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屋檐之下,灯火长明 > 第 15 章 长明灯火照流年
换源:


       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工作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织出金色的网。林晚坐在原木桌前,看着周晓晓给新出炉的栗子蒙布朗撒糖粉,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桌角——那里刻着一道浅浅的痕,是去年陈凯搬桌子时不小心撞的,当时他懊恼了好几天,她却觉得这道痕让桌子多了点烟火气。

“林姐,您看这批栗子泥的甜度怎么样?”周晓晓递过来一个小勺子,眼里带着期待。经过两年的历练,她已经从懵懂的学徒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店长,分店在她的打理下,生意比主店还要红火。

林晚尝了一口,栗子的醇香在舌尖弥漫,带着恰到好处的甜:“正好,比上次少放了半勺糖,更能突出栗子本身的味道。”她看着小姑娘眼里的雀跃,忽然想起五年前自己刚开工作室时的样子,也是这样,为了一点点进步就开心半天。

“对了林姐,”周晓晓忽然压低声音,“陈凯哥说今晚请我们吃饭,庆祝工作室开业五周年,让我别提前告诉你。”

林晚的心里泛起暖意。她自己都忘了开业纪念日,陈凯却一直记着。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总在用最实在的方式,给她最温暖的惊喜。

正说着,门口的风铃叮当作响。陈凯抱着两岁多的念念走进来,小家伙穿着件焦糖色的毛衣,像颗圆滚滚的栗子,看见林晚就张开双臂:“妈妈抱!”

林晚起身把儿子抱进怀里,在他软乎乎的脸颊上亲了一口:“今天在幼儿园乖不乖?”

“乖!”念念奶声奶气地说,从口袋里掏出颗皱巴巴的糖,“老师给的,给妈妈吃。”

陈凯在一旁笑着解释:“今天幼儿园做亲子活动,他非要把老师奖励的糖留给你。”

林晚捏着那颗被体温焐得发软的糖,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似的。这就是她的小棉袄,才两岁就知道心疼人了。

王秀兰和张桂兰结伴而来时,手里都提着东西。王秀兰的竹篮里装着刚蒸好的南瓜糕,热气腾腾的;张桂兰则抱着个布偶熊,说是给念念买的新玩具。

“晚晚,我听陈凯说今天是工作室五周年?”王秀兰把南瓜糕放在桌上,眼睛笑成了月牙,“我特意蒸了南瓜糕,祝你生意越来越红火。”

张桂兰也跟着点头:“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仿佛昨天你才刚开始折腾这个小店,现在都开分店了。”她看着墙上挂着的获奖证书,语气里满是骄傲,“我们家晚晚就是厉害。”

林晚给她们倒了杯桂花茶,笑着说:“都是多亏了大家帮忙,不然我哪能坚持到现在。”

正说着,林建军扶着大腹便便的小雅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个怯生生的小姑娘——是小雅带来的侄女,在工作室做兼职。“姐,我们来给你捧场了。”林建军手里提着个蛋糕,上面写着“五周年快乐”,“这是小雅特意给你订的。”

小雅笑着说:“知道你家的甜点最好吃,特意买了别家的,省得你说我们偏心。”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是对双胞胎,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

工作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念念缠着林建军要骑大马,周晓晓和小雅的侄女忙着给大家分南瓜糕,王秀兰和张桂兰则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嬉闹,时不时聊上几句家常。

林晚看着眼前这一幕,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五年前那个在车库里偷偷筹备工作室的夜晚,她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天——曾经剑拔弩张的婆媳成了亲密的朋友,曾经让她头疼的弟弟成了可靠的帮手,曾经冷清的工作室变得像个温暖的大家庭。

“对了姐,”林建军忽然想起什么,“我跟小雅商量好了,等孩子出生,就把旁边那间空着的门面租下来,开个母婴用品店,跟你的工作室做邻居。”

林晚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

“是啊,”小雅笑着说,“到时候我们搞联动活动,买母婴用品送甜点优惠券,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陈凯在一旁补充:“我已经跟房东打过招呼了,租金很合适,等你们生完孩子就可以装修。”

看着他们认真规划的样子,林晚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工作室飘着甜香,母婴店摆着可爱的小衣服,孩子们在两家店之间跑来跑去,笑声像银铃一样。

傍晚的庆祝宴设在小区附近的餐馆。包间里摆满了鲜花,都是苏晴特意送来的,说要给工作室五周年添点喜气。苏晴的花艺工作室早就开成了连锁品牌,却还是每年都记得林晚的开业纪念日。

“晚晚,恭喜你啊。”苏晴举起酒杯,眼里闪着真诚的光,“还记得我们大学时说要开相邻的店吗?现在虽然没开在一起,却都实现了梦想,真好。”

林晚也举起酒杯,和她轻轻一碰:“是啊,真好。谢谢你一直支持我。”

“跟我还客气什么。”苏晴笑着说,“对了,我下个月要去法国考察,给你带了本最新的甜点食谱,里面有很多新花样,你肯定喜欢。”

席间的气氛热闹而温馨。大家聊着这五年来的变化,说着未来的打算,笑声和碰杯声此起彼伏。林晚看着身边这些熟悉的面孔——眼里满是宠溺的陈凯,调皮捣蛋的念念,笑容慈祥的王秀兰和张桂兰,成熟稳重的林建军和幸福洋溢的小雅,还有一直支持她的苏晴和周晓晓……心里像装了个暖炉,热乎乎的。

陈凯忽然站起来,端着酒杯走到林晚身边,眼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五年前,你说要开工作室,我其实是反对的。我怕你太累,怕你受委屈,却没意识到,那是你的梦想,是你眼里的光。”他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谢谢你从未放弃,谢谢你让我明白,爱不是束缚,是支持和陪伴。未来的日子,我会一直陪着你,看着你的工作室越来越好,看着我们的家越来越幸福。”

包间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林晚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知道,这个男人从来不是不支持她,只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在关心她、保护她。

回家的路上,夜色已经很深了。陈凯抱着睡着的念念,林晚挽着他的胳膊,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路边的桂花还在散发着甜香,像在诉说着这五年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我们刚结婚时,挤在出租屋里,你总说想有个带阳台的房子吗?”林晚忽然问。

陈凯笑着点头:“记得,那时候你说,要有个大大的阳台,种满鲜花,还要放张藤椅,晒太阳的时候能看书。”

“现在都实现了。”林晚靠在他肩上,声音软软的,“我们有了带阳台的房子,种满了鲜花,还有了可爱的儿子,有了我喜欢的工作室。”

“还有我。”陈凯补充道,语气里带着点小得意。

“嗯,还有你。”林晚忍不住笑了,“最重要的是有你。”

回到家,把念念放进小床后,林晚和陈凯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陈凯递给她一本精装的笔记本:“这是我给你准备的五周年礼物。”

笔记本里贴着这五年来的照片:第一张是车库工作室刚开张时的样子,简陋却充满希望;然后是搬新址时的热闹场面,大家都在帮忙搬东西;有美食节获奖时的合影,她手里举着奖杯,笑得一脸灿烂;还有念念出生时的照片,小小的一团,被他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

最后一页是陈凯写的一段话:“亲爱的晚晚,看着你从那个迷茫的午后,到如今眼里有光的模样,我才明白,最好的爱情,是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一直牵着你的手,看遍四季流转,灯火长明。”

林晚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接一颗地掉在笔记本上。她转身抱住陈凯,把脸埋在他怀里:“谢谢你,凯哥。”

陈凯轻轻拍着她的背,下巴抵在她发顶:“傻瓜,该说谢谢的是我。谢谢你让我明白,家不是冰冷的房子,是有你在的地方,是灯火下的欢声笑语,是屋檐下的柴米油盐。”

阳台上的风铃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林晚知道,这五年的时光,像一场漫长的烘焙——有过揉面时的费力,有过发酵时的等待,有过烤箱温度失控时的慌张,却最终烤出了香甜软糯的幸福。

工作室的灯还亮着,像颗温柔的星子,在夜色里静静闪烁。林晚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个五年,还会有新的挑战和惊喜,但只要身边有他,有这些爱她的家人和朋友,有这满室的甜香和屋檐下长明的灯火,她就什么都不怕。

因为她已经懂得,平凡生活里的幸福,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是清晨厨房里飘出的粥香,是孩子睡梦中的呢喃,是爱人眼里的温柔,是朋友伸出的援手,是自己亲手创造的、充满烟火气的生活。

屋檐之下,灯火长明。这就是生活最动人的模样,是流年里最温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