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凤隐锦杀 > 第26章 血昭案,疑云再起
换源:


       萧辰的声音冷得掉冰渣,“封锁所有城门,严查出城人员,特别是往北去的路线,给本王一寸一寸地查!”

“是!”凌风领命,匆匆而去。

萧辰转身,大步流星直奔锦华苑。

云锦正坐在窗边,面色沉静地看着窗外,指尖却无意识地收紧,泄露了内心的波澜。

宇文烈的逃脱和那封血书,她已第一时间知晓。

听到脚步声,她回过头,对上萧辰深沉如海的眼眸。“他认出了我。但‘前朝凰女’何意?”云锦平静地陈述,语气里听不出太多情绪,“或者说,他怀疑了还是故意嫁祸什么?!。”

萧辰走到她面前,蹲下身,握住她微凉的手,仰头看着她:“怕吗?”

云锦轻轻摇头:“从决定复仇的那一天起,就已无所畏惧。”她顿了顿,反手握住他的大手,目光坚定,“只是,不能让他把消息传回北狄。”

“他传不出去。”萧辰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决,“京城已是天罗地网,他插翅难飞。即便他真有通天的本事把消息送出去…”

他眼底寒光一闪,“本王也会让它变成抵达王庭的一具尸体。”

然而,宇文烈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任凭萧辰如何撒网搜寻,竟再无踪迹。

这让萧辰心中的不安愈发扩大。一个北狄使者,对京城暗道如此熟悉,背后若无人协助,绝无可能!

两日后,一场由曹尚书牵头、宴请北狄使团的宫宴上,风波再起。

席间,一位留守的北狄副使——宇文烈心腹,借着酒意,忽然举杯向云锦发难,言语看似恭敬,却暗藏机锋:

“摄政王妃风姿卓绝,剑舞更是惊艳绝伦,令我等待使叹为观止。听闻王妃乃商贾奇女子,却不知为何,臣下总觉得王妃眉眼间……

竟有几分像我北狄一位早已隐退的贵族夫人,尤其那双眼睛,清冷睿智,如雪山圣湖…呵呵,或许是臣下醉眼昏花,唐突之处,还望王妃娘娘海涵。”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许多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云锦身上,包括曹岳那老狐狸探究的眼神。

云锦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与莞尔:

“哦?竟有此事?本宫倒是头一回听说。或许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人有相似亦属平常。只是…”

她话锋一转,语气略带揶揄,“使者口中的贵族夫人,想必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本宫一介商贾女子,岂敢高攀相比?使者这比喻,倒是新奇。”

她四两拨千斤,既否认了关联,又轻巧地将对方的话定义为“醉话”和“新奇比喻”,反而显得对方失礼。

那副使还想再说什么,萧辰却已冷声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副使确是醉了。本王王妃乃靖朝子民,与北狄贵胄有何干系?此等戏言,休要再提。免得伤了和气。”

他目光如刀,扫过那副使,又若有深意地瞥了一眼曹岳。

曹岳立刻笑着打圆场:“是极是极!副使定是醉了!来人,快给副使醒醒酒!”一场风波被强行压下,但怀疑的种子……

宫宴结束后,马车上。

萧辰面色阴沉如水:“曹岳这老狐狸,定然也……。他今日看似打圆场,实则是在观察你的反应。”

云锦靠在他肩头,略显疲惫:“纸终归包不住火。宇文烈一日不除,我的身份随时被用作各做算计风口,就多一分的风险。”

“他不会有机会。”萧辰将她揽入怀中,下巴轻抵她的发顶,声音低沉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即便…即便真有那么一天,全天下都敌对你的身份,你也只需记住,你是本王的王妃。无人能动你分毫。”

萧辰目光复杂地看着她,拇指轻轻摩挲她的脸颊,亲吻着云锦推开自己的手,温柔道:

“在你还是‘锦娘子’时,便已查到七八分。娶你,并非全然因为你是‘锦娘子’,是因为…我发现自己一见钟情,后面就无法自拔……哪怕自欺欺人……也无可救药贪念你的…。”

那时她恨死他,可他却爱得撕心裂肺都不愿放手。是那个让他心疼,让他想要牢牢护在羽翼下的她。无论她什么身份,只要是她,就够了。

云锦怔怔地看着他,心中巨浪滔天。

原来他早已知道!那么之前的种种,他的试探,他的靠近,他的保护…竟都包含了这一层深意?

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震惊,有恍然,更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奇异平静。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已经控制住局面时,坏消息再度传来——

被严密看守的驿馆内,那名出言试探的北狄副使,竟在重重守卫之下,离奇中毒身亡!死状与之前那只野猫一模一样,皆是口吐白沫,面色青紫!

现场依旧留下了一张血字纸条,与宇文烈那封字迹相同:“真相终将大白。”

杀人灭口!死无对证!对方不仅在挑衅,更是在警告:他们能轻易取人性命,也能随时将云锦的身份公之于众!

萧辰得知消息,一剑劈碎了书房的红木桌案。“好!好一个曹岳!好一个北狄!”他怒极反笑,眼中杀意沸腾,“本王倒要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副使的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朝堂内外掀起轩然大波。

北狄使团成员接连出事,使得两国关系骤然紧张,边境摩擦的消息也开始频频传回。

压力之下,小皇帝召萧辰入宫,言语间多有责备之意,责令他务必尽快找回宇文烈,妥善处理使团事宜,给北狄一个交代,以免引发战端。

萧辰面无表情地领旨,心中冷笑。这小皇帝,怕是巴不得他与北狄彻底闹翻,好从中渔利。

回到王府,萧辰周身气压更低。

他屏退左右,独自在书房对着靖朝疆域图沉思良久。

北狄、曹党、小皇帝、云锦的身份危机…诸多线索纷乱复杂,但他隐约感觉,一切的核心,或许仍在于十几年前那桩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血诏案。

只有彻底揭开血诏案的真相,才能斩断所有阴谋的根源,才能真正护云锦周全。

是夜,他再次秘密提审了数名当年与案有关、如今仍被关押在诏狱最底层的犯人。

威逼利诱,各种手段用尽,终于从一个濒死的老宦官口中,撬出了一点零碎的线索。

老宦官神智已不清醒,只反复念叨着:“…血诏…是假的…但云太傅…必须死…他看到了…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北边…北边来的…”

“北边来的什么?”萧辰急切追问。“…信…密信…曹…曹大人…和…和…”老宦官声音越来越低,眼神涣散,

“…盖着…狼头金印…”狼头金印!那是北狄王庭最高级别的密信印记!

萧辰心中巨震!难道当年云太傅获罪的真实原因,并非所谓的“矫诏”,而是因为他发现了曹岳与北狄勾结的密信?!

所以曹岳才要先发制人,构陷血诏案,后面利用血昭,一步步算计……所以……云锦之前所得的血昭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复仇,都是被利用的刃!

这个猜测让萧辰背脊发凉。

若果真如此,那曹岳通敌卖国之罪,便是铁证如山!而血诏案,根本就是一桩……

他立刻下令:“凌风!持本王手令,即刻去档案司,将密封的血诏案所有卷宗,全部调来!记住,要快,要隐秘!”

“是!”凌风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刻领命而去。

然而,半个时辰后,凌风空手而回,脸色极其难看:“王爷…档案司的人说,血诏案的卷宗…就在三日前,被陛下亲自下令调走了!”

“什么?”萧辰霍然起身,“陛下调走卷宗?所为何事?”“档案司的人只说,陛下近日翻阅旧案,对血诏案颇有兴趣,欲亲自查看…”

萧辰心头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袭来。

小皇帝为何突然对十几年前的旧案感兴趣?这绝非巧合!他立刻亲自赶往皇宫,以摄政王需复核旧案为由,向小皇帝请求调阅血诏案卷宗。

御书房内,庆元帝看着神色凝重的萧辰,慢条斯理地放下茶盏,语气平淡:

“皇叔来得不巧。那卷宗朕翻阅时,不慎打翻了烛台,烧毁了不少…尤其是关键的那几页供词和物证记录,已是灰飞烟灭,朕也甚是惋惜。”

“烧毁了?”萧辰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着小皇帝,“怎会如此巧合?”

庆元帝微微一笑,笑容却未达眼底:“皇叔是在怀疑朕吗?天有不测风云,意外难免。或许……是此案牵连太广,上天也不愿其真相再见天日吧。”言语间,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暗示与威胁。

萧辰死死盯着小皇帝,心中已然明了。

卷宗被毁,绝非意外!是小皇帝,或者是他曹岳吹了枕边风,阻止他继续查下去!

他们害怕真相大白!那被烧毁的“关键几页”,恰恰证明了血诏案确有……!

他强压下翻涌的怒火,面无表情地行礼告退:“既如此,臣告退。”

转身离开御书房的刹那,萧辰的眼神变得无比冰冷锐利。

越是遮掩,越是证明有问题!

曹岳,北狄,甚至可能牵扯到更深的内幕…还有这个小皇帝,究竟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