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幻侠小说 > 生死薄之尘缘 > 第十五章 奇袭龙城
换源:


       择日,正当武帝调兵遣将之际,此刻已经达到云谷的卫青已经开始操练他的手下。

等到武帝的旨意一到,他们就跨马出征。在云谷关外,只杀的匈奴闻风丧胆。

这天有哨马来报,说在平阳城在五十里的平谷山有一伙在哪里休整的匈奴,大约四五百人。

卫青一听这话,叫来手下的参将,取地图。查看平谷山的地图,只见平谷山是三面环山,一面对着草原,易守难攻。深山不力于骑兵作战,只有把这股匈奴消灭在深山中。如果在草原,这股匈奴是不能全部消灭的。而匈奴兵又是善于马上作战,为什么会选择在深山修整呢?再看平谷山和平阳城之间差了五十里,这样相互策应,互成犄角。这个是要引我上钩啊!

卫青知道对方这个是钓鱼的诱饵,但是他深思熟虑,采用了逆向袭杀的战略政策。

“参将,你带二千人从明阳山进山,在敌人的左侧进平谷山。”

“副将,你也带两千人从明银山进山,在右侧进平谷山。”

“是。是。”副将和参将应声响起。

他自己带剩下的六千骑兵佯装袭杀平谷山,实则是要阻杀来自平阳城的增援。战略政策下达,就见参将副将两人各点齐兵马趁夜色各自进军平谷山。

而卫青还在自己的营寨里高点明灯,佯装兵马全在的样子。骑兵放哨到五十里开外,监视平阳城的动静。

次日黎明,卫青就带领大队人马向着平阳城进军。一路上袭杀匈奴,直到平阳城下。未见有匈奴兵出来阻击,卫青心中大叫不好。带着人马向着平阳山而去,五十里在骑兵的全力奔驰下,也就二十分钟左右就来到平阳山。进山的山口处只见匈奴的骑兵在喊杀声,紧接着看见卫青大队,落荒而逃,而只见从山里冲出来的是汉军的偏将和参将的人马,已经将匈奴兵杀的片甲不留。

参将和副将来到卫青马前汇报情况,说他们在黎明前冲杀平阳山的匈奴兵,发现并未有哨马探的五百多人,而是只有一二百人。

在我们两路夹击下,逃走的也就只有十几人,这个情况有点反常。

卫青说:“我在平阳城也没有遇到他们的阻击,匈奴将努哈赤金到底要做什么?”

我们火速撤出山地,向平阳城进军。卫青率领着手下万骑一路向平阳城,而此刻努哈赤金正率着他的本部人马隐藏在不远处的密林中,观察着卫青的离去。

而他则转向着卫青的反方向去了,卫青在平阳城未遭到多少阻力,顺利拿下平阳城。

而此刻在卫青的大营,努哈赤金正坐在那里吃着羊肉,看着平阳城的方向一阵冷笑。

“卫青,你想不到我会在的营帐。给努哈赤炎发信号,让他带人马火速支援平阳城。”

“给努哈赤尾发信号,让他们也来支援平阳城。”

一道道信号从卫青的临时的营帐中发出,而三路人马正在向着平阳城逼近。此刻卫青还在纠结着努哈赤金去了那里?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遇到阻力,是陷阱。

卫青在取得平阳城的时候,隐隐就觉得,但是现在的感触更深了。要撤离平阳城,找努哈赤金。然而就在这时,就听城西有喊杀声,城北也有喊杀声传来,城南的努哈赤尾和他的两个哥哥已经合围了平阳城。

卫青率人马往城南掩杀,人马和努哈赤金的人马撞个正面。这些人看见卫青朝他们掩杀,本来就被打怕的他们,有些萎缩。不敢和卫青的骑兵正面对抗,而努哈赤炎和努哈赤尾的人马在他们两侧。见卫青的人马直接出来,就押马追上卫青骑兵。

卫青的骑兵冲杀着努哈赤金的本部人马,人马的胆怯在这刻显露出来。他们想着联合三部人马,就能合杀卫青,但是现在他们都看不到那两部人马在哪里,只见到卫青的骑兵在向他们杀来。

于此同时,不知道在卫青后面刮起了一股大风,在卷着漫天黄沙的大风阻挡着努哈赤尾和努哈赤炎的两部人马。只惊得两部人马吓的连连后退,切断了和努哈赤金的联系。

卫青骑兵追赶者努哈赤金的兵马,一路掩杀。不知道追出几日,直追到一座城下,努哈赤金进城躲避,卫青就冲击这座城池。这座看起来不是很高大的城池,防御力还是不错的。经过几轮的冲击,终于撞开了这座城池,杀死了努哈赤金,城内匈奴人数上百,有一个巨大的圆圈,上面供奉着他们匈奴的神像。快杀快进,卫青俘虏了城中的所有人,快速撤退。后来他才从匈奴人知道,他袭击的城池是龙城,是匈奴祭祀的城池。

一路上带着几百匈奴人凯旋回归了谷阳城里。这次出兵可谓是惊险连连,奇袭了龙城,毁坏了匈奴的祭祀城,俘虏了五百匈奴。这还是首次战胜匈奴,在卫青上表奏请圣旨之时。

从其他几路人马返回来的消息是公孙敖和公孙输战败,李广无功而返,现在只有卫青哪里还没有消息传回京城。这时武帝看着面前的奏折,一时在反思自己是不是用错了,难道如老臣们奏请的一样。年轻将领不能战胜匈奴,这次熊几个方面反映的奏折看出,四路出兵,两败一个无斩获。

就在这时,有人奏报说卫青派人来送奏折了,武帝没有什么好心情,让传上来。太监捧着奏折送到武帝手里,武帝看见奏折上写着:“臣卫青上奏,自臣领兵与匈奴决战在谷阳城外,一路上横扫匈奴,相继打了几十场,幸得上天眷顾,圣上的恩慈。逢凶化吉,每战皆捷,前日我本部骑兵袭击了匈奴的龙城,俘获匈奴五百余人。”

武帝看到这份奏折惊喜,不愧是自己用人,年轻人还是可以担当抗击匈奴的,这个政策可以使用。这样那些老臣就不能在说三到四了,当下让兵部尚书念诵卫青的奏折。

群臣听到卫青大捷,还打到匈奴的龙城,俘虏五百多人。这样的战功在汉立朝为止,是首例。再也没有人说年轻将领不能担此大任的话了,武帝高兴,下旨册封卫青为关内侯,加朝廷太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