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青禾遇风 > 第十八章 京华风起
换源:


       马车驶入京城地界时,青禾下意识攥紧了胸前的并蒂莲玉佩。半月的江南烟雨洗去了眉宇间的愁绪,却让她对即将到来的风波多了几分沉静。官道两旁的景致从婉约水乡变回苍劲平原,远处城楼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清晰,熟悉的喧嚣隔着车窗传来,竟让她生出几分恍如隔世的错觉。

“在想什么?”潇诀将一件披风搭在她肩上,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指尖,“进了城先回府休整,证据的事不急在一时。”

青禾摇头轻笑:“在想沈伯伯他们会不会急坏了。出发前只说去江南寻亲,却没料到耽搁这么久。”她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还有母亲的那些信,真能让世人明白她的苦心吗?”

“不仅能,”潇诀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焚天宫与李嵩勾结的证据确凿,兵符副本更是铁证。只要呈给陛下,定能还伯母一个清白。”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已让人提前送信回京,父亲会在暗中打点,确保我们面圣时万无一失。”

马车在潇府门前停下时,暮色已浓。管家见他们归来,忙引着仆从上前接过行李,脸上满是欣喜:“公子可算回来了!老爷这几日天天念叨呢。”

刚踏入正厅,潇太傅便从座椅上起身,虽鬓发染霜,目光却依旧锐利。他上下打量着两人,见青禾气色尚可,才松了口气:“平安回来就好。”目光落在青禾胸前的玉佩上时,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朝潇诀微微颔首。

晚膳时,潇太傅仔细听着他们在江南的经历,当听到苏宅密室中的发现时,他抚着胡须沉声道:“兵符副本与密信缺一不可,李嵩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明日我先入宫禀报陛下,你们且在家中待命,切记不可贸然行事。”

青禾点头应下,心中却难免忐忑。她取出母亲的信件,指尖抚过泛黄的信纸:“母亲信中说,当年她发现焚天宫副宫主与李嵩私通款曲,意图盗取兵符掌控兵权,才冒险带走副本。可她为何不直接将证据呈给先帝?”

潇太傅叹了口气:“二十年前朝堂暗流汹涌,李嵩的父亲正是当时的太尉,手握重兵。苏夫人一介女流,纵有证据也难以撼动李家根基,恐怕还会引来杀身之祸。她选择隐忍,反倒是最周全的法子。”

夜深人静时,青禾坐在窗前整理母亲的遗物。绣品上的丝线虽已褪色,针脚依旧细密;诗集中夹着的干枯花瓣,仿佛还残留着江南的清香。她忽然在诗集夹层中发现一张字条,上面是母亲清秀的字迹:“禾儿,若你看到这封信,说明你已长大成人。焚天宫的野心不止于兵权,他们暗中培养死士,意图颠覆朝纲,切记小心‘影卫’。”

“影卫?”青禾心头一紧,这个名字让她想起在京城遇袭时,那些身手诡异的黑衣人。她连忙将字条收好,决定明日告知潇诀与太傅。

次日清晨,潇太傅入宫面圣的消息还未传回,沈毅便急匆匆赶来潇府。他见到青禾平安归来,激动得眼眶发红:“青禾丫头,你可算回来了!我这几日茶饭不思,就怕你在外面遇到危险。”

“让沈伯伯担心了。”青禾连忙为他沏茶,将江南的见闻简略说了一遍,“我们找到了母亲留下的证据,想来很快就能还她清白。”

沈毅抚着胡须长叹:“苏夫人一生磊落,却落得那般名声,我早就不信那些流言。只是李嵩这些年在朝中权势日盛,听说前几日还在朝堂上参了潇太傅一本,说他暗中结党营私呢。”

青禾闻言蹙眉:“他这是在故意挑衅?”

“何止是挑衅,”潇诀从外间走进来,脸色凝重,“方才下人来报,李嵩府中昨夜有异动,似乎在转移一批不明物资。而且……父亲入宫后至今未归,宫中传来消息说陛下今日身体不适,暂缓了所有觐见。”

沈毅脸色骤变:“陛下身体一向康健,怎会突然不适?怕是李嵩在暗中搞鬼!”

正说着,管家匆匆进来禀报:“公子,宫里来人了,说是陛下召您即刻入宫议事。”

潇诀与青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潇诀整理了一下衣襟,沉声道:“我去去就回。青禾,你留在府中,切记锁好门窗,不要外出。”

青禾点头,心中却如压了块巨石。看着潇诀离去的背影,她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沈毅在一旁安慰道:“别担心,潇太傅在朝中德高望重,陛下不会轻易听信谗言。”

可直到正午,潇诀与太傅都未归来。府中下人打探消息回来,脸色苍白地说:“宫里……宫里出事了!李太尉联合几位将军在宫门前跪地,说潇太傅勾结前朝余孽,意图谋反,还拿出了……拿出了潇公子与焚天宫往来的书信!”

“一派胡言!”青禾猛地站起身,浑身冰凉,“那是伪造的!他们想污蔑潇家!”

沈毅也急得团团转:“这可如何是好?李嵩父子早有预谋,这是要将潇家一网打尽啊!”他忽然想起什么,拉着青禾的手道,“丫头,你快带着证据走!潇府现在肯定被监视了,留在这里太危险!”

青禾摇头:“我不能走。潇诀还在宫里,我要等他回来。”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沈伯伯,您先从后门离开,去联络那些与潇家交好的大臣,告诉他们我们有李嵩勾结焚天宫的证据。我留在这里,若潇诀回来,我们再想办法入宫面圣。”

沈毅知道事态紧急,不再推辞:“你多加小心,我这就去联络人手。”

沈毅离开后,青禾立刻回到房间,将兵符副本与密信仔细藏在贴身的锦囊里。刚收拾妥当,便听到院外传来喧哗声,伴随着兵器碰撞的脆响。她心中一紧,透过窗缝向外望去,只见一群身着铠甲的士兵涌入潇府,为首之人正是李嵩的心腹副将。

“奉太尉令,潇府涉嫌谋反,所有人等一律拿下!”副将厉声喝道,士兵们立刻开始四处搜查。

青禾知道不能坐以待毙,她想起潇诀曾说过府中有一条通往城外的密道。她快步来到书架前,按照记忆中潇诀说的机关转动暗格,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后面幽深的通道。

刚踏入密道,身后便传来房门被撞开的声音。青禾来不及多想,连忙合上暗门,在黑暗中摸索着向前走去。密道里潮湿阴冷,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与心跳声,她紧紧攥着锦囊,心中默默祈祷潇诀平安无事。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微光。青禾加快脚步,从密道出口的石板下钻出,发现自己竟身处城郊的一处竹林。她刚松了口气,身后便传来破空之声,她下意识侧身躲避,一支羽箭擦着脸颊钉在旁边的竹子上。

转身望去,几个黑衣人影正站在不远处,脸上蒙着黑布,眼中闪烁着杀意——正是母亲字条中提到的影卫。

“把兵符交出来,可留你全尸。”为首的影卫声音嘶哑,手中长剑泛着寒光。

青禾握紧藏在袖中的发针,这是潇诀教她的防身术。她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只能拖延时间:“兵符早已交给潇公子,你们杀了我也没用。”

影卫冷笑一声:“潇诀自身难保,此刻怕是已在天牢待着了。识相的就乖乖交出兵符,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话音未落,几人便持刀扑来。青禾按照潇诀教的步法躲闪,却终究寡不敌众,被一人一脚踹倒在地。眼看长剑就要刺来,她闭上眼的瞬间,却听到几声闷响,睁眼时只见影卫们已倒在地上,脖颈处都插着一枚银针。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竹林深处走出,白衣胜雪,手中折扇轻摇,正是许久未见的楚风。

“楚大哥?”青禾又惊又喜,“你怎么会在这里?”

楚风收起折扇,眼中带着关切:“我收到潇诀的消息,说你们带回了证据,便立刻从江南赶回来。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李嵩已经动手了。”他扶起青禾,“潇诀让我带你去一个安全的地方,等风声过后再设法面圣。”

青禾连忙问道:“潇诀怎么样了?他真的被关进天牢了吗?”

“暂时还没有,”楚风沉声道,“潇太傅以辞官相逼,陛下暂时压下了此事,但潇府上下都被监视了。潇诀让我务必保护好你,因为你手中的证据是扳倒李嵩的关键。”他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拿着这个去城西的悦来客栈,那里有我的人接应你。我去打探潇诀的消息,稍后与你会合。”

青禾接过令牌,心中虽担忧,却知道此刻不能慌乱。她向楚风点头:“楚大哥多加小心,若有潇诀的消息,一定要告诉我。”

楚风点头离去后,青禾按照他的指引前往悦来客栈。沿途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气氛肃杀,与半月前离开时截然不同。她低着头快步前行,心中默默祈祷潇家平安,更期盼着能早日将证据呈给陛下,还所有人一个清白。

来到悦来客栈,掌柜见了令牌,立刻引着她上了二楼的一间客房。房间陈设简单却干净,窗外正对着一条僻静的小巷。掌柜放下茶水,低声道:“姑娘安心在此等候,楚公子交代过,不会有人来打扰。”

青禾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心中五味杂陈。从江南的烟雨朦胧到京城的风雨欲来,不过短短数日,却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煎熬。她轻轻抚摸着胸前的玉佩,想起潇诀在江南庭院中说的话——“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潇诀,你一定要平安无事。”青禾在心中默念,眼中泛起泪光。她知道,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而她手中的证据,是刺破黑暗的唯一光亮。无论前路多么艰险,她都必须坚持下去,为了母亲的清白,为了潇诀的安危,更为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阴谋能彻底曝光。

夜色渐深,客栈外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一声又一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青禾吹灭烛火,将密信与兵符副本贴身藏好,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亮了她眼中的坚定——她不会让母亲的心血白费,更不会让奸人得逞。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轻轻的叩击声。青禾警觉地起身,握紧了袖中的发针。只听窗外传来楚风的声音:“是我,青禾姑娘。”

青禾连忙开窗,楚风翻身跃入房间,脸色凝重:“情况不太好,李嵩诬陷潇诀私通焚天宫,还拿出了伪造的书信和人证,陛下虽未定罪,但已将潇诀软禁在府中,不许任何人探视。”

“那潇太傅呢?”青禾急忙问道。

“太傅被陛下留在宫中‘议事’,实则也是被监视了。”楚风沉声道,“李嵩步步紧逼,恐怕很快就会对潇诀动手。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机会将证据呈给陛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青禾心中一沉:“可我们现在连宫门都进不去,怎么呈递证据?”

楚风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铺在桌上:“这是皇宫的布防图,我托人弄到的。后天是太后的寿辰,宫中会举办宴席,守卫相对松懈,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混进去。”他指着图纸上的一处角落,“御花园的假山后有一条密道,是当年修建皇宫时留下的,很少有人知道,从这里可以直达养心殿附近。”

青禾看着图纸,眼中闪过一丝决心:“好,我们就趁太后寿辰入宫。”

“但这太危险了,”楚风担忧道,“宫中守卫森严,一旦被发现,就是死罪。要不还是我去吧,你留在这里等消息。”

“不行,”青禾摇头,语气坚定,“这些证据是母亲留下的,也是我和潇诀一起找到的,我必须亲自呈给陛下。而且只有我能说清证据的来历,换了别人,陛下未必会信。”她看着楚风,“楚大哥,求你帮我这个忙。”

楚风看着她眼中的坚定,终究点了点头:“好,我陪你入宫。但你必须答应我,一切听我指挥,不可冲动行事。”

青禾用力点头:“我答应你。”

窗外的月光越发明亮,照亮了桌上的布防图,也照亮了两人眼中的决心。一场关乎忠奸、关乎生死的较量,即将在皇宫的寿宴上拉开序幕。而青禾知道,无论前路多么凶险,她都必须勇敢前行,因为她的身后,是母亲的遗愿,是爱人的期盼,更是正义与真相的重量。

夜色渐深,京城的风带着寒意掠过客栈的屋檐,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青禾握紧胸前的玉佩,感受着那份温润的触感,心中渐渐安定下来。她知道,只要心中有光,便不惧黑暗。而她与潇诀的约定,江南的烟雨,都将成为支撑她前行的力量,直到风波平息,真相大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