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让你给世子伴读,你怎么登基了? > 第六十六章得知真相
换源:


       “是赵衡身边的一个书童写的。”

“对啊先生,刚才我们不是说了吗?这首诗还输给了青松书院的杨墨,他写了一首《咏梅》……”

后面的话,李进同已经听不进去了。

他满心想着,自己竟然眼瞎至此,赵衡身边跟着的那个小书童,日日在他跟前晃悠,他却从未注意过!

一个九岁的孩童,不过跟着赵衡几个顽劣之徒学了点启蒙读物,竟然就能做出这等好诗!

写的这样一手好字!

将来,书法、诗文等神坛之上,定有他的大名啊!

此人多半就是文曲星转世啊!

激动之余,李进同忽然一口气哽在了喉咙里。

等会儿?

《望岳》这样气魄的好诗,会输?

李进同即刻怒目圆睁,抓起一个学子手上留下的那首《咏梅》,看了一遍,只觉恶心想吐。

什么酸诗!

他愤怒不已:“好一个姓杨的莽夫!简直不知所谓!拿这样的一首酸诗出来羞辱人,竟然还敢自评为第一!简直荒谬!”

啊???

族学众人,听得李进同这番怒不可遏的话以后,纷纷露出了震惊之色。

……

而此时此刻,王府之中。

赵衡回到王府,第一时间闯进了他爹的院子。

扯着嗓子大喊大叫,把他老子气的火冒三丈,直说要取家法。

赵衡猩红着眼,怒气冲冲:“你打呀!你今天打死我算了,你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把我的书童送了人,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儿子吗?”

嗯?

这话的主谓是不是该反过来?

赵泽升气的脸色铁青,刚要动手,苏娆来势汹汹的赶到。

见到妻子,赵泽升顿时怒火消了一半。

但仍旧铁青着脸问:“卿卿,你来的正好,你看看这个孽障,真是越大越没有规矩了!他一回来就闯进我的书房,竟然敢质问起他爹来!真是混账!”

平时,夫妻俩在教育赵衡这件事上,向来保持态度一致。

然而这次,苏娆却是没有应和,只沉着脸问:“王爷,妾身也想问你,你为何毫无缘由的就将衡哥儿身边的书童送了人?为何不与妾身商量?”

不是?

赵泽升满脸无语:“不过一个小小书童,我想送人就送人了,怎的还非得经过你们的同意不成?”

“本王还是一家之主吗!”

他叉着腰有些生气,“我舟车劳顿回来,你们母子不说迎接我也就罢了。竟然还质问起我来!”

“都给我出去……有什么话,等我看完这本书再与你们说!平白搅了我的兴致!”

什么书?

都火烧眉毛了,这个时候还有兴趣看书?

苏娆气的真想上手掐他,赵衡更是上前将赵泽升护在怀里的书给夺了回来。

赵衡嗤笑:“看书?这本《西行记》你倒是看的津津有味,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啊?可写这本书的人,却被你当人情送了!你哪儿来的脸啊!”

赵泽升面色一僵。

啥?这本书是……一个书童写的?

他心中泛起一阵懊悔,这可怎么办!

正想着,门房来报,说是李进同来了。

有客人来,苏娆也不好与赵泽升发火,忙让人请了进来。

结果,半道上就见李进同急急忙忙的高声喊:“王爷!王爷!我找到了!那个书圣大家,叫作周延!就是你家世子的伴读啊!”

靠!

赵泽升踉跄了一步,有些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也就是说,他把神仙似的人物,给随手送人了?

李进同气喘吁吁的来到跟前,将一张纸递给赵泽升,说道:“王爷!你瞧这首《望岳》,写的多么辽阔大气!胸怀坦荡!你敢相信吗?周延不过九岁,他却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来!”

不仅写得一手好书法,还能创作这样神仙般的诗文!

这可是神童啊!文曲星转世啊!

难怪啊……

难怪段大人那么千恩万谢,那么激动欣喜!

“本王真是……这可如何是好?我竟然有眼无珠,双眼蒙尘,明珠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我却把他送人了!”

岂有此理!

这段漕运定然是故意诓骗!

汝阳王气的脸色铁青,他挣扎了一下,咬牙道,“一切都是本王的错!本王这就去找段大人,势必要将人请回来!”

说罢,他立刻冲出家门,让人备马赶往了段府。

此情此景,瞧得赵衡一愣一愣的。

啥?

他没听错吧?他爹和李先生都说那首《望岳》,是一首绝顶好诗?

赵衡喃喃自语:“娘嘞……《望岳》这首诗,不是周师傅随口念的吗?他就读了一本《笠翁对韵》,就随意写的而已啊……”

李进同还没有走,自然听到赵衡的呢喃,顿时震的瞳孔紧缩。

这是真的吗!

天呐!

……

东乡村,周家。

周延归家的第一晚,全家人难得祥和温馨的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睡了一个安稳的觉。

尤其是周家兄弟二人,在灶台旁又闷又冷,每日在施展不开的地方蜷缩着,险些送了小命。

如今,能重新回到温暖的被窝里,简直是回到了福地。

太难了。

想睡个舒服的觉,实在是太难了。

因此,这一晚,周子康搂着儿子周延十分的高兴亲近,恨不得不要分开。

孙氏坐在一旁的炕上缝衣服,满脸笑容温和。

延哥儿真是给周家长脸了!

只有周延有些尴尬。

他毕竟骨子里是个大男人,虽然寒冬腊月的有些冷,可两个男人紧紧相拥还是让他有些不好意思。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爹冻的病了的缘故,他这身上犹如冰窖子似的,冷得让人直打哆嗦。

翌日一早,周延从暖烘烘的被窝里伸出双手,打了个舒适的呵欠。

心中格外的宁静祥和。

屋外响起阿奶还有周谦姐弟俩干活儿的声音,听着这些熟悉的声音,周延微微一笑。

王府虽好,锦衣玉食。

可是那终究不是他自己的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他伸了伸懒腰,穿好衣服洗漱过后,往屋外走去。

院子里,周谦兄妹二人正忙着磨豆腐。还有舂米浆。

准备一些腊八要用的食物。

老钱氏精神得很,指挥着两个儿子干活儿,一边对赵氏说:“等下你和我一块儿去集市上买些肉来,快过年了,大家都快把过冬的东西买完了,去晚了又该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