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心理酒吧 > 第十七章 继续前行
换源:


       “2012年是上个龙年,当时我们也这般过节吧?不对,当时还是短信聊天。

现在想来,其实当时我们认识第三年,接触婚姻第四年。无论哪种情感,我当时都很害怕,我的情感经历和认知中,一份感情到了第三四年我就觉得不简单。剩下的时间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去维护和经营了,仿佛冥冥中我无法拥有长久情感,总害怕着。

那是一种在阳光下晒得暖暖的,看到灿烂太阳也想微笑挥手,可突然就有一场暴雨,还未反应,自己就已浑身浇透,寒冷从头到脚。那种被浇透的感觉印象太深了,所以之后就躲着太阳,不想去感受阳光的温暖,甚至连抬头看天都不愿,因为麻木下来就不会冷了。

现在,2024年,12年过去,我居然还拥有着情感,真是一件难得的事。就像对方说的,现在你还那样想吗?现在已不那样想。现在听着爆竹声,觉得我是幸福的人,前边的情感经历都是序曲和铺垫,仿佛现在才略略了解些爱情,无论以后面对怎样困难,只要二人同心便好。

同时,在四十岁的我看来,好的爱情除了有希望和期盼,还有双方的包容、理解、坚持和信仰。其实,感情好坏不来源于时间和经历,而来源于用心和经营。

有的人就是爱你,他会不知觉牵着你的手来到阳光下,也会在暴雨中递来一把伞。虽然,他什么也没说,只默默站在身边,这就是爱。就像那部穿越回去照顾先生和孩子的日剧,其实,女主已知道结局,即便如此,还愿意回去,大概想陪在爱的人身边,让他们慢慢体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而爱,穿越风雨,穿越时空吧。

所以,珍惜拥有,继续安安心心过好当下,记录每个美好,成为以后情感花园里向日葵花海的肥沃土壤。

大年初一,看了两部好电影《第二十条》和《非诚勿扰3》,《非3》看完后的遐想。嘻嘻。”王姝写完日记,还在日记本上画了只小猫。又起身拉上窗帘,窗外万家灯火,时有一两声鞭炮声。

“咳咳,别愣神了,赶紧来吃饺子,妈!都凉了!”慕木喊到。

“来了~”王姝瞅了眼窗户上的福字,抿嘴一笑。

空中时不时有几朵烟花绽放,绿色、红色、蓝色混合着装点夜空,一刹那,天空美丽如梦境,每种颜色的烟花仿佛都在瞬间释放出自己所有的美。当西方烟花飘落,东方鞭炮声即起,恐怕是只有烟花无配乐,便有所缺一般,要配合默契去把春节的舞台装点下来。

一棵缠满彩灯的梧桐树,有两人环抱那么粗,色彩也在变化,好像刚刚的烟花钻到了这里,也是红绿蓝交替着闪亮,梧桐树的条条干枝也有了色泽。

树下的一个女子,穿红色中式外套,里边是白色打底中式毛衣,下身是红色马步裙,今年的流行款。她时不时抬头向街道对面看看,犹如下一秒就会有惊喜。十分、二十分、一小时,她脸上的表情渐渐复杂起来,焦虑、焦急、担心……

一会手机提示音响起,她马上抓出手机,上边显示:“姝,以后我都是每周三和周六值班,今天刚刚调整的,没有办法陪你吃完饭了,要不咱们改天?”

王姝看完后,停顿了一下,接着回复:“没事,那就明天?”“好。”王姝其实今天故意叫着他出去吃饭,因为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他们俩结婚纪念日,可是……而且包里还有她专门去商场挑选的礼物,另外,他还专门把孩子送到婆婆家,算了,要懂事些。

“你在哪里?”突然萧娜的手机响了。

萧娜的星光心理工作室一直开着,现在她的方向是阅读心理治疗。经常带着中小学的孩子一起读书,她组织了许多场读书会。

是一位今天上午刚刚咨询完的来访者的电话:“有事?”

“嗯,一咨询晚就想和你打电话。”

“不可以的,一周后我们约定的时间再交流哦,小于。”现在的有些人真得越来越急躁,或者说一有问题就想立即解决。

“我在你家楼下!”

“?”这都快八点半了,而且咨询时间明明是明晚八点好吧。萧娜还是那样,对于意外的人或事很排斥。

“你在哪?”

萧娜根本就不想说,就不再回信息了。

“算了,我只是看到你朋友圈里晒蛋挞,正好刚刚经过蛋糕店,就买了个蛋糕,送你们工作室门卫了,感谢你帮助我走出黑暗。”

萧娜摇摇头,心里想:自己是多敏感呀。难道每个异性都喜欢自己不成?这不是在表示感谢嘛,自己想歪了。

“我们还在咨询,这样是不合适的,明天我退给你。”

很久后,那边回过来:“行,你再买个还我吧。”

萧娜向来都很小心,从来不随便。因为小时候被父母教育的,一定要和男孩子保持距离。

王姝还在外边溜达。“你们今晚怎样过婚姻纪念日的?”一条信息,被她标注为小宝的一个人发来的。

王姝有些不耐烦,以后少秀恩爱!“没怎么过。”

“你们没有过好。”

王姝一瞬间有些愣,这是咋知道的?饿了,先吃碗面再说,她走进路边的重庆小面店,点了一碗重庆小面。

“没事,我陪你过,我是你的小宝嘛。”外加一个可爱的表情。

萧娜这边也在街上溜达。只是饿了,先吃份面。师傅端上来面,就继续和老婆聊天,萧娜也安静吃面。

“大学生?大一?还是重点大学?”那个师傅接连三问,不禁让萧娜也竖起耳朵。

他胖胖的媳妇叹息着说:“是呀,小伙子长得好,从小是孤儿,在姑姑家长大。姑姑家自己有厂子,小伙子都是自己去厂子食堂吃饭,一家人很少聚到一起。小伙子争气,考入全国重点高校,结果寒假前,大学老师来电话,说这个孩子可能抑郁了。接回后姑姑一家人又去忙厂子了,也没人管他。结果,小伙子留下一封遗书就走了。”

“这大过年的,别说这些了。”师傅忙拦住。

店里空调开得很足,萧娜有些热了,就把外套脱下来放旁边,她正好坐在柜台前边的桌子上。

“咋不说呀,后来知道,这个小伙子是因为在大学优秀,有两个女孩都喜欢他,他不知道怎么选,结果就走了,说这样就不用选了。本来自己也是孤儿,姑姑和姑父也不要太伤心。咱们家闺女这几天不正在谈恋爱,可得注意。”老板娘声音压低了,萧娜还是听全了。

“唉,是得好好引导,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太极端了,多大点事呀。”师傅摇着头去后厨了。

一眨眼,时间就这样静静悄悄挪移着,消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