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只是平静地将地图重新铺在桌上,用铅笔的另一端在那个名为“正和县”的红圈上,轻轻敲了敲。
“团长,我知道让你现在就接受这个想法,很难。”苏明的语气沉稳而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但你先听我把话说完。我选择这里,除了我刚才说的那三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他指着地图上正和县与苍云岭之间的区域,说道:“你再看,正和县距离我们刚刚创造了‘奇迹’的苍云岭,直线距离不过六十里。那附近有什么?有大量的煤矿、铁矿!这些都是我们将来建立自己的兵工厂,生产武器弹药最宝贵的原材料!”
“更重要的是,它的背后,就紧紧依靠着苍云岭山区!”苏明的眼中闪烁着精光,“苍云岭地势险要,山峦叠嶂,易守难攻。一旦我们拿下正和县,苍云岭就是我们最天然、最完美的战略纵深和防御退路!万一将来鬼子真的大兵压境,我们守不住县城,也可以从容地退入山区,跟他们继续打游击!而对于苍云岭一带的地形地貌,经过上次的大战,现在整个山西,恐怕没有人比我更熟悉了!”
“有资源有纵深有退路,而且出其不意。”苏明看着李云龙,一字一顿地总结道,“团长你告诉我,除了这里我们还能找到比这更合适的选择吗?”
李云龙被苏明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他不得不承认从战略层面来看,苏明的选择几乎是完美的。但他心中对于攻打县城那根深蒂固的畏难情绪,还是让他犹豫不决。
而站在屋子一角的赵刚,此刻的心情简直是五味杂陈。
他这个政委才刚刚到任不到一个小时,就亲眼目睹了新一团的两位军事主官,激烈地争论着一个要“攻打县城”的疯狂计划。
他还没来得及开展任何政治工作,就先被这天马行空的作战思路给震得七荤八素。
他看看一脸不待见自己的李云龙,又看看那个眼神锐利、仿佛能看透一切的年轻副团长苏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个政委,恐怕不好当啊!
似乎是看出了李云龙的顾虑,苏明的语气缓和了下来:“团长,你放心。我虽然说要拿下正和县,但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就要扛着枪去强攻。我们不会拿弟兄们的性命去冒险,去硬啃那块硬骨头。”
他微微一笑,说道:“我们要做的,是等待。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用最小的代价,最巧的办法,把这座县城,稳稳地拿到我们自己手里。”
听到苏明说不是强攻,而是要“巧取”,李云龙的心这才稍稍安定了一些。他想起了苏明在苍云岭那神鬼莫测的手段,心中对这个计划,也多了一丝期待。
最终,他咬了咬牙,重重地一拍桌子:“行!苏老弟,老子就再信你一次!就这么定了!从今天起,你让手下的侦察连,给老子死死地盯住正和县!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我们汇报!”
站在一旁的赵刚,嘴巴张了张,很想出言阻拦。在他看来,这个计划实在太过冒险,不符合我军稳扎稳打的作战原则。
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一来他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两位军事主官已经达成了共识,他此时强行反对不仅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会彻底激化矛盾。
二来,他在来之前,也从总部那里得知,新一团已经被授予了“独立发展”的特殊权力。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确实可以进行一些“出格”的尝试。
最终,赵刚选择了沉默。他决定,先静观其变。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一九四零年的三月初。
这天傍晚,负责监视正和县的侦察小队,带回来了一个十万火急的重要情报!
新一团的团部里,气氛凝重。李云龙、苏明、赵刚,以及刚刚从训练场赶回来的张大彪,齐聚一堂。
一名精干的侦察兵,正指着地图,语速飞快地汇报道:“报告首长!根据我们潜伏在城内的眼线回报,正和县的鬼子,将于明天一早,全员出动!他们的目标,是西边晋绥军358团的防区!据说是要去配合主力,进行一次联合清剿!他们最快,可能会在今天午夜凌晨时分,就开始行动!目前,城内的鬼子和伪军,正在进行最后的整备!”
情报一出,屋子里所有人的眼神,都亮了!
“正和县城内,现在具体的兵力情况如何?”苏明冷静地问道。
张大彪立刻上前一步,汇报道:“根据我们这几天的侦查,城内驻扎的,是鬼子的一个加强中队,配有重机枪和掷弹筒,总兵力大约在五百人左右。另外还有一个团的伪军,也就是所谓的‘皇协军’,满编一千人。两者加起来总兵力接近一千五百人!”
苏明听完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走到地图前,看着那个代表着正和县的红圈,缓缓地说道:
“等了这么久,机会终于来了。”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我的计划是,等城内的鬼子主力全部离开之后,我们立刻行动!伪装成伪军或者普通的百姓,趁着夜色混入城内!
以雷霆之势迅速控制住四个城门和伪军的军火库!只要我们控制了县城,那帮乌合之众的伪军必然不敢抵抗!”
“等到鬼子辛辛苦苦地打完仗,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时,迎接他们的将是紧闭的城门和我们黑洞洞的枪口!到那时,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了!这座县城就是我们的了!”
苏明的计划大胆而周密,让李云龙和张大彪听得是热血沸腾。
“好计策!”李云龙一拍大腿,“不过,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提前联系一下358团的楚云飞?告诉他们鬼子要去打他们的消息,让他们有个准备。然后,咱们里应外合,把出城这五百多号鬼子,也给一口吃掉?”
这个想法,很符合李云龙“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性格。
然而,苏明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否决道:“不行。”
“为什么?”李云龙不解。
苏明耐心地解释道:“团长,联合358团,确实有把握吃掉出城的这股鬼子。但是,你想过没有,一旦我们和他们联手,那这座正和县,打下来之后,到底该算谁的?到时候,二战区那边肯定会伸手。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根据地,难道要拱手让人吗?”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而且,你别忘了,我们是八路军。在那些人眼里,我们发展壮大,比鬼子还让他们难受。他们不趁机在背后捅我们一刀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真心实意地把一座县城让给我们?别做梦了!到时候,他们甚至会利用这件事,在舆论上、在军事上对我们进行暗中打压!”
听完苏明的分析,李云龙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苏明考虑得比他更深、更远。
这时,一直沉默的赵刚,终于开口了。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担忧:“苏副团长,你的计划虽然精妙,但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我们打下了县城,必然会引起日军的疯狂报复。到时候,如果鬼子调集重兵,对我们进行围剿,我们该怎么办?”
这是他作为政委,必须考虑到的问题。他不能让部队因为一次冒险的胜利,而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苏明赞许地看了赵刚一眼,说道:“赵政委,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也是我计划中的一部分。”
他指着地图,冷静地分析道:“第一,鬼子此次出兵的主要目标,是358团。他们之间的战斗,必然会消耗掉鬼子大量的兵力和精力。我们拿下县城,等他们反应过来,他们也已经是疲惫之师了。”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鬼子在整个华北的战略重心,并不在晋西北!他们在正面战场,在其他根据地,都投入了重兵。留在晋西北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抽调出足够的力量,来对我们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围剿。”
“第三,退一万步讲,就算鬼子真的不管不顾,调集重兵来反扑。到那时,我们已经占据了县城,拥有了坚固的城防工事,还有我们缴获的那几门迫击炮!更何况,我们的前面,还有一个刚刚跟鬼子结下梁子的358团顶着!他楚云飞,难道会眼睁睁地看着鬼子穿过他的防区,来打我们吗?到时候,着急的,就该是他了!”
苏明的一番话,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将所有的可能性和应对之策,都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云龙、张大彪、甚至是刚刚提出质疑的赵刚,都听得连连点头,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在场的几位新一团最高指挥官,思想在这一刻高度统一。李云龙那双因兴奋而发亮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苏明,一拍桌子,声如洪钟地说道:
“好!就这么干!他娘的,老子早就想尝尝打县城的滋味了!”
决定一下,整个团部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炽热。苏明立刻进入了参谋长的角色,他走到地图前,开始研究具体的行动方案。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沉声说道:“有晋绥军的358团在正面牵制鬼子的主力,我们夺取县城的成功率,至少能增加五成。而且……”他微微一笑,补充道,“楚云飞的358团装备精良兵员也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战斗力在我们之上。渡边这五百多号鬼子想在他们身上占到便宜,可没那么容易。所以我们完全不必担心他们的安危,只需要专注于我们自己的目标。”
“张大彪!”苏明转头下令。
“到!”张大彪立刻挺直了身板。
“你立刻带人想办法给我弄几十身鬼子和伪军的军装来!要完整的!尤其是鬼子的军装至少要有一套尉官的!”苏明的命令具体而清晰,“另外让你手下的侦察连,继续给我死死地盯住城里的动向,鬼子什么时候出城从哪个门出去都必须第一时间掌握!”
“是!”张大彪领命而去。
苏明又看向李云龙,说道:“团长,这次行动,非同小可。我建议全团一千一百多名战士,全部参与!拿下县城之后我们必须立刻由进攻转为全面防御,以应对鬼子可能的回援。”
“没问题!”
李云龙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他猛地转身,对着门外大吼一声,“虎子!传我命令!全团紧急集合!五分钟之内老子要看到所有人都给老子带上家伙在村口集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