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让你给世子伴读,你怎么登基了? > 第八十六章先生,我会背
换源:


       说好的只是背课文呢!

怎么还搞暗算呢!竟然在要临时出题!

搞暗算也就罢了,还要让他们从昨天学的《孟子》、《礼记》中抽查题目,还要引用《史记》来作答!

这也太变态了吧!

咱就不说那《孟子》的拗口、晦涩难懂,就说《礼记》中记载的那些古代礼制是如此的复杂,繁文缛节多到令人发指,儒家思想更是让人朦胧懵懂。

而《孟子》之中,核心思想又分为四大板块,分别为‘性善论’、‘仁政学说’、‘义利之辩’、‘民本思想’等等。

而《史记》之中,更是囊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等。其中的文章更是篇篇难懂,理解起来无异于是天书!

李进同此举,分明就是想让学生们以史辩今,融会贯通啊!

有个学生立刻愤怒的起身追问:“先生,昨日你可不是这么说的!明明只有背诵的任务,怎么如今又追加了提问?这也太过分了!”

见此情景,赵衡心头一紧,暗地里把这人咒了千百回。

无他,只因这位敢和先生叫板的学子,就坐在他的左侧。

李进同看向他的时候,同时扫视着赵衡。

但凡进过学的都清楚——

要是有学子当面顶撞先生,或是被点到答题却支吾不清,那他前后左右的同窗,保管要跟着遭殃。

这便是妥妥的“课堂连坐罚同列”规矩。

果不其然。

李进同目光扫向那名起身的学子,寒声道:“目无师长,记过一次。既然你这么勇敢,想必是早已经烂熟于心了,背诵便从你先开始吧。”

那学子脸色骤变,抓耳挠腮半天蹦不出一个字。

好家伙!

你一个字都背不出来,还好意思质疑先生加试提问?

李进同当即沉下脸来:“从现在开始,除非你能一字不落的将昨天的课文背出来,否则就别想吃饭!等你何时熟记,何时方能去膳堂用膳。现在,你左边的同桌,起身作答。”

靠!

赵衡一脸绝望地站起来,结结巴巴背诵:“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孟子·告子上》中的名篇,文章以“鱼”和“熊掌”设喻,阐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强调了道德修养和正义的重要性。

所以,全篇都得熟记,甚至铭记于心。

赵衡勉勉强强的背了全篇,虽然中途支吾许久,可也磕磕绊绊背完了。

他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听李先生问道:“文中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二者”具体指什么?义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可以引用《史记》中的哪一段,来解释啊?”

啥?

赵衡的脑瓜子顿时嗡嗡作响。

特别是李先生那冷若冰霜的眼神,正死死地盯着他,仿佛要化作利箭直直的穿透他的脑门。

吓得他浑身一激灵,却半点头绪也无。

这题看着只涉及《孟子》,可变态的是,他必须引用《史记》中的故事来回答!

他上哪儿知道去!

赵衡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干脆心一横,摆烂道:“学生愚钝,望先生指点”

“一边站着反省去!后边儿的,你来!”

楚东炀脸色煞白地站了起来。

比起赵衡背书方面,他显得顺利许多。

至少不会磕磕巴巴,沉思苦想半天。

可对于李先生的提问,他也是一脸懵逼,怎么也想不出来。

整个班级的人,随着李进同的提问,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先后了起来。

可背诵的倒是挺多,能答上来的,却是一个也无。

人们常说:只知其一不知其,正是如此。

像这些学生,只懂得背诵,却不理解其意思,长此以往,只会变成书呆子。

于江山社稷,有何用处呢!

看着一个个呆若木鸡绝不吭声的学生们,李进同一张老脸被气的铁青。

他咬牙切齿的瞪着众人,斥责道:“你们这群蠢才!昨日上课,为师已经讲的如此通透,就差没让你们开卷考试了!可如今呢?我再三提醒询问,你们却毫无印象!”

“蠢笨至极!不知所云!”

“当真是叫我寒心!”

李进同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尔等既然如此不知上进,那我今日必须惩戒一二,以示警戒!好叫尔等再不敢掉以轻心!”

众人一听,顿时吓得瑟瑟发抖。

老头子要怎么惩戒他们啊?

只听得李进同声如洪钟般怒道:“我再给你们一刻钟的功夫,若是还没有人能够将这道题解答,今日尔等便全部饿着肚子,不许用膳!”

天爷嘞!

李老头这个变态!

昨日什么时候讲过这道题了?

他们怎么没有半点印象?难不成集体失忆了不成?

李老头分明就是故意刁难人,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

简直可恶至极!

大家忍不住唉声叹气起来,一片埋怨声中,周延微微一叹。

全部饿着肚子,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他。

这可不行!

他如今正在长身体呢,怎么能随随便便饿肚子?!

于是,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周延缓缓起身。

他微笑道:“先生,您还未抽背学生呢。”

作为新入学的学生,李先生怕他跟不上进度,所以昨儿个特意带着班上同学温习了一遍《史记·游侠列传》中的篇章。

李进同为了加深他的印象,特地让全班同学一起陪读,将这篇文章仔细研读了三遍。

若是这些学生都能仔细回想一下昨日发生的事,稍微转转脑筋,就能想通,这个答案,八成就是在这篇文章里。

李进同很是意外的看了一眼周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显然没想到,周延会主动提起来背书。

毕竟这孩子刚来,凡事生疏。

就算是个天才,可毕竟也只念了三遍。

倒是没想到,周延竟然会这么主动,于是他点点头,沉声道:“既如此,你就背来听听。”

随后,周延清澈而灵动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