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从寒智眼角滑下来,顺着颧骨边缘滴在笔记本封面上,砸出一小片深色圆斑。那点红里混着微光,像掺了夜灯的残影。
李灵儿立刻按住他太阳穴,指腹一擦,指尖泛起淡蓝。她没说话,打开急救包翻出凝胶贴,撕开就往伤口压。赵小宇盯着那抹蓝,声音有点抖:“这血……还能发光?咱是不是快进化成路灯了?”
“不是进化。”寒智闭眼,手摸向太阳穴,“是同步率太高,身体开始反向输出能量。”
“你刚才不是在记录?”李灵儿拧紧药瓶盖,“怎么又调用解析力?明明说好只看数据。”
“我没主动启动。”他睁开眼,视线边缘还浮着几道断续蓝线,“是草图里的结构信息触发了残留响应。就像……自动加载缓存。”
赵小宇猛地抓起心率仪,“所以现在连脑子都不归自己管了?说读档就读档?”
“问题不在读档。”寒智翻开笔记本,指了指背面那行字,“是‘反向索引’。空间在确认我们的存在状态,就像设备上线前的ping测试。”
帐篷里静了一秒。
李灵儿忽然伸手,从赵小宇背包侧袋抽出一块灰白色石片——昆仑玉碎片,第1次进山时带的备用装备,一直没用上。她把它放在桌上,正对那袋仅剩的晶体粉末。
“既然它要ping我们。”她声音很平,“不如我们先发个请求包。”
寒智看了她一眼,嘴角动了动。
“你俩是真打算拿自己当测试机?”赵小宇往后缩了缩,“我可提醒你们,上次闪回完我耳朵嗡嗡响了半小时,脑内BGM还是战鼓,现在想想都想报工伤。”
“这次不碰粉末。”寒智拿过玉片,翻来去看,“昆仑玉在古籍里被称为‘元炁容器’,如果它本身带有稳定频率,或许能屏蔽紊乱信号,只激发可控共振。”
“万一激发的是炸药呢?”
“那就炸。”寒智把玉片贴上赵小宇手臂内侧,正对印记中心,“反正咱们早就不是正常人了。”
玉片刚落,蓝光猛地一跳。
不是闪烁,是亮起——整条纹路像被通电,从断裂符文的起点一路蔓延到肘部。玉片内部浮现出细密脉络,和山洞岩壁上的符文结构几乎一致,只是线条更流畅,像是修复后的版本。
寒智迅速打开光谱仪,探头对准接触点。屏幕跳动几下,锁定一个数值。
“1.2赫兹。”他念出来,“稳定波形,振幅恒定。和上次粉末频闪的混乱状态完全不同。”
“所以这玩意儿是……滤波器?”赵小宇看着自己发亮的手臂,“把杂讯过滤成标准信号?”
“更像调制解调器。”寒智调整仪器参数,“它在把我们的印记频率‘翻译’成空间能识别的协议。”
李灵儿没说话,悄悄按了按肩头。那里有点发烫,像是贴了暖宝宝。她低头看了看锁骨下的印记,纹路边缘微微泛光,但没告诉任何人。
寒智把玉片移开,蓝光立刻熄灭。再贴上,又亮。重复三次,每次响应时间都在0.3秒以内。
“不是被动反应。”他写下结论,“是双向通信。印记能接收信号,也能反馈响应。我们不是缓存区,是承频体。”
“承什么?”赵小宇皱眉。
“承载频率的终端。”寒智抬头,“就像天线,既能收波也能发波。区别是,我们这根天线是插在肉里的。”
“所以医院查不出来。”李灵儿接话,“因为它不是物质残留,是生物与能量场的耦合态。只有在特定频率激发下才会显形。”
赵小宇盯着自己手臂,“那我现在算人还是算设备?”
“算测试组一号。”寒智把玉片放回桌上,顺手把最后一粒晶体粉末搓进指缝,“接下来,试试双媒介激发。”
“你疯了?”赵小宇一巴掌拍在桌上,“刚才还说稳定信号,现在又要加码?你是不是觉得脑出血挺有灵感?”
“单一媒介只能建立连接。”寒智语气平静,“双媒介叠加,才能测试反馈极限。如果玉片是路由器,粉末就是原始信号源。一起用,等于直接对接空间主频。”
“那你先拿自己试!”
“我的解析力刚过载,神经信号不稳定。”寒智看向李灵儿,“你呢?”
她沉默两秒,“我可以。”
“不行!”赵小宇站起来,“你们一个刚流血,一个准备拿自己当信号放大器,我是唯一清醒的吗?这叫实验?这叫自杀式调试!”
“你才是最敏感的入口。”寒智盯着他,“蓝光最先在你身上出现,闪回也由你触发。不从你开始,怎么知道阈值在哪?”
帐篷里安静下来。
赵小宇咬牙,最后叹了口气,“三十秒,倒计时。超时我就甩开。”
李灵儿点头,掏出秒表按下启动。
寒智将晶体粉末撒在玉片表面,轻轻放回赵小宇手臂。粉末接触皮肤的瞬间,蓝光骤然增强,不再是线状流动,而是从皮肤下透出一片光晕。玉片内部符文全亮,脉络交织成网,光谱仪数值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1.2赫兹,波形平滑如镜。
“稳定住了。”李灵儿盯着仪器,“没有紊乱,没有过冲。”
“加压。”寒智低声说。
他没说怎么加,但下一秒,他把自己的左手按在玉片边缘,脊柱处的印记正对能量传导路径。蓝光顺着他的手臂爬升,视野中再次浮现出淡蓝色的能量轨迹线——但这次,它们不是静止的,而是在缓慢旋转,像被某种力场牵引。
“你干什么!”赵小宇想抽手,却发现手臂被一股微弱吸力固定。
李灵儿咬了下唇,也伸出手,将锁骨下的印记部位贴向玉片另一侧。光网瞬间扩张,三人之间的空气开始扭曲,像是高温下的路面,边缘泛着蓝紫色辉光。
寒智的呼吸变重。视野里的能量线不再是被动观察的对象,而是在主动缠绕他们,一根根从虚空中延伸出来,勾连成笼状结构。他的解析力被强行激活,头痛如潮水般涌来,但他没松手。
“频率……在上升。”他声音发紧,“不是我们激发的,是空间在回应。”
“断开!”赵小宇吼,“倒计时早过了!”
没人动。
李灵儿肩头的印记持续发热,像是有电流在皮下穿行。她想缩回手,却发现自己的动作迟滞了半拍,仿佛身体不再完全听使唤。
玉片上的符文突然逆向发光,从内向外投射出一层半透明的光膜,轮廓呈球形,直径约两米,边缘不断吞吐蓝光。帐篷的地面在光膜覆盖处开始虚化,泥土与石块的形态变得模糊,像是被橡皮擦轻轻蹭过的铅笔画。
“这不是共振。”寒智终于明白,“是握手完成后的……数据同步。”
“什么意思?”赵小宇的声音已经开始颤抖。
“我们发了请求。”寒智看着那团光泡,“它回了个连接确认。”
光膜猛然收缩,向玉片中心坍塌。三人身上的印记同时爆亮,蓝光从皮肤下透出,连成一片光网,将他们牢牢裹住。寒智最后看到的,是那团光泡内部浮现出一道裂缝,裂缝背后,是扭曲的岩层与悬浮的晶石——和他解析力中见过的结构,一模一样。
赵小宇张嘴想喊,却发现声音被吞没了。
李灵儿的手还贴在玉片上,指尖微微抽搐。
寒智的笔记本从膝头滑落,封面沾着血与粉末的混合物,在蓝光映照下,那行小字清晰可见:“频率锚点:1.2赫兹,承频者已上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