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汴京斩:十二时辰惊变 > 第二十三章:高丽参毒太医链?
换源:


       景祐元年,九月初九。重阳。

汴京皇城,太医院。空气里弥漫着经年不散的药草苦涩,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令人心悸的甜腥。院使周怀仁的暴毙,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激起了致命的漩涡。

周怀仁,太医院院判,三朝老臣,专司御药房,更是当年负责先帝真宗晚年龙体调养的首席御医。他的死,绝非寻常。

柳如眉踏入周怀仁那间堆满医书药匣的值房时,浓重的血腥味和一种奇异的甜香扑面而来。周怀仁的尸体伏在巨大的紫檀木书案上,右手还紧握着一支蘸饱朱砂的狼毫笔,面前摊开的《御药房脉案录》上,一滴浓稠的朱砂墨迹晕染开来。

“百会穴。”柳如眉的声音清冷,带着大理寺少卿特有的肃杀。她示意仵作上前。

仵作小心地拨开周怀仁花白的发髻。只见头顶正中央,百会穴的位置,赫然插着一根细如牛毛、通体闪烁着幽蓝光泽的——蜂皇针?!针体几乎完全没入颅骨,只留下一个微不可察的蓝点!

又是蜂皇针!一击毙命!精准、狠毒、无声无息!

“死亡时间?”柳如眉问。

“约…约在昨夜子时三刻。”仵作声音发颤,“针入百会,瞬间毙命,毫无挣扎痕迹。凶手…是绝顶高手!”

柳如眉的目光扫过书案。周怀仁似乎在记录着什么,笔尖的朱砂滴落,晕染了半页脉案。她戴上素绢手套,轻轻拿起那本厚重的《御药房脉案录》。指尖拂过书页,一股极其淡薄、却异常独特的甜腻香气钻入鼻腔——正是她刚进门时闻到的味道!

香气源头不在书页,而在书案角落一个不起眼的青瓷笔洗内。笔洗底部,残留着一点粘稠的、琥珀色的膏状物。

“高丽参膏?”柳如眉立刻辨认出这熟悉的气味。这是高丽王室特供的顶级滋补品,气味独特,甜香浓郁。周怀仁身为院判,有资格使用此物。

她放下脉案,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四壁林立的药柜。凶手为何要在杀人后留下如此明显的香气?是挑衅?还是…故意留下的线索?

她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书案后方、一个镶嵌在墙壁内的、极其隐蔽的紫檀木多宝格上。多宝格看似摆放着几件古玩,但其中一个放置着玉雕灵芝的格子,其下方托板的色泽似乎比周围略深。

柳如眉走上前,指尖在托板边缘轻轻一按。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的机括声!托板竟向下翻转,露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暗格!

暗格内,空无一物,只有一层薄薄的灰尘。但在暗格底部角落,粘着一小片极其不起眼的、边缘焦黄卷曲的纸屑。

柳如眉用银镊小心夹起纸屑。纸屑薄如蝉翼,质地坚韧,似乎是某种特殊纸张的残角。上面并无字迹,但残留着极其淡薄的墨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

“《大藏经》?”柳如眉眉头微蹙。这纸张的质地和残留的檀香气味,与她在大相国寺藏经阁接触过的、用于抄录《大藏经》的特制“金粟笺”极其相似!

高丽参膏的甜香…《大藏经》金粟笺的残片…蜂皇针…周怀仁的死…

线索折射出令人不安的光芒。

柳如眉立刻下令:“搜!彻查周怀仁所有经手的药柜、档案!尤其是高丽参膏的库存和去向!”

大理寺差役和皇城司缇骑如狼似虎地扑向太医院药库。很快,在存放名贵药材的秘库最底层,一个标记着“高丽百年老参膏”的紫檀木匣内,发现了异常!

木匣内并非参膏,而是空空如也!但在匣底,用鱼鳔胶牢牢粘着一页折叠整齐的纸张!

纸张展开,正是《大藏经》中的一页残篇!上面抄录着《金刚经》片段。然而,在经文末尾的空白处,一行用极其细小的朱砂笔、字迹潦草到近乎疯狂的批注,刺入眼帘:

??“三更观星,蜂针锁喉!勿视!勿听!勿言——!”??

字迹扭曲,力透纸背,充满了极致的恐惧和警告!与周怀仁书案上那滴晕染的朱砂墨迹,如出一辙!是他死前留下的?!

“三更观星,蜂针锁喉…”柳如眉喃喃自语,心脏狂跳。这警告,与父亲油纸伞中金箔的“三更观星,勿视归墟”,与先帝在她耳鸣幻听中的“三更…观星台…蜂鸣…”,再次诡异重合!指向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而“蜂针锁喉”,更是直指周怀仁的死因!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这页《大藏经》残页,被精心藏匿在参膏匣底,绝非随意。她拿起残页,对着窗外的天光,仔细透照。

果然!

在经文纸页的夹层之间,隐约可见更细密的、颜色稍深的字迹轮廓!

“显影药水!”柳如眉下令。

特制药水均匀喷洒在纸页上。药水浸润处,夹层中的字迹,缓缓浮现出来!并非经文,而是一份字迹工整、格式严谨的——太医院脉案?!

脉案抬头,赫然写着:

??“至和二年腊月初三子时三刻”??

??“圣躬:真宗皇帝”??

先帝真宗的脉案!

柳如眉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屏住呼吸,逐字阅读:

??“…圣上夜惊,头痛欲裂,呕逆不止,冷汗如浆…脉象浮滑而数,如雀啄食,时断时续…疑为风邪入脑,痰迷心窍…施以安宫牛黄丸,辅以高丽参膏调服,暂安…”??

记录到此,笔锋陡转!字迹变得急促而潦草,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寅时初,圣上突发痉厥,角弓反张,口吐白沫…查其枕骨风府穴周遭,惊现三十六处细微红点,深陷骨膜!以银针探之,红点下嵌有米粒大小、色如琥珀、质若凝脂之胶块!遇银针则化,散出奇香…疑为…剧毒入脑!速报太后!然…太后懿旨:此乃‘天罚’,秘而不宣!着老臣…焚毁此录!切切!”??

三十六处红点!枕骨风府穴!嵌有毒胶!遇银针则化!奇香!

柳如眉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冻结!

先帝真宗…并非病逝!而是被人以极其隐秘、极其阴毒的手段,将剧毒之物嵌入枕骨要穴,谋杀致死!而当时的太后(如今的太皇太后),竟知情不报,反以“天罚”为名,命周怀仁焚毁证据!

周怀仁!他不仅知情,更是亲手记录下这骇人真相!他将这份足以颠覆天下的脉案,用密写之法,藏匿在《大藏经》残页夹层中,又将残页粘在高丽参膏匣底!这参膏…恐怕就是当年毒杀先帝的凶器之一!他留下这份脉案,是作为保命符?还是…死前最后的忏悔?!

难怪!难怪他会被灭口!用蜂皇针精准刺入百会穴!这是对当年枕骨毒杀案的模仿!是赤裸裸的警告和报复!

“高丽参膏…”柳如眉猛地抓起书案笔洗中残留的那点琥珀色膏状物,“验!立刻验这残留的参膏!”

她亲自操作,将参膏残渣置于琉璃片上,滴入苏瑾特制的“海毒显影液”。药水浸润处,参膏并未如寻常般溶解,反而析出几缕极其细微的絮状物。

柳如眉眉头紧锁。这并非参膏应有的反应。她立刻取出苏瑾留下的《海东本草秘要》,翻到记载高丽参膏的章节。苏瑾娟秀的笔迹旁,用朱砂批注着:“…高丽秘制参膏,以百年老参为主,辅以雪莲、珍珠粉,性温补,然其提纯古法,需以渤海寒潭水淬炼,取其至阴之气,中和参阳…”

渤海寒潭水?

柳如眉心中一动。她想起之前追查河豚毒时,在岭南黑水峒秘录中见过记载:渤海深处,有寒潭,水极阴,可萃百毒之精粹!

她立刻取来一小撮残留的参膏,置于特制的坩埚埚中,加入几滴强酸。参膏在酸液中迅速溶解,散发出更浓郁的甜香。柳如眉小心地将酸液滴在试金石上。

试金石表面,并未出现参膏应有的淡黄光泽,反而缓缓浮现出一层极其细微、闪烁着幽蓝色金属光泽的结晶薄膜!

“砒霜!提纯过的砒霜结晶!”旁边的老仵作失声惊呼,“而且是…渤海特有的‘蓝晶砒’!杂质极少,毒性猛烈,无色无味,遇热则散发异香!”

渤海蓝晶砒!混在高丽参膏中!

柳如眉只觉得一股寒意瞬间冻结了四肢百骸!周怀仁笔洗中的残留参膏,竟含有剧毒的渤海蓝晶砒!这绝非巧合!这残留的参膏,极可能就是当年毒杀先帝的凶器残留!而周怀仁,在死前,或许正在重新研究或…试图销毁这最后的证据!

“高丽参膏…渤海蓝晶砒…”柳如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两种东西,如何能完美融合,瞒过银针试毒?”

她再次翻开苏瑾的《海东本草秘要》,目光死死锁定在关于参膏提纯古法的朱砂批注上。苏瑾的字迹清雅,却在“渤海寒潭水”几个字下方,画了一个小小的问号,旁边用更小的字迹批注:

??“…此法存疑。据契丹黑水部巫医口传,其祖传黑瓷‘龙鳞釉’烧制秘录中,载有‘寒潭水淬毒,凝胶入骨’之术,或为同源…”??

契丹黑瓷!龙鳞釉烧制秘录!“寒潭水淬毒,凝胶入骨”之术!

柳如眉的瞳孔骤然收缩!

高丽参膏的提纯古法!渤海蓝晶砒的完美融合!嵌入枕骨的致命毒胶!这一切的源头,竟指向契丹黑瓷的烧制秘术?!

蜂皇针、骨颤引、照心镜碎片、渤海星图、凤吞龙密令…如今,又加上这毒杀先帝的“凝胶入骨”邪术!

契丹!辽国!他们的黑瓷窑炉里,烧制的不仅是瓷器,更是颠覆大宋江山的致命毒药和阴邪秘术!

周怀仁的死,不仅是为了掩盖二十年前的弑君血案,更是为了掐断这条指向契丹黑瓷秘术的致命线索!

柳如眉缓缓合上《海东本草秘要》,指尖冰凉。她看向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书案上那滴早已凝固的朱砂墨迹和周怀仁僵硬的尸体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太医案,已不再是简单的谋杀。它是一条滴血的锁链,一头锁着二十年前真宗皇帝离奇驾崩的宫闱秘辛,另一头,则牢牢锁在契丹辽国那深不见底的黑暗窑炉之中!

下一章预告:??

渤海寒潭的毒水,契丹黑瓷的秘窑,淬炼出弑君的毒胶。周怀仁的血,洗不净枕骨上的三十六点红痕。柳如眉手中的《秘要》,翻开了更黑暗的一页。契丹的“龙鳞釉”下,藏着多少“凝胶入骨”的邪术?烧制秘录在谁手中?下一个被“锁喉”的,又会是谁?沈砚的龙纹,能否照亮这跨越二十年的瓷窑血案?太医院弥漫的药香里,死亡的气息,已悄然锁定下一个目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