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皇弟只想摆烂,女帝姐姐偷听后杀疯了 > 第79章 水泥丛林里的CEO
换源:


       “朕也觉得,让你亲自去工地盯着,实在是有失体统。”楚云-曦点了点头,似乎非常理解他,“所以朕特许你,可以在督造府设一间‘静室’,内置软榻,非有天大的事,任何人不得打扰你……静思。”

静室?软榻?不被打扰?

楚风的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了。这听起来,好像……还不错?

【咦?这是什么操作?让我带薪摸鱼?在工地上建个豪华卧室?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不对!这是糖衣炮弹!我一旦接了,就跑不掉了!】

“皇弟,”女帝站起身,缓缓走到他面前,声音变得柔和了许多,那双凤眸中,竟流露出一丝楚风从未见过的,类似于“真诚”的东西,“朕知道,你不喜俗务。但你要明白,这永安城,名为拱卫京师,实为拱卫你我。水泥之法,已是震动天下,不知多少人暗中觊觎,动了歹念。唯有将这力量,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建成一座谁也无法攻破的坚城,你这个‘闲王’,才能真正当得高枕无忧,不是吗?”

她顿了顿,伸出一根纤长的手指,轻轻拂去楚风肩上的一点灰尘。

“朕,只是想让你,睡得更安稳些。”

这一刻,楚风彻底没话说了。

他看着眼前这位绝美的女帝,听着她那句“睡得更安稳些”,再回响着自己脑海里那些“我要睡觉”的呐喊。

他悲哀地发现,自己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了。

她把最大的坑,包装成了一个最舒适的枕头,还问他要不要躺下来。

他能说不吗?

楚风的内心,发出了本章最绝望的呐喊:

【我……我谢谢你啊!你这哪是让我睡得安稳,你这是给我造了一座黄金的笼子,还非要我自己走进去,把门锁上啊!】

最终,在女帝那“和善”的注视下,楚风颤抖着,接过了那份沉重如山的圣旨。

“臣弟……领旨谢恩。”

他的声音,听起来都快哭了。

永安城督造府,与其说是一个衙门,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工地。

在女帝“不计成本,务求神速”的旨意下,京郊西山脚下,一片原本属于皇家猎场的广袤土地,在短短数日内,就被夷为平地。数万名工匠和士兵被征调而来,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

而在这片喧嚣与尘土的中央,却有一个格格不入的“静区”。

一座由上好楠木搭建,内铺波斯地毯,四角悬挂着冰块用以降温的豪华大帐,突兀地立在那里。帐前,两列披坚执锐的影卫面无表情地守卫着,任何试图靠近的人,都会被他们冰冷的眼神逼退。

大帐内,楚风正四仰八叉地躺在他那张心爱的,从闲王府搬来的竹制躺椅上,身上盖着一床薄薄的蜀锦凉被,睡得正香,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可疑的晶亮。

他,永安城督造府正使,楚风殿下,正在“静思”。

这是他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后的尊严。

当然,督造府的实际运转,并未因他的“静思”而停滞。恰恰相反,整个工程的效率,高到了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大帐之外,临时搭建的几排简易公房里,三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正驱动着这个庞大的项目。

“第一施工队!石料配比错了!王爷有令,沙砾与石子之比,当为三比五,而非二比六!立刻整改!否则军法处置!”

张烈,如今的“永安城前锋营都尉”,嗓门比工地的噪音还大。他手持女帝御赐的令箭,身先士卒,哪里最苦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将手下的士兵和工匠操练得嗷嗷叫,工程进度一日千里。

“第七批水泥熟料已出窑!品相上乘!赵评事,请验核!”

“记录在案!送往研磨区!记住,必须研磨十二个时辰以上,细度不达标者,一律回炉!”

赵无咎,督造府左长史,负责技术监督和质量把控。他设计了一套繁琐到变态的质量检测流程。每一批水泥,从原料开采到最终使用,都要经过十七道检验,并由专人签字画押,存档备案。在他的监督下,永安城出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墙,都坚固得如同一个标准。

“启禀刘司丞,西山石料场急报,需增派人手五百,申请白银三百两,以为薪酬。”

“驳回!根据《督造府人力调配章程》第三款第七条,各部人力应优先内部调剂。让张都尉从城防营抽调一队人过去。至于银钱,按规定,凭工部核验文书支取,不得预支。”

刘承,督造府右长史兼度支使,将他的“规矩”发挥到了极致。他制定了厚达一尺的《督造府财务及物料管理条例》,每一文钱的流向,每一袋水泥的去处,都被他用蝇头小楷记录在册,清清楚楚。任何想从中揩油的人,都会被他用“规矩”二字,怼得哑口无言。

这三人,构成了督造府的铁三角。他们风格迥异,却又配合默契,将偌大的工程管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清楚,真正让这一切得以运转的,是那个躺在大帐里睡觉的王爷。

因为,每当他们遇到难题,争执不下,或者陷入困境时,一道来自宫中的“神谕”,总会恰到好处地降临。

这天,张烈和赵无咎就吵了起来。

起因是地基的养护问题。张烈为了赶工期,希望地基浇筑后,能尽快进行墙体的垒砌。而赵无咎则坚持,水泥在凝固过程中,必须保持湿润,至少要洒水养护七天以上,才能达到最佳强度。

“七天?黄花菜都凉了!”张烈急得跳脚,“北境的蛮子可不会等我们七天!早一天建成,京城就早一天安稳!”

“欲速则不达!”赵无咎寸步不让,“若地基不稳,筑起万丈高墙,亦是空中楼阁!一旦坍塌,后果不堪设想!此乃百年大计,岂能因一时之急,留下千古之患?”

两人一个主张“效率”,一个主张“质量”,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能把问题捅到了楚风的“静室”前。

影卫进去通报,很快又出来了,面无表情地传达了王爷的“指示”:“王爷说,他累了,要静思,让你们自己看着办。”

张烈和赵无咎都傻眼了。

而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一名传旨太监,快马加鞭地从宫中赶来,带来了女帝的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