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开封1044 > 第三十八章 鬼樊楼
换源:


       因着包拯的命令,展昭唤了欧阳秋等人,大家各自藏好了兵器,换了些破旧的粗布衣服,打扮得像从外省逃难来的流民。

展昭行走江湖多年,却不曾来过鬼樊楼,他找了城里相识的乞丐、脚客,靠他们的指点,几人来到城郊的神保观。观里供奉的是二郎神君,求姻缘颇为灵验,是以每年春夏两季,都有不少内眷妇人来这里拜真人,供些火烛。

展昭躲过人群,绕到神保观后身的一处幽静小院中,留两人在上面把守入口,展昭、欧阳秋带众人顺水道进入鬼樊楼。

空气逐渐湿润起来,光线也越来越暗,越往深处,发霉的味道越重。

踩着脚下的烂泥,按照脚客的指点,展昭沿途留意着水道内的布局,沿着木桩子印记,拐了几个弯,前面隐约有人声。

几人走了约一盏茶的时间,豁然开朗,只见一处巨大的地下集市出现在眼前。

汴京城下的鬼樊楼都是些见不得光的营生,便如人牙子当街买卖的“人货”,多数都是些外省来的女人和幼童,人牙子用绳子把这些人绑在一处,当街叫卖。

欧阳秋见了不忍,上前询问,发现这些“人货”大多是流民,或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既无身契,也无主家,被人牙子收了来,送到鬼樊楼售卖。女人充为暗娼,幼童则被卖了去,身量小的便弄些杂技戏耍,稍大些年纪的,男子被卖作娈童,女孩则被卖作舞女、雏妓。

展昭等人听了不免生气,欧阳秋更忍不住要动手,被展昭拦下。

他悄悄向一名跟来的随从使个眼色,那人会意,悄然离开。欧阳秋见他有办法解救流民,这才忍住了。

展昭换了一副面孔,改用西北口音和人牙子攀谈起来,他称自己是西凉府夏州人氏,因着边境连年打仗,和村民从西凉府一路逃难来到汴京。

“俺们木囊,又没有大宋的籍契文书,也不认识什么人,眼见得乡亲们饿着,终日里只能靠善堂的粥救济,要把人熬煎坏了。昨日听几个汉子谝闲传,说这里能找口饭吃,也不要身契,不知小哥可有门路?快言传言传,到底俺们能不能留下。”

展昭说得恳切,又扮得极粗糙,活脱像极了逃难的西北人。

人牙子打量了他几眼,听闻一行人里有不少女人和孩子,便连连叹气道,“你有所不知,这女人和孩子最不好找出路,你们几个汉子每天能做多少活?赚几个钱?还要养这许多张嘴,我劝你快歇歇罢,找找别的门路,不然就到城外去开荒置地,或是干脆投军,日子久了,你们的籍契也能领到。”

展昭忙得拦住人牙子恳求道,“求小哥发发善心,相助我等。实在是没有别的法子,我瞧小哥是个面善之人,就当是做善事罢。若真的能找口饭吃,我等愿以大礼酬谢。”

说着,展昭凑前几步,一脸神秘道:“小哥不知,我等从西凉州逃出来时,从那州府狗官家中抢了不少首饰,原想着到汴京来做些生意,怎知没有身契文书,哪里都不敢收,可惜了这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若是小哥肯帮忙,我们定会送礼感谢的。”

人牙子被他磨得不行,又听见还有金银,眼睛开始放出光来,他唤了隔壁摆摊卖药的一个闲汉过来,叫他帮自己看着没卖完的“人货”,自己带展昭等人见去见鬼樊楼的主事人。

一路上,人牙子不停地叮嘱几人道,“我们这里的规矩虽不比上面,但也是要守的,总不能让大家都乱了章法秩序。这里的主事人叫陶雾,大家素日里唤他‘陶舍人’,你们记牢,万不可乱了称呼。这鬼樊楼的大小买卖,都要陶舍人亲自点头才能做得,所有的营生让利两成,除此之外,你在何处经营、想做多久,陶舍人都不会再有任何干涉。”

展昭听了,心里不觉好笑,暗想,“这鬼樊楼的主事人竟敢自称‘舍人’,难不成,真将自己当成鬼樊楼的中书舍人了么,我且看看是个什么怪物。”

一面想着,一面他打起十分小心,又满脸赔笑,一路说着拍马屁的话,把个人牙子哄得全身舒坦,话也密了许多。

陶雾曾是军中人,仗着自己有些功夫,又募集了不少从军中出来的兵士,本想占山为王,过打家劫舍的生活。

偶然间他发现了汴京城下居然还有鬼樊楼这样的地方,他便带领手下,将鬼樊楼原先的主事人赶了出去,自己占了这里。

他还把汴京的地下水道也牢牢掌握在手中,以此向城中的达官显贵要挟。

为了保一家平安,不少贵人选择息事宁人,给陶雾银钱了事。陶雾拿了钱,也不再生事,反过来保证城里井水的安全洁净。

展昭仔细听了有关陶雾的事,心里慢慢明白,为什么包拯下定决心要清理鬼樊楼了。

这里一日不宁静,汴京城的地下水源就一日不得保障,若是被敌人知晓了鬼樊楼的奥秘,只消投毒一招,就可以将官家和皇族、官员、百姓的安危紧紧捏在手心里。

但这许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应是陶雾也知晓这其中厉害,不敢妄动。

走到一处宽阔的宅院门前,人牙子敲了门,下人开门将展昭一等人迎了进去。七拐八绕,终于走到正堂前厅。

只见一个身形壮实的汉子坐在上面,两鬓虬髯如戟,一双眼睛迷缝着,透着精明。

展昭赶忙伏身下拜,又将逃难避祸那一堆说辞讲了一遍。

陶雾开始还眯着眼睛听,后来突然问起西夏边境换防等细节,展昭迟疑了一下,发觉对方试探,还未及反应。站在一边的欧阳秋立刻接过话头,用更加土气的西北话回答,毫无纰漏。

听了一会儿,陶雾确认眼前的几人确是流民无疑,也终于放下心来,开始和他们谈生意。

按照陶雾的说法,他可以收留展昭等十几人在鬼樊楼生活,也可以给他们提供工作。

作为交换条件,展昭等人要帮陶雾跑货,每两月一次,要送货到夏州和庆州等地。

展昭听了作出愁苦之态,哀求称众人都不愿再回去宋夏边境,一来怕被捉回去,二来,实在是生活太苦,若要跑货,不妨到江南等地去,还可以看看大宋的繁华和风景。

陶雾听了十分生气,他威胁称,若愿意留下跑货,便保证不动他们分毫,如果不答应,就把女人和孩子都卖掉,男人都阉了充作戏子,

“你和我谈条件,也要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没有籍契,在这里只能充为奴,杀了你们都没人知道。我给了你们机会,还在这里与我说三说四的谈条件,真当这鬼樊楼是你们随意来去的么。”

展昭等人听了,佯装作害怕的样子,一个个趴在地上瑟瑟发抖,只得答应了陶雾的要求。

陶雾扣了欧阳秋,转而让展昭去善堂。

按照事先商量的计划,展昭留下几人在暗洞里躲起来,准备接应欧阳秋,他自己直奔善堂,点齐了之前召集的小乞丐、脚客,又指了几个开封府的暗哨,取了些准备好的珠宝首饰,一行人再回到鬼樊楼。

陶雾见展昭果然守信,收了珠宝礼物,将众人分派去做铁匠、香药买卖、跑腿、暗梢等。

他将欧阳秋和展昭叫到跟前,令他们每月去吴家香药铺子取货,再将货运到庆州,“那里自会有人接应,一路上的文书都已办好,不会有人找他们麻烦。”

陶雾还拿出两份身契文书,“这两份文书虽用的假名,但却方便你们跑货。”展昭和欧阳秋接过文书,连声应了。

二人回到汴京城,甩掉身后的盯梢,躲进一处普通小院,换了衣服,分别从后门离开。

他们回到开封府,拿出陶雾给的假身契细看,感叹对方造假技术之高超,居然难辩真伪。

包拯看了也忍不住惊讶道,“这文书竟是真的,连官印也是真的,难道陶雾真的与官府有勾连?如此费尽心思做了真的文书,竟是让你们帮他运货?可知他要运的是什么?”

展昭沉声答道:“我们打探过了,他要运的是笃耨香。”