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女儿赔钱货?我重返80将妻女宠上天 > 第三十三章 懂事就好
换源:


       “我26,小青兄弟?”

对于这个结果李海军还是比较满意的,小青肯定比他小认这么个兄弟不吃亏。

“那我得叫你一声海军哥了。”

小青今年才21,他想不叫哥都不行。

不过小青来讲这也是一件好事,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没丢面子。

“行了,起来吧,以后都兄弟好好处。”

老潘一开口,连人都站了起来,小青找了个借口先溜了。

“潘哥,我以后还得借贵宝地发财,以后少了麻烦您。”

李海军说得极是客气,他知道老潘这种人不能得罪。

“打猎的?”

老潘上下打量着李海军问道。

见老潘点头,皱了皱眉道:“狼牙有吗?”

“狼牙手里没有,潘哥喜欢回头我上打几只。”

李海军说得轻描淡写,仿佛打几只狼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

“行,兄弟,你的话我记下了。”

说完老潘晃晃悠悠地走了。

铁南连忙一路小跑跟了上去,一直把老潘送到大门外。

“海军,哪啥,潘哥的话你听懂没?”

李海军怎么可能听不懂?

“下次我带着狼牙一起来。”

老潘嘿嘿一笑,“算你小子聪明,狼牙不来你也别来。”

说完老潘也带着人走了。

一场风波总算过去,李海军可以卖鱼了。

刚刚观围的人纷纷上前,“这鱼什么价?新鲜不?”

“昨天从河里打上来的,到市里的时候还是活的。”

围观的都是行业,从鱼的姿态就看得出来刘大明白没说谎。

“和这个鱼都冻上了?也不能带着冰过称啊?”

这时李海军开口了,“这鱼论条卖,价钱好量商。”

刘大明自以为李海军还会喊出,每条鱼二十之类,没想到今天他换路子了。

不换不行,情况不一样,这些可都是长期客户绝对不能让他们感觉到吃亏上当。

“那行,我要这条。”

一个圆脸汉子指着铁盆中是大的一条鲤鱼说道。

“十元。”

那条鱼至少有十斤左右,这个报价比较合理。

“八元。”

圆脸汉子还了一口价,李海军没在废话挥起猎刀很快就将那条给捞了出来。

“二馒头,这条鱼至少有10斤,你正是占大便宜了?”

"你们不会不知道?二馒头出门没捡东西就算丢。"

有认识圆脸汉子的人纷纷开口调侃。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你们都是王/八蛋。”

二馒头也不生气骂了一句提着鱼转身走。

其他人立刻围了上来,刘大明白不知从哪儿借了把斧子。

前前后后没用一个小时,鱼就被抢购一空。

“就这一会买了一千五百多,这活太行了。”

刘大明白咧着大嘴嘿嘿嘿地傻笑。

他是真高兴啊,今天这一趟至少能分三百多。

三百多在81年什么概念?

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28块5,也就是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

放到现在,按照平均工资三千算……那就是三万六。

一天赚三万六,什么概念不用我多说吧?

没想到,李海军却满不在乎地说道:“这点小钱就乐成这样?你至于吗?”

李海军可是见过大钱的人,这三头二面的他怎么可能有看在眼里?

还有就是,在他原计划里这些鱼至少要卖二千块钱左右,如果不是这场大雪。

“不少了,老哥我在外面折腾一个月也拿不到这些钱啊?”

两人提着大盆离开了四库,回到了招待所结了账这才离开。

回去的路上,刘大明白一直哼哼唧唧唱着歌,看来他心情是相当的不坏。

李海军却在想,怎么能才赚到更多的钱?

打鱼是赚钱,问题是可复制性太强。

到明年四月份开了河,打鱼的人就会增多,那个时候他们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看来还得进山打猎,毕竟会打鱼的可比会打错的多得多。

回到村里,李海军找到谢光坤把情况简单地说了。

“去了费用,咱能剩多少?”

谢光坤等人和刘大明白没区别,一心只想着自己能拿到多少钱。

“七百。”

李海军说着将钱拿同来交到了谢光坤手上。

“七百,我们五个人……一人能分一百多?”

谢光坤一激动差点给李海军跪下,当农民苦哈哈的一年到头也赚不到一百啊?

“现在起网不?”谢广坤有些急了,看到钱能不急吗?

“起个屁网?我俩差点没累死,你知道这下雪天开车多危险不?”

刘大明白不是不爱钱,但他知道钱和命哪个更重要。

“那就等等,那就等等。”

谢光坤心中暗骂,你不就是会开个破车吗?有什么了不起的,等爷有钱了我也买台车自己干。

李海军也是一样的想法,在外面两天媳妇和孩子肯定老惦记他了。

闲聊了几句之后,李海军便起回家了。

回来的路上,李海军按惯例买了些糖果、饼干还有桔子水、油茶面。

这些东西放到当代根本就没人吃,可对于生活在81年的农村小孩却是梦寐以求的好玩意。

回到家,欢迎他的依旧是接娣和虎子。

几天不见,虎子又壮实了许多,一身毛又黑又亮很是招人喜欢。

进了屋,徐秀香正在给四宝喂奶,李海军将东西放到炕上,三个小宝贝立刻就围了上来。

李海军很有耐心地,将东西分成了三份每人一份。

“你下次同去尽量早点回来,昨晚下雪我惦记一宿都没睡。”

徐秀香带着几分怨气说道。

“让你担心了,家里要是能装个电话就好。”

李海军有些愧疚地说道。

“装电话?你啥想的?你听说过谁家装电话了?”

81年别说是农村,就是省城有私家电话的也不多。

“你别急,咱家肯定是村里第一个装电话的。”

李海军也知道,装电话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技术问题。

不管你有多少钱,都不可能做出超越时代的事情。

徐秀香突然发现想起什么,急忙将四宝放下,从柜子里拿出一份叠得板板正正的报纸。

“今天早上邮递员送来,你上报纸了。”

徐秀香眼角眉梢都是喜色,结婚这么多年她第还是第一次这么高兴。

自己男人上报纸了,她他想想都觉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