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娇花蜕变记 > 第三十二章 文盲和教授
换源:


       还有最后一个菜就可以开饭了,陈孟鲲大喊着跑了进来,“哥,你看,我抓了两条鱼。”

陈孟鲲的两条裤腿还挽着,上面有着被溅湿的水痕,脚上占满了淤泥,黑乎乎的敷在上面,手里提着两条还在挣扎的鱼,脸上带着等待被家长夸奖的笑容。

韩凌锡心里反应过来,对啊,他们两兄弟才十二岁,在现代还能过一过儿童节呢?她一个大人怎么能事事跟孩子计较呢?

“嗯,放那里吧,我不会做鱼。”陈孟钦语气淡淡,更没有什么夸奖之词,怕是陈孟鲲要失望了。

“鲲兄真厉害,我们去问问韩夫子会不会做吧。”

韩凌锡心有不忍,想照顾一下孩子点情绪。

陈孟鲲到是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失落,拉着我一起去找韩夫子。

韩夫子觉得等得有些久,现在午时早就过了,正向着厨房而来。

三人在路上碰见,一起去了厨房。韩夫子叫我们将做好的饭菜摆去客厅,再去请周夫子过来吃饭。

韩夫子很厉害,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鱼汤就端了出来。

周夫子吃饭很安静,桌上没有一个人讲话,我心里面多少有些尴尬,就算是以前和韩夫子一起吃饭也有陈孟鲲和我插科打诨。

用完午膳周夫子便自己去休息去了,侍从领着韩夫子去了客房,可是完全没人理会我们。

中午吃过难免会犯困,韩凌锡和陈孟鲲趴在客厅的桌上休息,陈孟钦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本书来,坐在躺椅上气定神闲的看着。

外面日头渐胜,知了的鸣叫声更加的清晰,仿佛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侍从过来请我们去书房。

韩夫子正在和周夫子交谈着什么,仿佛正在兴头上。看到我们进来,韩夫子直接开口叫到:“韩凌锡,去给周夫子磨墨。”

我顿了一下,穿过来这么久,我几乎没自己动手写过字,那更不要说磨墨了,只是在之前夫子授课时见过书童磨墨。脑中浮现出书童磨墨的场景,心里一横,想着应该不会太难吧。

我想着书童的样子磨了起来,周夫子很诧异的看了我一眼,指着陈孟钦道:“你来。”

我看着手和衣袖上沾满的墨汁,垂头推到了一旁。

周夫子提笔在纸上写着“大旱将至。”,随后将字挂了起来。

周夫子指着陈孟鲲道:“小娃,你觉得该如何处理呢?”

陈孟鲲想了一会儿,答道:“夫子,学生认为应该顺应地势,以山为岸,修缮水库。讯时积水,旱时引流。再修驻河堤,挖渠引水,分流。辅以村为单位,修设池塘,尽可能储备水源。官府亲自指挥,增加民众共渡难关的信心,适当做好安抚工作。大旱之后恐有大疫,应该对尸体进行集中掩埋,不可随意丢弃。联合附近州县,对百姓进行分批转移,以缓解压力。”

“若无钱银该如何是好?”

“如实估算,报告旱情危害,组织督导村民接力取水自救,发动乡绅筹钱,村民出力。做好宣讲工作,分明利弊,鼓动百姓自力更生。”

“人力不够该如何解决?”

“在村民中挑选出有领导能力和会认字写字的人,组织负责村民转移,与官兵对接等。请求当地军司支援,尽量保护民众安全。”

……

周夫子问,陈孟鲲答,这一问一答让韩凌锡心惊,在她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国家大事,只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万事都不愁。

这一个下午,韩凌锡都在当背景,周夫子考教完陈孟鲲,便送了一篇策论和几本书给他,让他回去仔细研读。

随后又考了陈孟钦关于军事谋略的内容,陈孟钦引用《战国策》里的话语一一叙述自己的观点,我语文修养并没有多好,基本没有听懂,但周夫子对他很是满意,连连说了几个好字。

韩凌锡心里有些崇拜陈孟钦陈孟鲲两兄弟,更奇怪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两兄弟。一个腹有宏韬纬略,一个心有家国天下的,社会需要他们。

已将过了晚饭时分,他们却像是不知饿似的越说越兴奋,相见恨晚。

侍从看着时机在旁提醒周夫子,周夫子才哈哈大笑慷慨的让我和侍从去酒楼拿饭菜,好像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他们又在继续。

韩凌锡心里很高兴,一个文盲傻傻的陪着一群教授,强烈的差距冲的人无处遁形。

以前韩凌锡总是沾沾自喜,小说也是书呀,只要是书看什么不一样。但现在他才发他看的小说都是关于情爱之类的,空闲时拿来消遣娱乐,他并没有真正的热爱他们,不然也不会一忙起来就将他们抛之脑后,仔细想想,除了养病的那段时间想着看它,现在都这么久了居然没有一次有看它的念头。

而且他站的久了,实在是腿有些僵,想要活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