,如今竟能立下这般赫赫战功,实在令人钦佩。”吏部尚书赞叹道。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捷报,龙颜大悦,猛地一拍龙案:“好!贾珩真是我大周的栋梁之材!传朕旨意,封贾珩为镇北侯,食邑三千户,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陛下圣明!”百官齐声跪拜。
荣国府内,贾政收到捷报时,正在书房练字。他颤抖着手展开捷报,看完后,激动得老泪纵横,喃喃道:“好小子,好小子啊!我贾家终于出了个有出息的!”
王夫人则在一旁脸色惨白,双手紧紧攥着帕子,心中悔恨交加。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机想要除掉的人,如今竟成了朝廷新贵,镇北侯。她知道,以后再想动贾珩,已是难如登天。
而此时的贾珩,并未因封爵而沾沾自喜。他站在王庭的城楼上,望着辽阔的草原,心中已有了新的目标。
“鞑靼虽败,但草原上还有其他部落蠢蠢欲动。
若不彻底平定草原,边境永无宁日。”贾珩对身边的四位将军说道。
李存孝瓮声瓮气地说:“将军,那我们就继续打下去,把那些部落一一收服!”
贾珩摇了摇头:“硬打并非良策。有些部落与鞑靼素有嫌隙,我们可以派人前去招抚,许以好处,让他们归顺大周。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再出兵讨伐不迟。”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于是,贾珩一边派人招抚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一边整顿军队,训练新兵。他利用从鞑靼王庭缴获的物资和朝廷的赏赐,又装备了几千名骑兵,让自己的队伍扩充到五千人。这些骑兵依旧是人马具甲,配备现代工艺的武器,战斗力极为强悍。
与此同时,贾珩还派人前往回纥部落,感谢他们之前的相助,并送上了丰厚的礼物,与他们建立了更加稳固的联盟关系。
几个月后,草原上的大部分部落都已归顺大周,只有少数几个部落负隅顽抗。贾珩率领着三千精锐骑兵,对这些部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这些部落的战斗力远不如鞑靼,在贾珩的铁骑面前不堪一击。没过多久,就被一一平定。
至此,整个草原都纳入了大周的版图。贾珩在草原上设立了都护府,负责管理草原事务,安抚百姓,发展生产。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再次大喜,下旨嘉奖贾珩,赐他丹书铁券,可免死罪。
贾珩站在草原的最高处,望着远处的群山,心中感慨万千。他从一个荣国府的庶子,一步步成长为镇守一方的大将,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他知道,自己的脚步不会停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