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在冬日的英国晒到太阳,那一定是幸运的一天!
早上八点,SK公司的大厅比平时更热闹——今天有个重要的签约仪式,客户来自中国的合作院校和英国教育部门,是爱德华团队负责的大单子。
朱旎旎一早就被爱德华拉进了筹备小组,负责文件与流程的最后核对。
她坐在会议室的一角,快速翻着中英文合同,确认数字和条款一致。手边的咖啡已经凉透,眼睛却不敢离开屏幕。
十点半,Lydia穿着一件深蓝色连衣裙走进来,唇色鲜亮,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打印文件,微笑着递给爱德华:“这些是签约要用的正式版本,我已经检查过了。”
朱旎旎心里一紧——合同定稿的版本,昨晚她记得还差一个关键信息更新,是客户昨晚十点发来的邮件补充,如果没改,金额条目会少一行,直接影响附加服务的价格。
她悄悄起身,把Lydia递给爱德华的那份拿到手边,迅速翻到价格页。果然——那行新增条目不见了。
“爱德华。”她压低声音,“这个版本不是最新的。”
爱德华眉头一蹙:“Lydia,你确认用的是昨晚发给全组的版本吗?”
Lydia的笑容不变:“哦?可能是我没看到那封邮件,不过这应该不影响吧?签完再补协议也可以。”
“补协议”在跨国项目里意味着重新走审批流程,不仅耗时,还可能让客户觉得不专业。
朱旎旎深吸一口气,直接说:“我手里有最新的,给我五分钟,可以立刻替换签署页。”
爱德华点头:“去做。”
她抱着电脑冲回工位,飞快调出最新文件,核对签名页、合同编号、时间戳,然后打印、装订、换页。五分钟不到,她气息微乱地回到会议室,把替换好的合同递过去。
签约仪式顺利进行,客户翻到价格页时,微笑着说:“这个新增条目我们很满意,感谢你们的细心。”
爱德华也笑了:“这是我们团队的专业所在。”
Lydia坐在另一边,手里握着笔,指尖微微收紧。
仪式结束,客户离开,爱德华把会议室的门关上,环顾团队一圈:“今天如果合同用错版本,我们可能会失去几个月的努力。以后这种事情——不允许再发生。”
他的目光在Lydia脸上停了两秒,又移开。
解散后,朱旎旎收拾文件时,Lydia走过来,语调轻飘飘的:“反应很快啊,真是让经理刮目相看。”
“这是我的工作。”她笑了笑,没有接下去。
有些暗潮,不必立刻掀开浪花。
晚上下班,风里夹着细雨。朱旎旎走到公交站,手机震了一下——妈妈的视频通话。
“你爸今晚飞BJ了。”
“又是那个设计院的项目?”
“嗯,这次好像是合作方案的定稿会,还说可能会见到几个合作方家属。”
朱旎旎一边听,一边望着街对面的霓虹。BJ的灯火,她已经几年没亲眼看过了。
“妈,你们要注意身体,冬天别老熬夜。”她换了个轻松的话题。
挂断视频,她却忍不住想——BJ的那些联系,也许一直都在,只是她没去碰。
周末,公司没安排加班,她准备去超市买菜。刚出宿舍楼,爱德华发来信息:【有空吗?帮我翻译一份客户的反馈,顺便聊一下下周的展示。】
她想了想,回了个OK。
在公司茶水间,咖啡的香气和打印机的嗡鸣交织在一起。爱德华递给她一份文件:“这次签约,你的处理让我很放心。”
她低头笑了笑:“只是做好了该做的事。”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压力下做对。”爱德华的语气很平淡,但眼神里有一丝认可。
夜色渐深,楼外的雨声更大了。朱旎旎收好文件,走出公司时,才发现公交停运,她被迫叫了一辆网约车。
车窗外的街灯一盏盏倒退,她突然想到——在另一座城市的夜晚,也许有人正走在她曾经熟悉的那条路上。
那个人,会不会偶尔想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